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防磨牙颌垫,属于牙齿防护领域,包括左、右颌垫,连接左、右颌垫并且设有钩状切牙咬合垫的调节式连接杆,左、右颌垫上设有左、右贯通管道,左、右贯通管道内的靠外侧壁上设有凸块,调节式连接杆的两端设有下压式突起,在调节式连接杆两端的臂上外侧设有凹孔,凹孔与凸块的形状、位置相配合,调节式连接杆两端部的干压式突起设置在左、右颌垫的左、右贯通管道内,凹孔与凸块配合卡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左、右颌垫通过调节式连接杆连接,可以通过调节式连接杆调节左右颌垫的位置,使其满足于不同牙弓形态的使用者使用,方便组装,整体设计小巧,异物感小,佩戴舒适,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牙齿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式防磨牙颌垫。
技术介绍
磨牙症是指人在睡眠或醒着时有无意识的上下牙齿彼此磨动或紧咬的行为。由于夜磨牙致使牙齿强烈的叩击在一起,又没有食物缓和,造成牙齿表面的牙釉质磨损,牙本质暴露出来。轻者对冷、热、酸、甜等刺激食物过敏;重者可导致牙床经常出血、发炎、牙齿松动甚至脱落。长期磨牙导致咀嚼肌得不到休息,造成咀嚼肌的疲劳和疼痛、腮帮疼痛;严重时引发头痛、颈背部阵痛等;还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记忆力减退、引发口臭或口腔异味、损伤听力和味觉。同时,磨牙还影响亲人和自己的睡眠质量,使患者精神紧张,严重都甚至导致心理抑郁而产生轻生等可怕的后果。 磨牙症的治疗包括调颌、心理辅导、颌垫治疗、纠正不良习惯等。颌垫治疗是目前被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机械性地隔离上下牙,缓冲咀嚼碰撞压力,持续发挥松弛肌肉张力的作用,防止磨牙症的产生,避免牙体、牙周组织受到损害。国内现阶段,防磨牙颌垫需要到医院做牙齿模型,医生根据牙模定做出适合的颌垫,需多次复诊,且价格昂贵。市面上有少量成品防护牙套,但是没办法调节其大小弓形,因每个人的牙弓形态大小不一,使用过程中,其舒适度和稳固性都达不到磨牙患者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根据不同牙弓形态调节弓形,并且制作成本低,配戴舒适的可调节式防磨牙颌垫。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防磨牙颌垫,包括左、右颌垫,连接左、右颌垫并且设有钩状切牙咬合垫的调节式连接杆,所述左颌垫上设有左贯通管道,所述右颌垫上设有右贯通管道,所述左、右贯通管道内的靠外侧壁上均设有凸块,所述调节式连接杆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下压式突起,在调节式连接杆两端的臂上外侧设有凹孔,所述凹孔与所述凸块的形状、位置相配合,所述调节式连接杆两端部的下压式突起分别设置在所述左、右颌垫的左、右贯通管道内,所述凹孔与所述凸块配合卡接固定。所述调节式连接杆两端的臂上分别设有突起前挡,所述凹孔设置在所述突起前挡与下压式突起之间。所述左、右颌热的顶部近调节式连接杆的一端分别设有左、右顶部单向孔,所述左、右顶部单向孔与左、右贯通管道相连通,并且所述左、右顶部单向孔与所述左、右贯通管道相垂直设置。所述左颌垫上还设有左凹槽部,所述右颌垫上还设有右凹槽部,所述左、右凹槽部中设有相互平行的左、右弧线型凹槽,所述左弧线型凹槽与左贯通管道同向设置,所述右弧线型凹槽与右贯通管道同向设置。所述凹孔为五个,所述凹孔均匀设置在所述突起前挡与下压式突起之间。 所述下压式突起为下压式箭头状设置。所述左弧线型凹槽为五条且相互平行,所述右弧线型凹槽为五条且相互平行。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左、右颌垫通过调节式连接杆连接,可以通过调节式连接杆调节左右颌垫的位置,使其满足于不同牙弓形态的使用者使用,由于本技术可以使用一套模具制作,有效的减低了生产成本,在调节式连接杆的两端部为下压式突起设置,方便组装,并且在使用后,左、右颌垫可以避免上、下牙直接接 触,减少牙齿磨损与牙周的磨损,缓解肌疲劳,同时改变牙周韧带传送到中枢神经的信号,使夜磨牙活动得到抑制,本技术整体设计小巧,异物感小,佩戴舒适,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图I中所示的可调节式防磨牙颌垫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图I中所示的可调节式防磨牙颌垫的左颌垫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的左颌垫结构侧视图;图5为图I中所示的可调节式防磨牙颌垫的调节式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所示的调节式连接杆的结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图I至图6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图I中所示的可调节式防磨牙颌垫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图I中所示的可调节式防磨牙颌垫的左颌垫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的左颌垫结构侧视图;图5为图I中所示的可调节式防磨牙颌垫的调节式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所示的调节式连接杆的结构侧视图。见图I至图6,一种可调节式防磨牙颌垫,包括左、右颌垫1、2,连接左、右颌垫1、2并且设有钩状切牙咬合垫3的调节式连接杆4,左颌垫I上设有左贯通管道11,右颌垫2上设有右贯通管道21,左、右贯通管道11、21内的靠外侧壁上均设有凸块,调节式连接杆4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下压式突起41,在调节式连接杆4两端的臂42的外侧设有凹孔43,凹孔43与凸块的形状、位置相配合,调节式连接杆4两端部的下压式突起41分别设置在左、右颌垫1、2的左、右贯通管道11、21内,凹孔43与凸块配合卡接固定,右颌垫的结构与左颌垫结构相近,具体结构请参考图3和图4,左、右颌垫成L形,使用时,将调节式连接杆的下压式突起下压后插入左、右颌垫的左、右贯通管道内,采用下压式突起结构可以有效防止调节式连接杆与左、右颌垫脱离,并且在调节式连接杆的调节式连接杆臂上设有凹孔,可以使调节式连接杆卡接在左、右颌垫内,并通过凹孔的位置的不同,使调节式连接杆的插入左、右颌垫的深度不同,完成牙弓形状的调节。调节式连接杆4两端的臂42上分别设有突起前挡44,凹孔43设置在突起前挡44与下压式突起41之间。设有突起前挡,可以避免左、右颌垫向调节式连接杆中间滑动。左、右颌垫1、2的顶部近调节式连接杆4的一端分别设有左、右顶部单向孔12、22,左、右顶部单向孔12、22与左、右贯通管道11、21相连通,并且左、右顶部单向孔12、22与左、右贯通管道11、21相垂直设置。可以通过此左、右顶部单向孔,使用牙签等比较细的物件向下压调节式连接杆两端部的下压式突起,同时向后拉调节式连接杆,能使之与左、右颌垫完全脱离,方便更换,使用方便快捷。左颌垫I上还设有左凹槽部13,右颌垫2上还设有右凹槽部23,左、右凹槽部13、23中设有相互平行的左、右弧线型凹槽131、231,左弧线型凹槽131与左贯通管道11同向设置,右弧线型凹槽231与右贯通管道21同向设置。凹孔43为五个,凹孔43均匀设置在突起前挡44与下压式突起41之间。设有五个凹孔,使调节式连接杆可以在左、右颌垫中完成五个定位。下压式突起41为下压式箭头状设置。左弧线型凹槽131为五条且相互平行,右弧线型凹槽231为五条且相互平行。·使用时,通过调节式连接杆调整到适合牙弓的长度和弧度,调节式连接杆前端的钩装切合牙咬合垫贴合使用者中切牙舌侧,上下牙齿咬合后增强固位,配戴后,左、右颌垫能够隔开上下牙齿,避免上下牙齿直接接触,减轻牙齿磨损和牙周损伤,缓解肌疲劳,同时改变牙周韧带传送到中枢神经的信号,使夜磨牙活动得到抑制。整体设计小巧,异物感小,佩戴舒适,使用方便。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节式防磨牙颌垫,包括左、右颌垫,连接左、右颌垫并且设有钩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式防磨牙颌垫,包括左、右颌垫,连接左、右颌垫并且设有钩状切牙咬合垫的调节式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颌垫上设有左贯通管道,所述右颌垫上设有右贯通管道,所述左、右贯通管道内的靠外侧壁上均设有凸块,所述调节式连接杆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下压式突起,在调节式连接杆两端的臂上外侧设有凹孔,所述凹孔与所述凸块的形状、位置相配合,所述调节式连接杆两端部的下压式突起分别设置在所述左、右颌垫的左、右贯通管道内,所述凹孔与所述凸块配合卡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王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