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地说是一种医用缝合针。
技术介绍
目前医疗上用于手术、外伤、整形缝合针的针尖一般为圆形、三角形,且针眼均在针尾部,缝合伤口时,缝线预先穿入针尾的针眼内,因缝线的长度有限,在实施缝合伤口时,缝合针要从伤口两边穿过,缝线随缝合线穿过伤口拉到线的尾段才能打结,完成一针缝合过程。它的不足是整个缝线必须随缝合针穿过组织,这样实施缝合时,对组织有一定的损伤,易出血。如果缝线过长,在缝合时,费时费工,不易操作;如果缝线过短,在缝合时,不仅要多次换线,每次穿线时更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用缝合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针柄和针体,所述针体的前端设有针尖,所述针尖附近有针眼,所述针眼侧壁设有V型缺口,所述V型缺口和针眼相通,所述针体前部有一定的弯曲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操作简单,自带针柄,避免了使用手术针持针器的麻烦;2、本技术既可在穿过组织前引线,也可以在穿过组织后引线,两种操作方法都可以达到比较好的缝合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针眼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眼在前的医用缝合针,包括针体和针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体的前端且接近针尖的位置上有针眼,在所述针眼的侧壁设有V型缺口,所述V型缺口和针眼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