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水等进行保冷、保温的真空双层瓶。
技术介绍
以往存在如下真空双层瓶在接合外筒与内瓶的上侧口部之后,将底罩与该外筒接合而形成外瓶,并且利用封闭部堵塞用于内瓶与外瓶之间的真空排气的该底罩的排气口。在底罩上形成有从水平方向覆盖外筒的侧周部;以及凹陷部,该凹陷部比使真空双层瓶在水平面上铅直地立起的底面周围部更向上方凹陷。侧周部被压入到外筒,并从外侧被焊接。由于利用底罩使真空双层瓶在水平面上铅直地立起,因此不存在覆盖外瓶的底的额外附带的外罩。因此,封闭部包含于位于内瓶的下方的凹陷部中。在落下时,底面周围部容易先于凹陷部与其它部分接触,从而能够保护封闭部。还能够与不具有外罩的情形相应地使内瓶向下方伸长而维持整体高度,从而能够增加容量(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0-93329号公报(说明书摘要、图2)然而,当如上所述地不存在额外附带的外罩时,与具有内瓶与外瓶之间的真空空间、以及外瓶与外罩之间的空间的专利文献I的图I那样的一般的真空双层瓶不同,在碰伤因朝向底罩的落下冲击的反复叠加而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底罩与内瓶能够接触,从而引起温度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双层瓶,该真空双层瓶在接合内瓶的上侧口部与外筒之后,将底罩与该外筒接合而形成外瓶,并且利用封闭部堵塞用于真空排气的该底罩的排气口,该真空双层瓶的特征在于,所述底罩具有:侧周部,该侧周部从水平方向覆盖所述外筒;以及凹陷部,该凹陷部比使所述真空双层瓶在水平面上铅直地立起的底面周围部更向上方凹陷,所述封闭部包含于位于所述内瓶的下方的所述凹陷部中,所述外筒包括负荷分担部,该负荷分担部在所述侧周部的内侧比所述凹陷部的最高点、以及所述外筒与所述侧周部的焊接部更向下突出,所述负荷分担部在所述凹陷部的最高点与所述内瓶接触之前分担所述底罩所负荷的落下冲击。
【技术特征摘要】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