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型开水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6912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型开水煲,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加热装置、温控装置和内胆,及设置在壳体上的开关,及设置在壳体外部的底座和插头;所述底座与插头相连,所述底座、加热装置、温控装置和开关相连;通过加热装置,能快速加热,通过温控装置,具良好的保温,不会因为没有及时使用或者储存到保温瓶中也能起到保温效果,其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型开水煲
技术介绍
现有的开水煲功能单一,在水烧开后过些时间就会冷却,使用时每次还得再烧过,使用非常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加热速度快,保温效果好的保温型开水煲。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保温型开水煲,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加热装置、温控装置和内胆,及设置在壳体上的开关,及设置在壳体外部的底座和插头;所述底座与插头相连,所述底座、加热装置、温控装置和开关相连。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一侧面设置有把手,壳体另一侧面设置有出水口,壳体上端设置有盖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热装置,能快速加热,通过温控装置,具良好的保温,不会因为没有及时使用或者储存到保温瓶中也能起到保温效果,其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I为本技术保温型开水煲的壳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保温型开水煲的底座和插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和图2,本技术的一种保温型开水煲,包括壳体1,及设置在壳体I内的加热装置(未图示)、温控装置(未图示)和内胆2,及设置在壳体I上的开关8,及设置在壳体I外部的底座6和插头7 ;所述底座6与插头7相连,所述底座6、加热装置、温控装置和开关8相连。其中,所述壳体I 一侧面设置有把手3,壳体I另一侧面设置有出水口 5,壳体I上端设置有盖子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热装置,能快速加热,通过温控装置,具良好的保温,不会因为没有及时使用或者储存到保温瓶中也能起到保温效果,其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保温型开水煲,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加热装置、温控装置和内胆,及设置在壳体上的开关,及设置在壳体外部的底座和插头;所述底座与插头相连,所述底座、加热装置、温控装置和开关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温型开水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侧面设置有把手,壳体另一侧面设置有出水口,壳体上端设置有盖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型开水煲,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加热装置、温控装置和内胆,及设置在壳体上的开关,及设置在壳体外部的底座和插头;所述底座与插头相连,所述底座、加热装置、温控装置和开关相连;通过加热装置,能快速加热,通过温控装置,具良好的保温,不会因为没有及时使用或者储存到保温瓶中也能起到保温效果,其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文档编号A47J27/21GK202698824SQ2012200616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4日专利技术者陈喜, 朱春耕 申请人:浙江师范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温型开水煲,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加热装置、温控装置和内胆,及设置在壳体上的开关,及设置在壳体外部的底座和插头;所述底座与插头相连,所述底座、加热装置、温控装置和开关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喜朱春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