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雪峰专利>正文

一种连体桌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6463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8:08
一种连体桌椅,主要包括柔性桌面、桌框管、连接座、支撑铰链、脚管、凳接头、撑管接头、横撑管、伸缩管、脚套、支撑管、端套、支撑延伸管、端封、凳面管、柔性凳面、弹珠、凳撑管;其特征是采用连接座使桌框管在使用时能保持水平状态,同时收折时又能使桌框管之间形成空隙,用以存放折叠后的脚管、伸缩管及凳面管等部件,使折叠后的体积变小,方便携带和运输;同时在脚管和伸缩管上设置撑管接头,并连接凳撑管、凳接头凳面管、柔性凳面、支撑延伸管、支撑管、脚套、横撑管等增加了凳子部分,使桌子具备了桌凳一体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野营、沙滩、庭院等场合使用的桌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体桌椅,特别是一种可以对折的连体桌椅。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数据库在2012年5月30日公开了名称为《连体桌椅》的技术专利,专利号为201120362772. 1,一种连体桌椅,它包括一桌板、二对脚架、二椅板支撑体及二椅板;所述桌板本体及一连接在桌板本体的桌盖,所述桌板本体和桌盖之间形成一储藏室;所述二对脚架分别连接在桌板本体前后端,且所述每对脚架之二脚架呈八字形;所述二椅板支撑体分别连接在二对脚架且都具有伸出二对脚架之左右的伸出部分;所述二椅板分别连接在二椅板支撑体之伸出部分且左右布置。这种采用木板结构制成的连体桌椅,重量比较重,不方便搬运与携带;同时这种结构设置导致连体桌椅折叠后,体积比较大,存放和运输占用空间较大,也不适合外出携带。针对上述缺点,有必要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对折的连体桌椅,来解决重量重,体积大,不方便携带和运输等缺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体桌椅,主要包括柔性桌面、桌框管、连接座、支撑铰链、脚管、凳接头、撑管接头、横撑管、伸缩管、脚套、支撑管、端套、支撑延伸管、端封、凳面管、柔性凳面、弹珠、凳撑管;其特征是它包含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座,连接座上铰接两根桌框管,桌框管上设有柔性桌面;两组平行设置的脚管一端铆接在桌框管上,成对称设置,另一端设有弹珠,并安放在伸缩管内;伸缩管的一端设有撑管接头,另一端设有脚套;支撑铰链的一端铰接在桌框管上,另一端铰接在脚管上;凳撑管上设有凳接头,凳撑管的两端固设在撑管接头内;凳面管固设在凳接头上,柔性凳面固设在凳面管和凳撑管上;支撑管的一端设有脚套,另一端设有端套;支撑延伸管的一端设有端封并铰接在凳面管上,另一端设有弹珠,并套接在支撑管内;脚套之间相互铰接并设有横撑管。所述的桌框管为U型管,两根桌框管处于同一平面且对称设置,并铰接在连接座上,桌框管只能绕连接座向下转动,可以转动至相互平行状态。所述的桌框管、脚管、支撑铰链构成了三角形支撑结构,使脚管和桌框管之间的角度相对固定。当伸缩管上的脚套着地后,能够使桌面保持水平状态。所述的桌框管、脚管、伸缩管与地面组成了四连杆机构。所述的凳脚接头可以绕凳面管转动,当达到预设的角度后,凳脚接头和凳面管自锁,限制了转动,此时,凳脚接头只能回折转动。所述的凳面管、伸缩管、支撑管与支撑延伸管构成了三角形支撑结构,使凳面管与伸缩管之间的角度相对固定,从而确保柔性凳面在承受入座力时,凳面管保持水平状态。所述的凳撑管上设有凳接头,凳接头可以绕凳框管转动,使凳面管能够转动到伸缩管所在的平面内,达到重合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连接座使桌框管在使用时能保持水平状态,同时收折时又能使桌框管之间形成空隙,用以存放折叠后的脚管、伸缩管及凳面管等部件,使折叠后的体积变小,方便携带和运输;同时在脚管和伸缩管上设置撑管接头,并连接凳撑管、凳接头凳面管、柔性凳面、支撑延伸管、支撑管、脚套、横撑管等增加了凳子部分,使桌子具备了桌凳一体的功能,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适合野营、沙滩、庭院等户外场合使用的特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折叠状态之一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折叠状态之二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折叠状态之三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折叠状态之四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连体桌椅,主要包括柔性桌面I、桌框管2、连接座3、支撑铰链4、脚管5、凳接头6、撑管接头7、横撑管8、伸缩管9、脚套10、支撑管11、端套12、支撑延伸管13、端封14、凳面管15、柔性凳面16、弹珠17、凳撑管18 ;其特征是连接座3上铰接桌框管2,桌框管2上设有柔性桌面I ;脚管5 —端铆接在桌框管2上,另一端设有弹珠17,并安放在伸缩管9内;伸缩管9的一端设有撑管接头7,另一端设有脚套10 ;支撑铰链4的一端铰接在桌框管2上,另一端铰接在脚管5上;凳撑管18上设有凳接头6,凳撑管18的两端固设在撑管接头7内;凳面管15固设在凳接头6上,柔性凳面16固设在凳面管15和凳撑管18上;支撑管11的一端设有脚套10,另一端设有端套12 ;支撑延伸管13的一端设有端封14并铰接在凳面管15上,另一端设有弹珠17,并套接在支撑管11内;脚套10之间设有横撑管8。使用时,转动桌框管2,使两根桌框管2达到水平状态,此时,连接座3限制了桌框管2的继续转动;然后转动脚管5绕桌框管2转动,直至支撑铰链4达到直线状态,此时脚管5成八字形外撇;再调节伸缩管9使脚管5延长,直至弹珠17与伸缩管9卡合,之后使伸缩管9上的脚套10着地;接着转动凳面管15,使支撑延伸管14从支撑管11内伸出,直至支撑延伸管14内的弹珠17与支撑管11卡合,此时,处于展开后的使用状态。参照图2,折叠时,调节支撑延伸管14内的弹珠17与支撑管11分离,恢复撑延伸管14在支撑管11内移动,此时,由凳面管15、伸缩管9、支撑管11与支撑延伸管14构成了三角形支撑结构发生运动,缩短撑管11与支撑延伸管14所在的边长,边长所对应的凳面管15和伸缩管9之间的夹角变小,凳面管15向下转动。参照图3,继续折叠时,继续缩短撑管11与支撑延伸管14所在的边长,直至凳面管15所在的边长与缩短撑管11与支撑延伸管14所在的边长之和等于伸缩管9所在的边长,此时由凳面管15、伸缩管9、支撑管11与支撑延伸管14构成的三角形三边完全重合,即凳面管15、支撑管11、支撑延伸管14与伸缩管9完全重合,处于同一平面内,此时凳子功能消失,可作为常规桌子使用。参照图4,继续折叠时,调节脚管5内的弹珠15与伸缩管9分离,使脚管5缩放在伸缩管9内,直至撑管接头7与支撑铰链4相抵触,此时,桌子高度降低,可作为低桌面的桌子使用。参照图5,继续折叠时,调节支撑铰 链4,使脚管5和伸缩管9向连接座3中心旋转,直至脚管5和伸缩管9与柔性桌面I相抵触,此时,桌子成扁平状,体积明显变小,由于两桌框管2还处于同一平面,宽度方向略宽,不方便携带。参照图6,继续折叠时,转动桌框管2绕连接座3转动,直至两桌框管2处于平行状态,此时宽度方向明显减小,折叠后的体积变小,方便携带和运输。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力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权利要求1.一种连体桌椅,主要包括柔性桌面(I)、桌框管(2)、连接座(3)、支撑铰链(4)、脚管(5)、凳接头(6)、撑管接头(7)、横撑管(8)、伸缩管(9)、脚套(10)、支撑管(11)、端套(12)、支撑延伸管(13)、端封(14)、凳面管(15)、柔性凳面(16)、弹珠(17)、凳撑管(18);其特征是连接座(3)上铰接桌框管(2),桌框管(2)上设有柔性桌面(I);脚管(5)—端铆接在桌框管(2)上,另一端设有弹珠(17),并安放在伸缩管(9)内;伸缩管(9)的一端设有撑管接头(7),另一端设有脚套(10);支撑铰链(4)的一端铰接在桌框管(2)上,另一端铰接在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体桌椅,主要包括柔性桌面(1)、桌框管(2)、连接座(3)、支撑铰链(4)、脚管(5)、凳接头(6)、撑管接头(7)、横撑管(8)、伸缩管(9)、脚套(10)、支撑管(11)、端套(12)、支撑延伸管(13)、端封(14)、凳面管(15)、柔性凳面(16)、弹珠(17)、凳撑管(18);其特征是连接座(3)上铰接桌框管(2),桌框管(2)上设有柔性桌面(1);脚管(5)一端铆接在桌框管(2)上,另一端设有弹珠(17),并安放在伸缩管(9)内;伸缩管(9)的一端设有撑管接头(7),另一端设有脚套(10);支撑铰链(4)的一端铰接在桌框管(2)上,另一端铰接在脚管(5)上;凳撑管(18)上设有凳接头(6),凳撑管(18)的两端固设在撑管接头(7)内;凳面管(15)固设在凳接头(6)上,柔性凳面(16)固设在凳面管(15)和凳撑管(18)上;支撑管(11)的一端设有脚套(10),另一端设有端套(12);支撑延伸管(13)的一端设有端封(14)并铰接在凳面管(15)上,另一端设有弹珠(17),并套接在支撑管(11)内;脚套(10)之间设有横撑管(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郑雪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