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餐桌,主要包括柔性桌面、内连接座、侧框管、连接管、连接套、定位座、短脚管、弹珠、伸缩管、桌框管、长脚管、端套、外连接座;其特征是柔性桌面套接在侧框管和桌框管上,桌框管和侧框管通过内连接座和外连接座连接在一起,外连接座上铰接长脚管,内连接座上铰接连接管,连接管上铰接短脚管,短脚管与长脚管相铰接,由长脚管、短脚管、连接管、侧框管组成了四连杆机构,通过控制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实现折叠桌的展开和收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野营、沙滩、庭院等场合使用的桌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桌子,特别是一种野餐桌。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数据库在2006年11月22日公开了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折叠桌》的技术,专利号为ZL200520064436. 3。一种折叠桌,它包括桌板、桌腿及连杆支撑装置,所述桌板由两块板面相互铰接而成;所述桌腿则铰接在两板面的内侧;所述连杆支撑装置铰接在板面与桌腿之间,其包括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一端铰接在板面中部,其另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杆的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则铰接在桌腿的中段,而该第一连杆另一端的延伸段上设有一卡槽,该卡槽卡固在桌腿上的凸块上;这种复杂的结构导致桌子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不便,操作费时,而且耗费材料。针对上述缺点,有必要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折叠桌,来简化结构,节约用料,操作费时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野餐桌,主要包括柔性桌面、内连接座、侧框管、连接管、连接套、定位座、短脚管、弹珠、伸缩管、桌框管、长脚管、端套、外连接座;其特征是一柔性桌面套接在二桌框管和二侧框管上;包含二内连接座和二外连接座,侧框管、桌框管、内连接座和外连接座每两两分别铆接固定;二外连接座上铆接两根长脚管,二内连接座上铆接两根连接管;连接管的下端固设定位座,定位座卡接在短脚管上;短脚管的一端固设连接套,并与连接管相铰接,另一端设有端套;长脚管的下端设有端套,并与短脚管相铆接;伸缩管上设有弹珠,并分别安放在短脚管和长脚管内。所述侧框管为U型框管,桌框管为直管,两根侧框管与两根桌框管通过内两个连接座和两个外连接座组成环形的刚性框架,用于支撑柔性桌面。所述的长脚管、伸缩管与桌框管通过外连接座组成了环形框架,使两根长脚管处于同一平面且相互平行。所述的短脚管、伸缩管、连接管与桌框管通过内连接座组成了环形框架,使两根短脚管和两根连接管处于同一平面且相互平行。所述的长脚管、短脚管、连接管、侧框管组成了四连杆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柔性桌面套接在侧框管和桌框管上,桌框管和侧框管通过内连接座和外连接座连接在一起,外连接座上铰接长脚管,内连接座上铰接连接管,连接管上铰接短脚管,短脚管与长脚管相铰接,由长脚管、短脚管、连接管、侧框管组成了四连杆机构,通过控制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实现折叠桌的展开和收折,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适合野营、沙滩、庭院等户外场合使用的特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倒置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折叠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野餐桌,主要包括柔性桌面I、内连接座2、侧框管3、连接管 4、连接套5、定位座6、短脚管7、弹珠8、伸缩管9、桌框管10、长脚管11、端套12、外连接座13 ;其特征是柔性桌面I套接在桌框管10和侧框管3上;侧框管3、桌框管10、内连接座2和外连接座13固设在一起;外连接座13上铆接长脚管11,内连接座2上铆接连接管4 ;连接管4的下端固设定位座6,定位座6卡接在短脚管7上;短脚管7的一端固设连接套5,并与连接管4相铰接,另一端设有端套12 ;长脚管11的下端设有端套12,并与短脚管7相铆接;伸缩管9上设有弹珠8,并分别安放在短脚管7和长脚管11内。参照图2,使用时,当柔性桌面I承受重力时,重力由侧框管3、桌框管10以及内连接座2、外连接座13传递给连接管4和长脚管11 ;长脚管11受力后直接由伸缩管9传递给地面;连接管4受力后需要通过短脚管7传递给伸缩管9,再由伸缩管9传递给地面;当连接管4传递给短脚管7的过程中,根据受力分析可知,连接管4与短脚管7之间由于铰接连接,故而存在扭矩,因而连接管4势必绕短脚管7顺时针转动,由于连接管4上设有定位座6,并且定位座6卡接在短脚管7上,故而定位座6限制了连接管4绕短脚管7顺时针转动,此时由侧框管3、连接管4、短脚管7以及长脚管11所组成的四连杆机构转化为三角形支撑结构,此时,野餐桌展开后处于使用状态。参照图3,折叠时,需将野餐桌倒置,使侧框管3和柔性桌面I所处的平面着地。参照图4,继续折叠时,先调节弹珠8,使伸缩管9分别缩放在长脚管11和短脚管7内,然后转动连接管4绕内定位座2转动,使连接管4向柔性桌面I靠近,此时,定位座6与短脚管7脱离,使短脚管7绕连接管4逆时针转动,并带动长脚管11转动,此时,由侧框管3、连接管4、短脚管7以及长脚管11所组成的四连杆机构发生运动,野餐桌处于折叠状态中。参照图5,继续折叠,使连接管4继续向柔性桌面I靠近,直至连接管4与柔性桌面I相抵触,由侧框管3、连接管4、短脚管7以及长脚管11所组成的四连杆机构发生继续运动直至短脚管7和长脚管11与连接管4处于同一平面且相对平行,此时,野餐桌折叠成扁平状,体积变小,方便携带和运输。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力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权利要求1.一种野餐桌,主要包括柔性桌面(I)、内连接座(2)、侧框管(3)、连接管(4)、连接套(5)、定位座(6)、短脚管(7)、弹珠(8)、伸缩管(9)、桌框管(10)、长脚管(11)、端套(12)、夕卜连接座(13);其特征是柔性桌面(I)套接在桌框管(10)和侧框管(3)上;侧框管(3)、桌框管(10)和内连接座(2)、外连接座(13)固设在一起;外连接座(13)上铆接长脚管(11),内连接座(2 )上铆接连接管(4 );连接管(4 )的下端固设定位座(6 ),定位座(6 )卡接在短脚管(7)上;短脚管(7)的一端固设连接套(5),并与连接管(4)相铰接,另一端设有端套(12);长脚管(11)的下端设有端套(12),并与短脚管(7)相铆接;伸缩管(9)上设有弹珠(8),并分别安放在短脚管(7)和长脚管(11)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野餐桌,其特征是在于所述的侧框管(3)、连接管(4)、短脚管(7)以及长脚管(11)所组成的四连杆机构。专利摘要一种野餐桌,主要包括柔性桌面、内连接座、侧框管、连接管、连接套、定位座、短脚管、弹珠、伸缩管、桌框管、长脚管、端套、外连接座;其特征是柔性桌面套接在侧框管和桌框管上,桌框管和侧框管通过内连接座和外连接座连接在一起,外连接座上铰接长脚管,内连接座上铰接连接管,连接管上铰接短脚管,短脚管与长脚管相铰接,由长脚管、短脚管、连接管、侧框管组成了四连杆机构,通过控制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实现折叠桌的展开和收折。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野营、沙滩、庭院等场合使用的桌子。文档编号A47B3/02GK202698219SQ20122037786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日专利技术者不公告专利技术人 申请人:郑雪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餐桌,主要包括柔性桌面(1)、内连接座(2)、侧框管(3)、连接管(4)、连接套(5)、定位座(6)、短脚管(7)、弹珠(8)、伸缩管(9)、桌框管(10)、长脚管(11)、端套(12)、外连接座(13);其特征是柔性桌面(1)套接在桌框管(10)和侧框管(3)上;侧框管(3)、桌框管(10)和内连接座(2)、外连接座(13)固设在一起;外连接座(13)上铆接长脚管(11),内连接座(2)上铆接连接管(4);连接管(4)的下端固设定位座(6),定位座(6)卡接在短脚管(7)上;短脚管(7)的一端固设连接套(5),并与连接管(4)相铰接,另一端设有端套(12);长脚管(11)的下端设有端套(12),并与短脚管(7)相铆接;伸缩管(9)上设有弹珠(8),并分别安放在短脚管(7)和长脚管(11)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郑雪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