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改进的伞具结构,特别是针对一种自动开伞的伞具的活动巢及伞握把的结构所为的改进。
技术介绍
一般传统的自动开伞伞具的组成结构大致上如图I所示,主要是由一金属制的中棒10顶端固接一上巢20并穿置一组由上座31、下座32及开伞弹簧33所组成的活动巢30,于中棒10底端则接设有伞握把50,另外,伞骨组40的主伞骨41 一端与上巢20枢接,副伞骨42 —端与主伞骨41枢接,另一端与活动巢30的上座31枢接,而支骨43 —端与副伞骨42枢接,另一端与活动巢30的下座32枢接,于上巢20底部接设有一缓冲体60,该活动巢30的开伞弹簧33置于上座31与下座32之间,于中棒10近伞握把50处设有一具开伞压钮 72的弹弓70,得于按下压钮72解除弹弓70与活动巢30卡扣,在开伞弹簧33的作用下将活动巢30而撑开所有的伞骨组40以完成开伞。此种伞具在使用功能上并没什么缺点,但在伞具损毁回收的效益上有所不足,因为该伞具的活动巢30及伞握把50为塑胶制成,而其余构件多为金属材质,但传统活动巢30的下座32与支骨43是利用铁丝绑死,而伞握把50与中棒10也是铆钉固接,因此,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伞具结构,包括一中棒、一上巢、一组活动巢、数个伞骨组及一伞握把,中棒顶端固接上巢,该活动巢由上座、下座及开伞弹簧组成,并套置于中棒,于该上巢底部接设有一缓冲体,于该中棒底端接设有伞握把,伞骨组的主伞骨一端与该上巢枢接,副伞骨一端与该主伞骨枢接,另一端与活动巢的上座枢接,而支骨一端与该副伞骨枢接,另一端与该活动巢的下座枢接,该活动巢的开伞弹簧置于该上座与该下座之间,于中棒近该伞握把处设有一具开伞压钮的弹弓;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活动巢的下座顶部配设一具有数个用以枢接该支骨的接合槽的接合座,于各接合槽内底部两侧内凹形成定位凹槽,而于该支骨扁平部的末端形成一定位头以置入该接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