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436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处理器具。该内窥镜用处理器具(1)与内窥镜一起使用,其中,该内窥镜用处理器具(1)具有操作线(22)和供电线(25),该操作线(22)和供电线(25)在彼此的外周面能够相接触的状态下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在能够贯穿于内窥镜的处理器具通道内的挠性的插入部(12)的内部,操作线(22)的外周面的表面状态与供电线(25)的外周面的表面状态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用处理器具。本申请是以2011年3月2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1 — 045031作为要求优先权的基础,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在使用内窥镜进行手术的情况下使用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作为这种内窥镜用处理器具的例子,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一种在形成为筒状的护套构件的内部配置有两条操作线(操作轴构件)的处理器具,该两条操作线(操作轴构件)的顶端与一对钳子构件各自连结,并且能够相对移动。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处理器具中,通过使两条 操作线分别在护套构件内进退动作而使一对钳子构件动作。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将用于使一对钳子构件动作的操作线和用于向钳子构件通入高频电流的供电线分别配置在护套构件(线圈护套)内的处理器具(高频处理器具)。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处理器具中,构成为通过使操作线在护套构件内进行进退动作而使一对钳子构件进行开闭动作。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4 - 187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10 - 17224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处理器具中,配置在护套构件的内部的两个操作线以这些操作线的外周面能够相互接触的状态配置在护套构件内。因此,在使一对钳子构件动作时,有时两条操作线相互滑动。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处理器具中,在使一对钳子构件进行开闭动作时,操作线与供电线滑动。在于护套构件内相对移动的各条线相互滑动的情况下,在各条线之间产生了摩擦阻力,为了使各条线相对移动所需的作用力增大了该摩擦阻力的量。因此,在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处理器具中,在使一对钳子构件动作时所需的作用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作用力的量较小也能进行动作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与内窥镜一起使用,其中,该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具有第一线和第二线,该第一线和第二线在彼此的外周面能够相接触的状态下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在能够贯穿于上述内窥镜的处理器具通道内的挠性的筒状构件的内部,上述第一线的外周面的表面状态与上述第二线的外周面的表面状态不同。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一线具有第一芯材;以及第一覆盖构件,其具有与上述第二线的外周面的表面状态不同的表面状态,并覆盖上述第一芯材。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二线具有第二芯材;以及第二覆盖构件,其具有与上述第一覆盖构件的外周面的表面状态不同的表面状态,并覆盖上述第二芯材。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一覆盖构件的外周面的摩擦系数与上述第二覆盖构件的外周面的摩擦系数相互不同。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一覆盖构件与上述第二覆盖构件由不同的材料构成。另外,根据上述第四或第五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技术方案中,在上述第一覆盖构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一凹凸图案。另外,根据上述第六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技术方案中, 利用与上述第一凹凸图案的形成方法不同的形成方法,在上述第二覆盖构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形状与上述第一凹凸图案的形状不同的第二凹凸图案。另外,根据上述第一至第七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一线与上述第二线中的至少任一者具有导电性。另外,根据上述第一至第八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一线与上述第二线中的一者具有导电性并且能够与向上述第一线与上述第二线中的一者供给电能的供电装置电连接。上述第一线与上述第二线中的另一者相对于上述第一线与上述第二线中的一者绝缘。该内窥镜用处理器具还具有处理部与操作部。该处理部与上述第一线与上述第二线中的一者电连接且机械连接,并且与上述第一线与上述第二线中的另一者机械连接,使用经由上述第一线与上述第二线中的一者从上述供电装置供给的上述电能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处理。该操作部与上述第一线与上述第二线中的另一者机械连接并经由上述第一线与上述第二线中的另一者向上述处理部传递动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通过使第一线的外周面的表面状态与第二线的外周面的表面状态不同,能够减少第一线与第二线之间的滑动阻力,即使对内窥镜用处理器具施加的作用力较少也能够使内窥镜用处理器具进行动作。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的侧视图。图2是表不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的处理部附近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中的处理部的动作的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中的处理部的局部剖视图,且是图2的A向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中的处理部的局部剖视图,且是图4的B向视图。图6是图4的C — C线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结构的图,是图6的D — D线剖视图。图8是图7中附图标记X所示的部分的放大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其他结构例的图,是放大表示与图7中附图标记X所示的部分相当的部分的放大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的其他结构例的图,且是放大表示与图7中附图标记X所示的部分相当的部分的放大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的其他结构例的图,且是放大表示与图7中附图标记X所示的部分相当的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I。图I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I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内窥镜用处理器具I的处理部2附近的结构的局部 剖视图。图3是用于说明内窥镜用处理器具I中的处理部2的动作的图。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I是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处理的医疗用的处理器具。内窥镜用处理器具I贯穿到内窥镜的处理器具通道内,与内窥镜一起进行使用。如图I和图2所示,内窥镜用处理器具I包括用于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处理的处理部2、在顶端安装有处理部2的纵长状挠性的插入部12、设置在插入部12的基端的操作部16以及设置在插入部12内的操作线22 (第一线)及供电线25 (第二线)。如图2所示,处理部2具有用于把持生物体组织的一对钳子构件3(第一钳子构件3a、第二钳子构件3b)、固定在操作线22的顶端的传递构件9、连结一对钳子构件3与传递构件9的一组环构件11 (第一环构件11a、第二环构件Ilb)以及以使一对钳子构件3能够开闭的方式支承该一对钳子构件3的罩构件7。第一钳子构件3a具有用于向生物体组织通入高频电流的线状的切开电极4。切开电极4与供电线25电连接,构成为经由供电线25供给高频电流。另外,第一钳子构件3a在除了切开电极4和第一钳子构件3a与供电线25之间的连接部分这两个位置的外表面上实施有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进行的涂敷。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I中,向切开电极4供给的高频电流在成为使用内窥镜用处理器具I的对象的患者的体内传递并向后述的极板31 (参照图I)流动。SP,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I是所谓的单极型的高频处理器具。第二钳子构件3b具有朝向第一钳子构件3a的切开电极4并形成有锯齿状的凹凸的钳子面5。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启太木村惠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