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超宽带小型化多通道的校准网络,包括腔体,该腔体内设置有若干超宽带耦合器单元、一个多路超宽带等分功分器单元,耦合器单元和功分器单元分别位于腔体的两侧,由金属隔板分开,耦合器单元的隔离端口内置匹配负载,耦合器单元的耦合端口通过金属隔板上的过孔内的50Ω阻抗导针与功分器单元的分路端口匹配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超宽带小型化多通道的校准网络,首先是工作频段范围的增加,从不足一个倍频程直接到十个倍频程;其次,能够实时对大功率的开关矩阵进行监测和校准;并且具有结构紧凑、通道数目更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讯设备与射频
,具体涉及一种超宽带小型化多通道的校准网络。
技术介绍
随着民用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种制式标准、不同使用频率范围的移动通讯网络不断地投入商业应用。在带给用户方便的同时,也给移动通讯网络设备的生产、日常监测、维护和校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现有的与校准网络相关专利主要集中在智能天线领域。专利技术专利[I]描述了一种智能天线的校准网络通过金属板上开耦合窗式的耦合电路,可保证校准端口到天线端口的幅度和相位的一致性,满足系统的要求。专利技术专利[2]的智能天线的校准网络装置,包括校准电路板,该校准电路板设有至少具有两个分路端口的功率分配器,和若干个定向耦·合器,每个定向耦合器用于在功率分配器的一个分路端口与智能天线的一个子阵列辐射单元之间实现信号耦合。专利技术专利[3]提供的智能天线校准网络通过定向耦合器将等功率分配器中的每条支路分别与对应的馈电网络中的某条支路进行耦合,将馈电网络本身的不一致性也进行了校准,从而提高了校准的精度。专利[4]的校准网络采用微带共面波导结构、在耦合器的耦合线两端加载交叉耦合线、取消金属屏蔽盒。专利[5]所描述的宽带校准网络包括一双面印刷电路板,以及覆盖在所述印刷电路板其中一面上的金属接地平面;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另一面上印制有一组或多组校准单元。现有的校准网络的绝大多数是工作在TD-SCDMA及其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频段,其频带较窄。所采用的耦合器单元也多是一些窄带耦合器,如分支线耦合器之类。针对智能天线的校准网络,其功率容量较小,无法实时对发射通道的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校准。现有校准网络的结构复杂,特别是耦合器单元和功分器单元之间的连接还采用了较长的电缆,既增加了成本,又增大了校准网络的体积。此外现有的校准网络最多只能做到8个通道。[I]智能天线的校准网络,申请号/专利号200610034285. 6,专利技术设计人侯小强; [2]智能天线的校准网络装置,申请号/专利号200810026531.2,专利技术设计人卜斌龙、刘培涛、赖展军、郭建江; [3]一种智能天线校准网络及其校准方法,申请号/专利号200810068090. 2,专利技术设计人侯小强、韩香紫; [4]TD-SCDMA及TD-LTE智能天线多通道宽带校准网络,申请号/专利号201010602922. 1,专利技术设计人樊宏亮、王小斌、周红娟、陈金虎; [5]一种宽带校准网络,申请号/专利号200920131117. 8,专利技术设计人卜安涛、刘前昌、周杰君。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宽带小型化多通道的校准网络,其覆盖了绝大多数民用通讯频段,结构紧凑,体积小,非常适合安装在标准机架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超宽带小型化多通道的校准网络,包括腔体,该腔体内设置有若干超宽带耦合器单元、一个多路超宽带等分功分器单元,耦合器单元和功分器单元分别位于腔体的两侧,由金属隔板分开,耦合器单元的隔离端口内置匹配负载,耦合器单元的耦合端口通过金属隔板上的过孔内的50Ω阻抗导针与功分器单元的分路端口匹配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超宽带耦合器单元包括耦合器微带板,所述耦合器微带板上设置有渐变线耦合线,实现其大功率,超宽带的特点。进一步地,所述功分器单元依次在威尔金森二等分电路中分别采用了 3级、7级和10级的四分之一波长阶梯阻抗变换,避免了传统电路中必须采用10级四分之一波长阶梯阻抗变换的弊端。进一步地,所述3级与7级四分之一波长阶梯阻抗变换及7级和10级四分之一波长阶梯阻抗变换之间均采用渐变阻抗线连接,更好地实现了每级电路之间的匹配连接,功分器单元的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地,所述导针与过孔之间设置有介质。 进一步地,所述匹配负载为50 Ω的电阻。进一步地,所述耦合器微带板上表面依次设置有上衬板与金属盖板,下表面设置有下衬板,所述下衬板上开有用于导针与渐变耦合线上的耦合端口连接的孔。进一步地,所述上衬板与金属盖板的对应位置上依次开有便于焊接导针与耦合端口的通孔。上述校准网络的原理是多个大功率通讯信号分别从超宽带耦合器单元的输入端口输入,绝大多数能量从其输出端口输出并进入大功率开关矩阵。及其微小的信号能量从耦合器单元的隔离端口输出,并通过较短的导针分别从功分器单元的输入端口(CAL端口)合成输出。在校准网络正常工作期间,功分器单元的输入端口(CAL端口)可以实时监测输入信号的情况。当大功率开关矩阵定期需要校准的时候,校准信号可以从功分器单元的输入端口进入,经耦合器单元的输出端口输出。最终对大功率开关矩阵进行校准。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超宽带小型化多通道的校准网络,首先是工作频段范围的增加,从不足一个倍频程直接到十个倍频程;其次,能够实时对大功率的开关矩阵进行监测和校准;并且具有结构紧凑、通道数目更多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总装配示意图。图3为所述耦合器单元示意图。图4为所述耦合器微带板示意图。图5为所述阶梯阻抗变化的示意图。图6为所述耦合器单元和功分器单元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如图2和6所示,一种超宽带小型化多通道的校准网络,包括腔体I,其上下两端口分别设置有上盖板3和下盖板2,前后两侧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N型连接器6,前侧面的中央位置设置有SMA型连接器7,该腔体I内设置有8个超宽带耦合器单元5、一个多路超宽带等分功分器单元4,耦合器单元5和功分器单元4分别位于腔体I的两侧,由金属隔板18分开,耦合器单元5的隔离端口内置50 Ω的电阻10,耦合器单元5的耦合端口通过金 属隔板18上的过孔内的50 Ω阻抗导针14与功分器单元4的分路端口匹配相连,所述导针14与过孔之间设置有介质15。如图3和4所示,所述超宽带耦合器单元5包括耦合器微带板11,所述耦合器微带板11上设置有渐变耦合线17 ;所述耦合器微带板11上表面依次设置有上衬板9与金属盖板8,下表面设置有下衬板13,所述下衬板13上开有用于导针14与渐变线耦合线17上的耦合端口连接的孔;所述上衬板与金属盖板的对应位置上依次开有便于焊接导针与耦合端口的通孔。如图5所示,所述功分器单元为印刷电路板,其依次在威尔金森二等分电路中分别采用了 3级、7级和10级的四分之一波长阶梯阻抗变换,3个威尔金森二等分电路使该校准网络达到8个通道,所述3级与7级四分之一波长阶梯阻抗变换及7级和10级四分之一波长阶梯阻抗变换之间均采用渐变阻抗线连接。上述校准网络工作频率范围从400MHz —直到4GHz,覆盖了绝大多数民用通讯频段。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专利技术,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宽带小型化多通道的校准网络,包括腔体,其特征在于,该腔体内设置有若干超宽带耦合器单元、一个多路超宽带等分功分器单元,耦合器单元和功分器单元分别位于腔体的两侧,由金属隔板分开,耦合器单元的隔离端口内置匹配负载,耦合器单元的耦合端口通过金属隔板上的过孔内的50Ω阻抗导针与功分器单元的分路端口匹配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宽带小型化多通道的校准网络,包括腔体,其特征在于,该腔体内设置有若干超宽带耦合器单元、一个多路超宽带等分功分器单元,耦合器单元和功分器单元分别位于腔体的两侧,由金属隔板分开,耦合器单元的隔离端口内置匹配负载,耦合器单元的耦合端口通过金属隔板上的过孔内的50 Ω阻抗导针与功分器单元的分路端口匹配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宽带小型化多通道的校准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宽带耦合器单元包括耦合器微带板,所述耦合器微带板上设置有渐变线耦合线。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宽带小型化多通道的校准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功分器单元依次在威尔金森二等分电路中分别采用了 3级、7级和10级的四分之一波长阶梯阻抗变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宽带小型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宝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捷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