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波天线。
技术介绍
在常规的光学器件中,利用透镜能使位于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辐射出的球面波经过透镜折射后变为平面波。透镜天线是由透镜和放在透镜焦点上的辐射器组成,利用透镜汇聚的特性,将辐射器辐射出的电磁波经过透镜汇聚后再发射出去的天线,这种天线方向性比较强。目前透镜的汇聚是依靠透镜的球面形状的折射来实现,如图I所示,辐射器1000发出的球面波经过球形的透镜2000汇聚后以平面波射出。专利技术人在实施本专利技术过程中,发 现透镜天线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球形透镜1000的体积大而且笨重,不利于小型化的使用;球形透镜1000对于形状有很大的依赖性,需要比较精准才能实现天线的定向传播;电磁波反射干扰和损耗比较严重,电磁能量减少。当电磁波经过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部分反射现象。通常两边介质的电磁参数(介电常数或者磁导率)差距越大反射就会越大。由于部分电磁波的反射,沿传播方向的电磁能量就会相应损耗,严重影响电磁信号传播的距离和传输信号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反射损耗大、电磁能量减少的缺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波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源、用于将所述辐射源发射的电磁波发散的第一超材料面板、具有电磁波汇聚功能并用于将所述第一超材料面板发散出来的电磁波转换为平面波的第二超材料面板;所述第一超材料面板包括第一基材及周期排布于所述第一基材中的多个第三人造孔结构;所述第二超材料面板包括核心层,所述核心层包括多个具有相同折射率分布的核心超材料片层,所述核心超材料片层的折射率呈圆形分布,圆心处的折射率最大,随着半径的增大,折射率从np连续减小到n0且相同半径处的折射率相同;所述核心超材料片层包括基材及周期排布于所述核心超材料片层基材中的多个第一人造孔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波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源、用于将所述辐射源发射的电磁波发散的第一超材料面板、具有电磁波汇聚功能并用于将所述第一超材料面板发散出来的电磁波转换为平面波的第二超材料面板;所述第一超材料面板包括第一基材及周期排布于所述第一基材中的多个第三人造孔结构;所述第二超材料面板包括核心层,所述核心层包括多个具有相同折射率分布的核心超材料片层,所述核心超材料片层的折射率呈圆形分布,圆心处的折射率最大,随着半径的增大,折射率从np连续减小到IItl且相同半径处的折射率相同;所述核心超材料片层包括基材及周期排布于所述核心超材料片层基材中的多个第一人造孔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超材料面板还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核心层两侧的第一渐变超材料片层至第N渐变超材料片层,其中对称设置的两层第N渐变超材料片层均靠近所述核心层;每一渐变超材料片层折射率均呈圆形分布,且圆心处的折射率均为其最大折射率,随着半径的增大,折射率从其最大折射率逐渐减小到1 且相同半径处的折射率相同,两个相邻的渐变超材料片层的最大折射率表示为Iii和ni+1,其中nQ < Iii < ni+1 < np,i为正整数,η,对应于距离所述核心层较远的渐变超材料片层的最大折射率值;所述每一渐变超材料片层包括基材以及周期排布于所述基材表面的多个第二人造孔结构;全部的渐变超材料片层和全部的核心超材料片层构成了所述第二超材料面板的功能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超材料面板还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功能层两侧的第一匹配层至第M匹配层,其中对称设置的两层第M匹配层均靠近所述第一渐变超材料片层;每一匹配层折射率分布均匀,靠近自由空间的所述第一匹配层折射率大致等于自由空间折射率,靠近所述第一渐变超材料片层的第M匹配层折射率大致等于所述第一渐变超材料片层最小折射率IV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一渐变超材料片层和所有核心超材料片层随着半径r的变化,折射率分布关系式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造孔结构内填充有折射率小于核心超材料片层基材折射率的介质,周期排布于所述核心超材料片层的基材中的多个所述第一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若鹏,季春霖,岳玉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