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液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213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在作为废液处理装置的固液分离槽内设置在核电站放射性废液处理设备所使用的浸泡式膜时,增大放射性废液的处理容量、提高浸泡式膜的替换作业的简便性以及减少对作业员的放射线辐射量的废液处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废液处理装置包含:水槽,流入废液,并排出过滤的渗透水;废液流入部,使废液流入所述水槽内部;多个浸泡式膜,在所述水槽内部布置成环形且相互隔离,以过滤通过所述废液流入部流入的废液中所包含的异物;渗透水吸入部,吸入通过所述浸泡式膜的废液的渗透水,并供应至所述水槽外部;空气供给部,向所述浸泡式膜供给压缩空气,以防止异物粘结于所述浸泡式膜的表面;多孔支撑板,支撑所述浸泡式膜的下部,同时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液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增加在核电站液体放射性废弃物处理系统预处理设备的固液分离槽内所设置的浸泡式中空丝膜(以下简称“浸泡式膜”)的设置数量,以增大处理容量,并在替换所使用的浸泡式膜时可提高作业的便利性,减小作业员的辐射危险。
技术介绍
在部分核电站液体放射性废弃物处理系统(Liquid Radwaste System)的预处理设备中应用浸泡式膜而运行。这些浸泡式膜设置在固液分离槽内,对流入的放射性废液进行一次处理。所述浸泡式膜具有除去存在于放射性废液中的致浊物质、有机及无机悬浮固体的·功能。浸泡式膜的处理工艺设计成利用离心泵,以在渗透水毛细管形成适当范围的真空,从而吸入渗透水,为了抑制浸泡式膜的孔堵塞现象,通过浸泡式膜下部的充气器连续充气,并且可周期性地进行逆运转。但是,现有的废液处理装置在固液分离槽内布置浸泡式膜时,采用将浸泡式膜按一字型布置的方式,因此具有浸泡式膜的设置数量受到限制的问题。并且,现有的废液处理装置在替换所使用的浸泡式膜时的运用方式如下。S卩,打开固液分离槽的上部盖子,作业员进到水槽内部,在接近放射性粒子被浓缩的浸泡式膜的情况下,分解浸泡式膜的各个吸入口和充气器的空气流入口的连接器,然后通过水槽上部除去使用过的浸泡式膜。但是,采用这样的浸泡式膜的替换方式时,浸泡式膜的替换不仅不简便,而且作业员直接暴露在放射线下,因此具有过多地被辐射的危险。而且,现有的废液处理装置在将浸泡式膜固定在固液分离槽内的方式中,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固定型多孔支撑板上安置浸泡式膜,并且设置专门的固定装置。但是,此时能够设置的浸泡式膜的高度被限定,因此无法设置多种高度的浸泡式膜,而且装卸浸泡式膜时消耗许多时间,具有作业不简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液处理装置,该废液处理装置在将应用于核电站放射性废液处理设备的浸泡式膜设置在作为废液处理装置的固液分离槽内时,不仅能够增大放射性废液的处理容量和提高浸泡式膜的替换作业的简便性以及减少对作业员的放射线辐射量,并且除了放射性废液以外,在能够通用于处理有害/有毒物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废液处理装置,包含水槽,流入废液,并排出过滤的渗透水;废液流入部,朝所述水槽内部流入废液;多个浸泡式膜,沿着环形隔开布置在所述水槽内部,以过滤通过所述废液流入部流入的废液中所包含的异物;渗透水吸入部,吸入透过所述浸泡式膜的废液的渗透水,以向所述水槽外部供给渗透水;空气供给部,向所述浸泡式膜供给压缩空气,以防止所述浸泡式膜的表面固着异物;多孔支撑板,支撑所述浸泡式膜的下部,同时表面上形成多个孔。此时,所述渗透水吸入部包含从所述水槽的外部延伸到所述水槽的上侧的上部渗透水管路;连接于所述上部渗透水管路,以延伸到所述水槽内部的渗透水吸入管路;从所述渗透水吸入管路的下端以放射形状延伸,以环形布置在所述浸泡式膜的上侧的环形渗透水吸入毛细管。所述空气供给部包含从所述水槽的外部向所述水槽的上侧供给压缩空气的上部空气管路;连接于所述上部空气管路,围着所述渗透水吸入管路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水槽内部的空气供给管路;从所述空气供给管路的下端以放射形状延伸,以环形布置在所述浸泡式膜的上侧的环形空气供给毛细管。并且,在所述环形渗透水吸入毛细管的底面,与所述多个浸泡式膜的数量对应的布置的膜连接插座,通过快速接头与布置在所述浸泡式膜的上端的吸入管嘴进行连接。并且,所述环形空气供给毛细管通过单触连接器连接到空气扩散器,其中空气扩散器连接到所述浸泡式膜下部的空气流入口。·并且,所述渗透水吸入管路和所述多孔支撑板通过转轴进行连接,所述渗透水吸入管路通过电机的驱动,可旋转地进行连接。并且,所述渗透水吸入管路及空气供给管路所贯通的所述水槽的上端部上结合封闭法兰盘,以用于维持气密性。并且,所述上部渗透水管路和所述渗透水吸入管路之间的连接部、所述上部空气管路和所述空气供给管路之间的连接部以及所述渗透水吸入管路和所述转轴之间的连接部分别通过连接法兰盘,可分离地进行结合。并且,所述转轴和所述多孔支撑板之间的连接部通过螺杆,以螺纹方式连接,从而所述多孔支撑板的位置可上下变化。并且,所述转轴的下端部通过固定在所述水槽的底面的转轴支撑部件,可旋转地被支撑,所述水槽内部的一侧具备限制所述多孔支撑板的旋转的止动器。并且,在所述水槽的一侧面具备可开闭的舱口门,以用于所述浸泡式膜的取放。并且,具备所述舱口门的所述水槽的一侧面还具备用于切断放射线的铅屏蔽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废液处理装置,将浸泡式膜布置成环形,不仅旋转的同时替换设置在固液分离槽内部的浸泡式膜比较容易,还可以增加固液分离槽内部空间的浸泡式膜的设置数量,因此具有增加放射性废液的处理容量的效果。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水槽的一侧面设置舱口门的同时布置用于屏蔽放射线的铅屏蔽体,从而能够在旋转连接有浸泡式膜的环形渗透水吸入毛细管和环形空气供给毛细管的同时,在水槽外部的侧面逐一装卸浸泡式膜,因此具有能够提高浸泡式膜的替换作业的简便性,并降低来自放射线的辐射危险的效果。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固定浸泡式膜时,导入上下调整式多孔支撑板,由此可设置多种高度的浸泡式膜,且通过采用单触连接方式,具有能够迅速地装卸浸泡式膜的效果。而且,本专利技术除了应用于放射性废液的处理以外,可通用于处理有害/有毒物质的装置。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将浸泡式膜布置成环形的废液处理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将浸泡式膜布置成环形的废液处理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将浸泡式膜布置成环形的废液处理装置的侧面舱口门侧的具体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将浸泡式膜布置成环形的废液处理装置的侧面舱口门打开的形态的状态图。主要符号说明100为固液分离槽,101为水槽,102为封闭法兰,104为废液流入部,105为排水管路,110为上部渗透水管路,111、115、121为连接法兰,112为渗透水吸入管 路,114为环形渗透水吸入毛细管,116为膜连接插座,118为快速接头,120为上部空气管路,122为空气供给管路,124为环形空气供给毛细管,125为单触连接器,126为充气器,130 为浸泡式膜,131为吸入管嘴,132为空气流入口,140为多孔支撑板,150为转轴,155为螺杆,160为转轴支撑部件,170为舱口门,172为把手,180为铅屏蔽体,190为电机,192为链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针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构成及作用。图I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将浸泡式膜布置成环形的废液处理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将浸泡式膜布置成环形的废液处理装置的俯视图。本专利技术的废液处理装置的特点包括增大在固液分离槽100的废液处理容量、提高浸泡式膜130的替换作业的简便性以及改善浸泡式膜130的连接及固定方式。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废水处理装置的固液分离槽100的整体构成为包含排出废液流入后经过滤的渗透水,并通过下端的排水管路105排出浓缩的废液异物的水槽101 ;使废液流入所述水槽101内部的废液流入部104 ;在所述水槽101的内部布置成环形且相互隔开,以过滤包含于废液的异物的多个浸泡式膜130 ;吸入通过所述浸泡式膜130的废液中的渗透水,并供应至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液处理装置,包含:水槽,流入废液,并排出过滤的渗透水;废液流入部,使废液流入所述水槽内部;多个浸泡式膜,在所述水槽内部布置成环形且相互隔离,以过滤通过所述废液流入部流入的废液中所包含的异物;渗透水吸入部,吸入通过所述浸泡式膜的废液的渗透水,并供应至所述水槽外部;空气供给部,向所述浸泡式膜供给压缩空气,以防止异物粘附于所述浸泡式膜的表面;多孔支撑板,支撑所述浸泡式膜的下部,同时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液处理装置,包含 水槽,流入废液,并排出过滤的渗透水; 废液流入部,使废液流入所述水槽内部; 多个浸泡式膜,在所述水槽内部布置成环形且相互隔离,以过滤通过所述废液流入部流入的废液中所包含的异物; 渗透水吸入部,吸入通过所述浸泡式膜的废液的渗透水,并供应至所述水槽外部; 空气供给部,向所述浸泡式膜供给压缩空气,以防止异物粘附于所述浸泡式膜的表面; 多孔支撑板,支撑所述浸泡式膜的下部,同时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渗透水吸入部包含从所述水槽的外部延伸到所述水槽的上侧的上部渗透水管路;连接于所述上部渗透水管路,并延伸到所述水槽内部的渗透水吸入管路;从所述渗透水吸入管路的下端以扩散状延伸,并在所述浸泡式膜的上侧布置成环形的环形渗透水吸入毛细管, 所述空气供给部包含从所述水槽的外部向所述水槽的上侧供给压缩空气的上部空气管路;连接于所述上部空气管路,包围所述渗透水吸入管路的外表面,并延伸到所述水槽内部的空气供给管路;从所述空气供给管路的下端以扩散状延伸,并在所述浸泡式膜的上侧布置成环形的环形空气供给毛细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与所述多个浸泡式膜的数量对应的数量布置在所述环形渗透水吸入毛细管的底面的膜连接插座通过快速接头与布置在所述浸泡式膜的上端的吸入管嘴进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恒来梁镐渊李志勋黃泰元崔荣富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水力原子力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