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面板模块、外框以及固定装置,其中面板模块包括面板连接部,外框包括外框连接部,外框连接部位于相对于面板连接部的位置,固定装置包括接合件以及固定件。接合件用以容纳面板连接部以及外框连接部,固定件用以与接合件结合,由此将外框固定于面板模块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固定装置固定外框以及面板模块的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电子装置(如手机或平板电脑)上都装有触控面板,供使用者操作。而以平板电脑为例,平板电脑的触控面板旧有的组装方式为,面板制造商先将触控面板中的触控模块与平板电脑的外观件结合后,再交给组装厂进行显示荧幕与外观件的组装。而为了组装方便,外观件的背面会设有突出的螺丝孔,并且显示荧幕在与螺丝孔相对位置的地方都设有连接部。组装时只要让螺丝穿过连接部后,再与螺丝孔结合,即可让外观件与显示荧幕结合。 然而现在触控面板制造商提供新的组装方式,改成先将触控模块与显示荧幕结合成触控面板模块后,再交给组装厂进行外观件的组装。这样的触控模块无法让外观件与显示荧幕直接结合,因为显示荧幕的连接部会与外观件突出的螺丝孔发生干涉,使得螺丝不能锁在外观件的螺丝孔和显示荧幕的连接部上,成为组装上的一大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固定装置,以解决先前技术所存在的组装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固定装置固定外框以及面板模块的的显示>J-U ρ α装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其可固定显示装置的外框与面板模块。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包括面板模块、外框以及固定装置,其中面板模块包括面板连接部,外框包括外框连接部,外框连接部在相对于该面板连接部的位置,固定装置包括接合件以及固定件。接合件用以容纳面板连接部以及外框连接部,固定件用以与接合件结合,由此将外框固定于面板模块上。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IA是图I中A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图IB是图I中B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6是图5中C处局部放大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显示装置I、Ia面板模块10面板连接部11面板连接部开口 111外框20外框连接部21外框连接部开口 211固定装置40接合件41第一片体411第二片体412弯折片413第一开孔415第二开孔416突出部417内螺纹417a固定件42螺纹421金属架30开口 31A 处 B 处C 处 D 处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以下请一并参考图I、图2、图3、图IA与图1B,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其中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IA为图I中A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图IB为图I中B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如图I、图IA与图IB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显示装置I包括面板模块10、外框20以及固定装置40,其中面板模块10包括面板连接部11以及面板连接部开口 111 (如图IA所示),外框20包括外框连接部21以及外框连接部开口 211 (如图IB所示),其中外框连接部21位于相对于面板连接部11的位置,外框连接部开口 211位于相对于面板连接部开口 111的位置。固定装置40包括接合件41以及固定件42,其中接合件41用以容纳面板连接部11以及外框连接部21,固定件42穿过面板连接部开口 111与外框连接部开口 211,并与接合件41结合,由此将外框20固定于面板模块10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I为一平板电脑,面板模块10为一触控面板模块,其包括液晶显示荧幕与触控模块,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I也可以是平面显示器或是各种设有显示荧幕的显示装置。如图I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I的面板模块10设有八个面板连接部11、外框20设有八个外框连接部21以及八个固定装置40,而各个固定装置40的接合件41可分别容纳相对应的面板连接部11与外框连接部21,各个固定装置40的固定件42分别穿过相对应的面板连接部开口 111与外框连接部开口 211,并与相对应的接合件41结合,使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I的外框20得固定于面板模块10上。在此需注意的是,面板连接部11、外框连接部21与固定装置40的数量皆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如图2与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显示装置I的固定装置40包括接合件41以及固定件42,其中固定件42用以与接合件41结合。本专利技术的接合件41的外观呈U字型,且U型的开口端为类似喇叭的形状,通过类喇叭形开口的设计,可让面板连接部11与外框连接部21顺利地容置于接合件41内。如图2与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接合件41包括第一片体411、第二片体412、弯折片413、第一开孔415、第二开孔416以及突出部417。接合件41的弯折片413位于第一片体411与第二片体412之间。如图3所示,弯折片413、第一片体411以及第二片体412可共同容纳面板连接部11以及外框连接部21。第一开孔415位于第一片体411上,且第一开孔415的位置会与面板连接部开口 111相对。第二开孔416位于第二片体412上,且第二开孔416的位置会与第一开孔415相对,以利固定件42穿过。突出部417与第二开孔416相连,且用以与固定件42结合。如图3所示,固定装置40与面板连接部11以及外框连接部21连接时,面板连接部11以及外框连接部21会被接合件41挟持,并且固定件42会同时穿过第一开孔415、面板连接部开口 111、外框连接部开口 211以及第二开孔416后,再与突出部417结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固定件42为一螺丝且设有螺纹421,接合件41的突出部417内设有内 螺纹417a,用以与固定件42的螺纹421结合,由此连接并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I外框20与面板模块10。以下请一并参考图4 图6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6为图5中C处局部放大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 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显示装置Ia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显示装置I最大的不同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显示装置Ia更包括一金属架30。金属架30位于外框20之上,且在与外框连接部开口 211相对的位置,金属架30设有开口 31。于本实施例中,接合件41可同时容纳面板连接部11、外框连接部21以及部分的金属架30,而固定件42穿过面板连接部开口 111、外框连接部开口 211与开口 31,并与接合件41结合(如图5中C处与D处所示),由此将金属架30与外框20固定于面板模块10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金属架30为一铁架,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金属架30可由铝镁或是其他金属材质所制成。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的剖面图如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Ia的固定件42穿过第一片体411、金属架30、外框连接部21、面板连接部11后与突出部417结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固定件42为一螺丝且设有螺纹421,接合件41的突出部417内设有内螺纹417a,用以与固定件42的螺纹421结合,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面板模块,其包括面板连接部;外框,其包括外框连接部,其位于相对于该面板连接部的位置;以及固定装置,其包括:接合件,其中该接合件用以容纳该面板连接部以及该外框连接部;以及固定件,其用以与该接合件结合,由此将该外框固定于该面板模块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29 TW 1001270761.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面板模块,其包括面板连接部; 外框,其包括外框连接部,其位于相对于该面板连接部的位置;以及 固定装置,其包括 接合件,其中该接合件用以容纳该面板连接部以及该外框连接部;以及 固定件,其用以与该接合件结合,由此将该外框固定于该面板模块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接合件的外观为U字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U字型的开口端为类似喇叭的形状。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接合件还包括第一片体、第二片体以及弯折片,其中该弯折片位于该第一片体与该第二片体之间,该面板连接部以及该外框连接部位于该第一片体、该第二片体以及该弯折片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接合件还包括第一开孔以及第二开孔,其中该第一开孔位于该第一片体上,该第二开孔位于该第二片体上,且与该第一开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升,叶佳伦,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