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泥石流预报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流域水土耦合机理的泥石流预报方法。
技术介绍
沟道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适宜的地形地貌条件,有丰富的松散土石碎屑固体物质来源,以及有适当的降雨水源激发。此三者也是泥石流预报研究中用于判断泥石流是否发生的主要标准。在泥石流预报研究中,研究者更重视降雨这一外部激发条件的利用,将降雨条件视为流域泥石流形成的判定依据。目前投入实际应用的多为这类预报方法。这类预报技术的具体技术思路是根据对泥石流发生的历史事件的降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激发泥石流的临界雨量条件(日降雨量、小时雨量或IOmin雨量),并以此为阈值判断泥石流是否发生。这种预报技术存在三方面缺陷一、对于确定的泥石流沟谷往往缺乏长系列的泥石流事件资料,统计分析缺乏充分的样本;二、对于较大区域而言,下垫面条件千差万别,难以用一个确定的临界雨量条件作为具有不同下垫面条件的流域预报阈值;三、预报的基础建立在认为预报区域内地形和松散固体物质条件保持不变上,而实际上松散固体物质变化较大,且松散固体物质量的多少对激发泥石流的临界雨量影响很大。长期以来,许多研究者开展了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流域水土耦合的泥石流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预报区流域水土耦合后的混合物容重ρ值确定预报降雨条件下流域泥石流发生概率;所述混合物容重ρ依照式1确定:ρ=ρsWs+ρwWwWs+Ww式1式中,ρs——固体颗粒的密度,由现场测试确定,经验取值2.65t/m3ρw——水的密度,取值1.0t/m3Ws——预报区流域降雨条件下失稳固体物质总量Ww——预报区流域降雨条件径流总量;再根据表1确定预报降雨条件下流域泥石流发生概率区间:表1混合物容重—泥石流发生概率及泥石流预警等级关系表当泥石流发生概率超过20%时,依据泥石流发生的概率区间发布相应的泥石流预警等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流域水土耦合的泥石流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预报区流域水土耦合后的混合物容重P值确定预报降雨条件下流域泥石流发生概率;所述混合物容重P依照式I确定2.一种基于流域水土耦合的泥石流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预报区流域地形与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进行栅格化处理,建立预报区流域栅格单元并获取每个栅格单元的本底数据;将预报区流域降雨空间分布数据与所述栅格单元本底数据作为输入数据,利用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获取预报降雨条件下预报区流域内每个栅格单元的土体含水量垂向分布数据与每个栅格单元形成的径流量数据;以所述土体含水量垂向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极限平衡算法确定预报降雨条件下预报区流域内每个栅格单元的稳定性,计算各失稳单元的失稳土体量,求和后得到失稳固体物质总量Ws ;以所述每个栅格单元形成的径流量数据为基础,求和后得到预报区流域径流总量Ww;再依式I确定混合物容重P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石流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依如下步骤进行步骤SI、预报区流域选取 选取具有发生泥石流可能性的小流域为预报区流域; 步骤S2、数据准备工作 步骤S21、建立预报区栅格单元 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工具箱对预报区流域进行栅络化处理,建立预报区地形与土地利用的栅格单元,获取每个栅格单元的平均坡度数据、高程数据、水流方向、水流累积汇流矩阵、土地利用数据、土地类型数据、土层厚度数据共同作为每个栅格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方强,张少杰,杨红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