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理信息中空间数据管理的
,特别是一种海量多源异构空间信息数据无缝集成无损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多源信息的集成和融合是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其意义和必要性与地球信息本身的特征、采集手段特征、信息处理平台或系统的特点这三方面紧密相联。然而现实中,由于缺少标准基础数据,数据多语义性、多时空性以及表达的多尺度性,数据获取手段的复杂多样性,导致了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产生,一方面是丰富的不同格式的海量数据,另一方面是人们对数据的需求不能满足。现在也提出了一些相关理论进行不同格式的数据转换,但是转换的过程复杂,耗费时间和人力资源,并且容易丢失信息。从数据共享意义上来讲也需要进行数据集成的研究,而且GIS应用需要集成多种数据源以及不同格式的数据才能完成。空间数据无缝集成理论及方法的发展经历了传统GIS图幅拼接、无缝GIS、无缝空间数据库、分布式GIS、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分布式异构环境下的空间数据无缝集成等阶段,与GIS本身的发展呈现相似的历程,即从单机到多机、从网络到分布式、从同构到异构。早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国际学者便率先开始了关于空间数据高级集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量多源异构空间信息数据无缝集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为:1)输入数据量庞大、来自若干个数据源、异地分布的空间信息数据;2)构建全局资源目录,形成分布式计算环境下资源的全局虚拟视图,该全局虚拟视图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数据资源存储层、资源目录层、资源调度层、访问接口层,各层之间双向通信;3)判断空间信息数据格式,若为栅格数据,则将其划分为规则的数据块,使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存储;若为矢量数据,则使用OGC简单要素模型存储,采用R?Tree分块;为每个数据块分配唯一ID,标示空间范围;4)将分割完成后得到的具体数据块均匀部署在资源目录各层的各个节点上;5)仿照ISO七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量多源异构空间信息数据无缝集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为 1)输入数据量庞大、来自若干个数据源、异地分布的空间信息数据; 2)构建全局资源目录,形成分布式计算环境下资源的全局虚拟视图,该全局虚拟视图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数据资源存储层、资源目录层、资源调度层、访问接口层,各层之间双向通信; 3)判断空间信息数据格式,若为栅格数据,则将其划分为规则的数据块,使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存储;若为矢量数据,则使用OGC简单要素模型存储,采用R-Tree分块;为每个数据块分配唯一 ID,标示空间范围; 4)将分割完成后得到的具体数据块均匀部署在资源目录各层的各个节点上; 5)仿照ISO七层网络协议,定义无缝集成概念模型,实现步骤2)中数据块的无缝存储;所述无缝集成概念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南,张蕴灵,刘晓东,刘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