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立体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0875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成像设备,包括:物镜光学系统,获取从对象发射的光线,并且将所述光线引导到下游的部件;分离光学系统,具有部分反射表面,所述部分反射表面反射通过所述物镜光学系统引导的光线的一部分,并且透射一部分;第一图像形成光学系统,布置在从所述分离光学系统反射的光线传播的路径上,并且将所反射的光线聚焦以形成视差图像;第二图像形成光学系统,布置在通过所述分离光学系统的光线传播的路径上,并且将所透射的光线聚焦以形成视差图像;第一成像装置,将由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光学系统形成的视差图像转换为图像信号;以及第二成像装置,将由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光学系统形成的视差图像转换为图像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捕获立体图像的立体 成像设备,并且具体涉及用于减小用于捕获立体视频图像的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的技术。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越来越期望能够捕获3D (立体)视频图像的相机(立体成像设备)。已知的立体成像设备的一个示例基于并排(side-by-side)方法,其中,两个相机被布置为使得相机的透镜基线彼此平行(平行双透镜方法)。这种类型的立体成像设备适合于使用例如至少65mm的长基线长度(IAD :轴间距离)的成像或适合于对远处对象成像。另一方面,为了捕获近处对象的图像,基线长度(以下称为“IAD”)需要是范围从大约10至40mm的短长度。其原因是当通过使用导致两个相机的大会聚角的长IAD来捕获近处对象的图像时,在屏幕上表达的立体图像的深度超过观众可以舒适地观看立体图像的范围。在该情况下,观看立体图像的观众不利地感觉到疲劳、恶心或者感到不舒适。然而,在基于并排布置两个相机的光学系统和成像器的并排方法的立体成像设备中,两个相机可以物理地彼此干扰,这防止IAD比两个相机之间的最小距离短,该最小距离由光学系统和成像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相对比的,基于分束器方法(半反射镜方法)的立体成像设备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成像设备,包括:物镜光学系统,获取从对象发射的光线,并且将所述光线引导到下游的部件;分离光学系统,具有部分反射表面,所述部分反射表面反射通过所述物镜光学系统引导的光线的一部分,并且透射一部分;第一图像形成光学系统,布置在从所述分离光学系统反射的光线传播的路径上,并且将所反射的光线聚焦以形成视差图像;第二图像形成光学系统,布置在通过所述分离光学系统的光线传播的路径上,并且将所透射的光线聚焦以形成视差图像;第一成像装置,将由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光学系统形成的视差图像转换为图像信号;以及第二成像装置,将由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光学系统形成的视差图像转换为图像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26 JP 2011-1632451.一种立体成像设备,包括 物镜光学系统,获取从对象发射的光线,并且将所述光线引导到下游的部件; 分离光学系统,具有部分反射表面,所述部分反射表面反射通过所述物镜光学系统引导的光线的一部分,并且透射一部分; 第一图像形成光学系统,布置在从所述分离光学系统反射的光线传播的路径上,并且将所反射的光线聚焦以形成视差图像; 第二图像形成光学系统,布置在通过所述分离光学系统的光线传播的路径上,并且将所透射的光线聚焦以形成视差图像; 第一成像装置,将由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光学系统形成的视差图像转换为图像信号;以及 第二成像装置,将由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光学系统形成的视差图像转换为图像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体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物镜光学系统具有聚焦调整功能和/或变焦调整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光学系统在角度上被布置为使得入射在所述分离光学系统的部分反射表面上的光线的入射角等于从所述分离光学系统的部分反射表面反射且沿着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光学系统的光轴入射的光线的反射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光学系统被布置为使得沿着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光学系统的光轴的虚拟光线在从所述分离光学系统反射后传播所沿着的路径与所述物镜光学系统的光轴基本平行,并且所述路径通过从所述物镜光学系统的光轴偏移预定距离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光学系统被布置为使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正裕青木直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