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地表地震数据倾角道集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70709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二维、三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真地表地震数据倾角道集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真地表上激发地震波,采用射线追踪方法来计算地震波的旅行时;(b)采用射线追方法中的弯曲法来计算第一成像点的第一入射角,并根据成像空间的速度模型来计算第一反射角;(c)根据旅行时、第一反射角,并依据预先设置的角度范围和角度扫描间隔构造倾角,此时接收点处的检波器接收随着构造倾角而变化的地震波的反射信号,形成倾角道集,其他成像点由此类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二维、三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的真地表倾角道集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复杂地区偏移成像方法研究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中长期存在,并且目前尚未完全解决的前沿性研究课题,其中成像道集的构建方法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成像质量。目前的道集构建研究依旧停留在地质模型水平层状的理论假设基础上,也取得了很多理论和实际应用成果。但是,目前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I)构建共反射点道集来处理叠前时间偏移成像问题。 在叠加成像的基础上,目前时间域的偏移成像主要集中在共反射点道集处理上,共反射点道集可以反映一定构建的情况,空间位置更准确,并含有振幅随炮检距变化即横波信息,这些信息与地下岩性及油气分布紧密相关,经过多次偏移速度分析出来的共成像点道集,可以用来综合判别储层物性及含油气性。但是,这种时间域的成像道集仍然无法很好地刻画地下成像对象的复杂结构,而且在复杂地表条件下,如果静校正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其共反射点道集提供的信息就更不可靠了。(2)构建角道集来处理叠前角度偏移成像问题。最初的角道集是根据方位角的不同范围来抽出具有某一范围内的道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地表地震数据倾角道集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真地表上激发地震波,采用射线追踪方法来计算地震波的旅行时;(b)采用射线追方法中的弯曲法来计算第一成像点的第一入射角,并根据成像空间的速度模型来计算第一反射角;(c)根据旅行时、第一反射角,并依据预先设置的角度范围和角度扫描间隔来构造倾角,此时接收点处的检波器接收随着构造倾角而变化的地震波的反射信号,形成构建的倾角道集,其中,将针对作为勘探对象的成像空间建立地质模型和速度模型之后,将模型进行网格化,对应的每一个网格就是一个成像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地表地震数据倾角道集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Ca)在真地表上激发地震波,采用射线追踪方法来计算地震波的旅行时; (b)采用射线追方法中的弯曲法来计算第一成像点的第一入射角,并根据成像空间的速度模型来计算第一反射角; (C)根据旅行时、第一反射角,并依据预先设置的角度范围和角度扫描间隔来构造倾角,此时接收点处的检波器接收随着构造倾角而变化的地震波的反射信号,形成构建的倾角道集, 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红明何光明陈爱萍曹中林张华刘奇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