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52675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06:3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目的层的第一菲涅尔带半径和所述目标区的接收排列;布设一个与所述接收排列共几何中心点的矩形的激发区域,所述激发区域的长和宽均不大于所述第一菲涅尔带半径;逐点激发所述激发区域内的激发点,通过所述接收排列获取单炮记录;对所述单炮记录进行处理。本申请实施例提高了野外施工效率,并且减少了施工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石油地震勘探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地震勘探是钻探前勘测石油、天然气资源、固体资源地质找矿的重要手段。野外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激发点的布设是地震采集数据的重要环节。目前野外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常用的激发点布设方式为布设整条炮点测线,且通常炮点测线长度都是几公里长,这种激发区域布设方式具有施工量大、施工范围广、施工设备对地表植被和农作物破坏大的缺点,不利于环保和农作物保护,且实验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处理方法,提高了野外施工效率,并且减少了施工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目的层的第一菲涅尔带半径和所述目标区的接收排列;布设一个与所述接收排列共几何中心点的矩形的激发区域,所述激发区域的长和宽均不大于所述第一菲涅尔带半径;逐点激发所述激发区域内的激发点,通过所述接收排列获取单炮记录;对所述单炮记录进行处理。由以上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将激发区域布设在一个长和宽都不大于第一菲涅尔带半径的矩形区域内,且一般情况下第一菲涅尔带半径的范围都在几百米以内,实现了小区域的片激发区域布设,有利于农田保护和减小野外施工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实施例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处理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理论炮检点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理论炮点位置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际炮检点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际炮点位置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共中心点叠加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超炮集叠加结果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超炮集叠加结果动校正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但并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一种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可以包括:S101,获取目标区目的层的第一菲涅尔带半径和所述目标区的接收排列。地表点震源发出的球面波到达界面时的波前面,与前面相距1/4波长先期到达的另一波前面在界面上形成的圆称第一菲涅尔带。这里确定陆上目标区的第一菲涅尔带半径以及接收排列的位置是为了确定激发区域的位置。S102,布设一个与所述接收排列共几何中心点的矩形的激发区域,所述激发区域的长和宽均不大于所述第一菲涅尔带半径。野外施工中,受地形和地表障碍物的影响,激发点和检波点会偏离原测线,地下反射点存在一定离散。此时若要保证偏离后的共反射点能同相叠加,应该满足反射点最大离散度应小于第一菲涅尔带半径。S103,逐点激发所述激发区域内的激发点,通过所述接收排列获取单炮记录。每个激发点激发时,所有检波器均接收,每个激发点记录为一个单炮记录,按照激发点激发顺序记录所有单炮记录,完成地震资料采集。S104,对所述单炮记录进行处理。由图1的流程图可知,本申请的实施例将激发区域布设在一个长和宽都不大于第一菲涅尔带半径的矩形区域内,且一般情况下第一菲涅尔带半径的范围都在几百米以内,实现了小区域的片激发区域布设,有利于农田保护和减小野外施工量。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S101具体实施时,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目标区目的层的第一菲涅尔带半径:R=λ×H2+(λ/4)2]]>式中λ表示反射波波长,H为目的层埋深,R为第一菲涅尔带半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可以包括:获取目标区目的层的第一菲涅尔带半径和所述目标区的接收排列。布设一个与所述接收排列共几何中心点的矩形的激发区域,所述激发区域的长和宽均等于所述第一菲涅尔带半径,具体如图2中炮检点位置示意图所示,图2中长实线表示接收排列,中间黑色方块为激发区域位置。逐点激发所述激发区域内的激发点,通过所述接收排列获取单炮记录。对所述单炮记录进行处理。上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矩形激发区域的长宽均为第一菲涅尔带半径,在该区域内布设炮点,实现了小区域片激发区域布设,有利于农田保护和减小野外施工量。并且此时的激发区域面积为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最大的一种。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布设一个与所述接收排列共几何中心点的矩形的激发区域,所述激发区域的长和宽均不大于所述第一菲涅尔带半径。激发区域内激发点纵横等间隔布设且所述间隔大小不小于接收点距的十分之一。激发点间隔大小不小于接收点距的十分之一主要是因为在地震数据采集中,激发点间隔通常最小就是采用接收点距的十分之一,本专利技术为了得到尽可能小且密度高的激发区域,因此激发点距采用不小于接收点距的十分之一的大小。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布设一个与所述接收排列共几何中心点的矩形的激发区域,所述激发区域的长和宽均不大于所述第一菲涅尔带半径。激发区域内激发点纵横等间隔布设且所述间隔大小等于接收点距的十分之一。在长宽均不大于第一菲涅尔带半径的矩阵区域内,按照激发点纵横等间隔且间隔大小等于接收点距的十分之一这样布设,可以在激发区域内布设尽可能多的炮点,使得在接收排列一定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最高覆盖次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可以包括:获取目标区目的层的第一菲涅尔带半径和所述目标区的接收排列。布设一个与所述接收排列共几何中心点的矩形的激发区域,所述激发区域的长和宽均等于所述第一菲涅尔带半径,所述激发区域内的激发点纵横等间隔布设,且间隔大小等于接收点距的十分之一,具体如图3中炮点位置放大示意图所示。逐点激发所述激发区域内的激发点,通过所述接收排列获取单炮记录。对所述单炮记录进行处理。上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矩形激发区域的长宽均为第一菲涅尔带半径,在该区域内布设高密度的炮点,实现了小区域高密度的片激发区域布设,有利于农田保护和减小野外施工量。并且此时的激发区域面积为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最大的一种,同时激发点布设也是最密集的,这就保证了在片区域内尽可能多的布设激发点,从而使得在接收排列一定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能够达到的最高覆盖次数。覆盖次数直接影响后续地震资料处理的信噪比,一般情况下,覆盖次数越高,信噪比也就越高。由于野外地震数据采集实验本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有很多人为因素使得难以达到按照标准长和宽都为第一菲涅尔带半径的正方形区域来设置激发区域。此时的激发区域长宽设计的原则为在满足不大于第一菲涅尔带半径的情况下,兼顾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尽可能大的激发区域。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首先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目标区目的层的第一菲涅尔带半径:R=λ×H2+(λ/4)2]]>式中λ表示反射波波长,H为目的层埋深,R为第一菲涅尔带半径。在本实施例中λ=66米,目的层埋深为5940米,将数据带入以上公式得到:66×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区目的层的第一菲涅尔带半径和所述目标区的接收排列;布设一个与所述接收排列共几何中心点的矩形的激发区域,所述激发区域的长和宽均不大于所述第一菲涅尔带半径;逐点激发所述激发区域内的激发点,通过所述接收排列获取单炮记录;对所述单炮记录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区目的层的第一菲涅尔带半径和所述目标区的接收排列;布设一个与所述接收排列共几何中心点的矩形的激发区域,所述激发区域的长和宽均不大于所述第一菲涅尔带半径;逐点激发所述激发区域内的激发点,通过所述接收排列获取单炮记录;对所述单炮记录进行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区域的长和宽均等于所述第一菲涅尔带半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区域内的激发点纵横等间隔布设,且所述间隔大小不小于接收点距的十分之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区域内的激发点纵横等间隔布设,且所述间隔大小等于接收点距的十分之一。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布设激发点时还包括:所述激发区域内的激发点位置与所述接收排列中的接收点位置不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旭明袁胜辉李海东唐传章王泽丹崔宏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