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朝晖专利>正文

基于GPU的雷达信号脉内特征实时分析实现方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0676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2:37
基于GPU的雷达信号脉内特征实时分析实现方案,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接收来自数字化仪的数字比特流,将数据分为多个短序列供后续处理;GPU信号分析模块,对各短序列数据进行并行分析处理,将处理得到的频率分集特征、频率、频率均方根误差、相位跳变特征等数据输出;CPU信号分析模块,分析GPU输出数据,统计属于同一脉冲各短序列中的分集比例,用各短时序列中的瞬时频率值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得到调频斜率及拟合均方根误差,统计瞬时频率平均均方根误差和有效相位跳变,然后根据各特征参数判断脉内调制类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除处理实时性较好,还具有结构简单,扩展性强,易维修可升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对抗侦察
,主要用于电子侦察设备对雷达信号脉冲内部调制特征进行实时分析。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进步,各种雷达争相采用先进的调制技术,脉冲重复频率、载频均固定的雷达越来越少,信号环境日趋复杂。电子侦察设备越来越难以从信号的载频、脉冲重复频率、脉宽等参数中分析出具体目标信息,进而得到有价值的情报。电子侦察将重点转向分析雷达脉冲内部的调制特征,即电子“指纹”。近二十年发生的几场战争表明,对战场电磁信息掌握的及时和准确程度决定了战争的走向。因此,迫切需要可实时分析雷达脉内特征的方法。·由于现代雷达信号瞬时带宽越来越大,可达500MHz甚至更高,需要使用IGHz以上的采样频率来采集信号,需处理的数据量巨大,实时脉内分析要求平台的处理能力达到每秒几百至数千亿次,在处理器数量较少的通用计算平台上难以实现。因此,目前国内还没有可实时分析雷达信号脉内特征的现役装备。电子侦察开始借鉴软件无线电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采用基于FPGA的数字信道化接收机技术。一般的方法是在FPGA中采用多相滤波数字下变频,将较宽的带宽变换到多路较窄的基带频率上,从而减少每一路需处理的数据量,用硬件上的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GPU的雷达信号脉内特征实时分析实现方案,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单路系统由1个数据获取模块、1至4个GPU信号分析模块和1个CPU信号分析模块组成,其中:数据获取模块,接收来自数字化仪的数字比特流,按便于GPU处理的固定长度分为多组短序列,输出供后续处理;GPU信号分析模块,执行信号分析算法中可以并行处理的部分,利用GPU内部大量运算单元并行分析各组短序列数据,将处理得到的频率分集特征、频率值、频率值均方根误差、相位跳变特征等数据输出至CPU信号分析模块;CPU信号分析模块,执行信号分析算法中顺序处理的部分,分析GPU信号分析模块的输出数据,统计属于同一脉冲各短序列的分集比例,用各序列的频率...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GPU的雷达信号脉内特征实时分析实现方案,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 单路系统由I个数据获取模块、I至4个GPU信号分析模块和I个CPU信号分析模块组成,其中 数据获取模块,接收来自数字化仪的数字比特流,按便于GPU处理的固定长度分为多组短序列,输出供后续处理; GPU信号分析模块,执行信号分析算法中可以并行处理的部分,利用GPU内部大量运算单元并行分析各组短序列数据,将处理得到的频率分集特征、频率值、频率值均方根误差、相位跳变特征等数据输出至CPU信号分析模块; CPU信号分析模块,执行信号分析算法中顺序处理的部分,分析GPU信号分析模块的输出数据,统计属于同一脉冲各短序列的分集比例,用各序列的频率值以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调频斜率及拟合均方根误差,统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张朝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