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通用产品插头的检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7063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通用产品插头短路检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电源、主控单元、电源控制单元(包括PMOS管)、AC电源端口检测电路(包括电容、串联的R1、R2、R3和R4)。R1的一端接PMOS管的漏极另一端接R2,R4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R3;PMOS管的源极接电源、栅极接主控单元的1PIN;主控单元的15PIN经一电容连接于R1和R2间的D点,2PIN连接于R1和R2间的D点,3PIN连接于R2和R3间的E点,4PIN连接于R3和R4间的F点;D点、E点、F点还分别与AC插座的L端、G端、N端连接。主控单元用于对其IO口进行控制,以判断是否有插头插入及插头是否短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检测插头短路,节省成本;保护短路现场,便于工程师分析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插头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通用产品插头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为避免短路对产品所造成的损害,对通用产品的插头短路检测尤其重要,而现有的插头短路检测方法具有检测速度慢、成本高、无法系统化管理等缺陷,因而有必要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通用产品插头的检测系统及方法,实现简单、方便系统化管理、快速的通用产品插头插入检测和插头短路检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通用产品插头的短路检测系统,包括电源、主控单元,以及主控单元分别连接的电源控制单元、存储单元、通信单元、AC电源端口检测电路;所述主控单元为单片机或者MCU ; 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包括=PMOS管;PM0S管的栅极与主控单元的IPIN连接、源极接3. 3V电源、漏极接电阻Rl的一端; 所述AC电源端口检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电阻R1、R2、R3和R4 ;其中,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PMOS管的漏极,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主控单元的15PIN经过一个电容连接于电阻Rl和R2之间的D点,2PIN直接连接于电阻Rl和R2之间的D点,3PIN连接于电阻R2和R3之间的E点,4PIN直接连接于电阻R3和R4之间的F点,2PIN、3PIN、4PIN都是主控单元的AD检测口 ; 所述D点还与AC插座的L端连接,E点还与AC插座的G端连接,F点还与AC插座的N端连接; 所述主控单元,先用于对IPIN控制切断PMOS管漏极的3. 3V后,其15PIN才开始输出方波信号,以获取AC电源端口检测电路的F点的方波电压大小为依据,判断是否有插头插入;判定插入有效后,再控制其15PIN停止输出方波信号,然后IPIN控制接通PMOS管漏极3. 3V,此时以其获取D点、E点、F点三点的电压直流电压大小为依据判断插头是否短路。优选地,上述系统还包括蜂鸣器,该蜂鸣器与主控单元连接,用于检测到异常时报m目O优选地,上述系统还包括η个LED,所述η彡1,与主控单元连接,用于显示检测结果O优选地,所述R2、R3、R4的阻值相同,且阻值在4. 7Κ到200Κ范围内;所述电容的值为大于等于luF。优选地,所述通信单元具体为USB,用于通过⑶C数据传输模式实现本系统与上位机的通信,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指令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上位机。一种如上所述基于通用产品插头的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 检测系统开机通电,电源正常工作输出3. 3V,主控单元初始化后,在接收到上位机的检测指令时, 主控单元进行插头插入检测先控制其IPIN输出高电平,以切断PMOS管漏极3. 3V供电;再将其15PIN设置为输出状态 并且输出lKhz、占空比为50%的方波信号,通过电容耦合;最后将其2PIN、3PIN、4PIN设置为AD输入检测状态,只获取F点的波形大小,若该F点的电压有效值不小于O. 5V,则判定有插头插入,否则判定插头未插入; 在检测到有插头插入后,主控单元进行插头短路检测先控制其15PIN停止IKhz输出工作,IPIN输出低电平,作用是恢复PMOS管漏极3. 3V供电;让主控单元的2PIN获取D点、3PIN获取E点、4PIN获取F点三点的电压,以三点的电压值与各自的正常值的比较结果为依据判定插头是否短路。优选地,在主控单元进行插头插入检测的过程中, 所述主控单元控制其IPIN输出高电平后,延迟预设时间之后才开始获取F点的波形大小,原因是解决RC电路的充电时间,避免F点的检测误差; 且在预设时间内,连续检测F点的电压不小于O. 5V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才判定有插头插入,原因是人工插入插头会有抖动接触不良,其作用是防抖动,稳定检测结果。优选地,所述预设时间设定为10ms,所述预设次数为25次。目的是消除主控单元自身存在的检测误差。优选地,所述判定插头短路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若D点的电压值大于E点的电压值,且E点的电压值大于F点的电压值,则判定插头没有短路,原因是正常的产品输入阻抗很高,>0. 2M欧姆,基本等效为开路,根据相同串联电阻R2、R3、R4均衡分压原理,那么D点、E点、F点的电压就是平分3. 3V电压; 若D点与E点的电压值相当,且F点的电压值比其正常值高,则判定插头的L端跟G端短路; 若D点、E点和F点三点的电压值相当,则判定插头的L端跟N端短路; 若E点和F点的电压值相当,且F点的电压值比其正常值高,E点的电压值比其正常值低,则判定插头的G端跟N端短路; 所述D点、E点、F点的电压的正常值范围分别为2. 8疒3. 3V、1. 6疒2. 8V、0. 8疒I. 6V,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兼容通用插头阻抗不一致导致分压有轻微的变化范围,且三点的电压的正常值满足D点>E点>F点的条件。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将检测结果通过⑶C数据传输模式发送至上位机;在检测到插头短路时控制蜂鸣器报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提前发现产品短路,避免短路通电烧坏机器,节省成本;保护短路现场便于工程师分析改善问题,进一步改善制造工艺。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通用产品插头的检测系统结构图。图2是本发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用产品未插入AC插座时的等效电路图。图3是本发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用产品插入AC插座时的电路图。图4是本发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用产品插入AC插座时的等效电路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通用产品插头的检测方法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产品插入AC插座时F点的波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产品未插入AC插座时F点的波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检测电路未加入电源控制,直接供电时F点的波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 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检测系统包括以下组成部分。①电源为单片机和AC电源端口检测电路提供3. 3V的供电电压。②单片机(或者MCU):为主要控制芯片。③Flash:与单片机相连,其类型根据程序的大小来决定,暂时预留,目的保存更大容量的程序。④USB:与单片机相连,用于实现本系统与上位机的通信,接收检测指令并将检测结果转成USB标准数据发送至上位机。⑤蜂鸣器与单片机相连,用于检测异常时报警。⑥LED:与单片机相连,用于显示检测结果,本实施例中包括三个,全亮表示检测通过(PASS)。⑦电源控制单元单片机IPIN和PMOS管的栅极相连,用于控制AC电源端口检测电路的供电。⑧AC电源端口检测电路包括PMOS管以及串联的分压电阻Rl、R2、R3、R4,PMOS管的源极与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栅极(B点)与单片机的IPIN连接、漏极(C点)与分压电阻Rl连接,单片机的15PIN经过一电容连接于电阻Rl和R2之间(D点),单片机的2PIN直接连接于电阻Rl和R2之间(D点),单片机的3PIN直接连接于电阻R2和R3之间(E点),单片机的4PIN直接连接于电阻R3和R4之间(F点)。在应用中,Rl用于保护主控IO直连3. 3V电源时芯片不损坏;R2、R3、R4取值在4. 7K到200K范围内,关键重点是这三个电阻的取值必须是相同的;电容的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通用产品插头的短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电源、主控单元,以及主控单元分别连接的电源控制单元、存储单元、通信单元、AC电源端口检测电路;所述主控单元为单片机或者MCU;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包括:PMOS管;PMOS管的栅极与主控单元的1PIN连接、源极接3.3V电源、漏极接电阻R1的一端;所述AC电源端口检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电阻R1、R2、R3和R4;其中,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PMOS管的漏极,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主控单元的15PIN经过一个电容连接于电阻R1和R2之间的D点,2PIN直接连接于电阻R1和R2之间的D点,3PIN连接于电阻R2和R3之间的E点,4PIN直接连接于电阻R3和R4之间的F点,2PIN、3PIN、4PIN都是主控单元的AD检测口;所述D点还与AC插座的L端连接,E点还与AC插座的G端连接,?F点还与AC插座的N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先用于对1PIN控制切断PMOS管漏极的3.3V后,其15PIN才开始输出方波信号,以获取AC电源端口检测电路的F点的方波电压大小为依据,判断是否有插头插入;判定插入有效后,再控制其15PIN停止输出方波信号,然后1PIN控制接通PMOS管漏极3.3V,此时以其获取D点、E点、F点三点的电压直流电压大小为依据判断插头是否短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通用产品插头的短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电源、主控单元,以及主控单元分别连接的电源控制单元、存储单元、通信单元、AC电源端口检测电路;所述主控单元为单片机或者MCU ; 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包括=PMOS管;PM0S管的栅极与主控单元的IPIN连接、源极接3. 3V电源、漏极接电阻Rl的一端; 所述AC电源端口检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电阻Rl、R2、R3和R4 ;其中,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PMOS管的漏极,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主控单元的15PIN经过一个电容连接于电阻Rl和R2之间的D点,2PIN直接连接于电阻Rl和R2之间的D点,3PIN连接于电阻R2和R3之间的E点,4PIN直接连接于电阻R3和R4之间的F点,2PIN、3PIN、4PIN都是主控单元的AD检测口 ; 所述D点还与AC插座的L端连接,E点还与AC插座的G端连接,F点还与AC插座的N端连接; 所述主控单元,先用于对IPIN控制切断PMOS管漏极的3. 3V后,其15PIN才开始输出方波信号,以获取AC电源端口检测电路的F点的方波电压大小为依据,判断是否有插头插入;判定插入有效后,再控制其15PIN停止输出方波信号,然后IPIN控制接通PMOS管漏极3.3V,此时以其获取D点、E点、F点三点的电压直流电压大小为依据判断插头是否短路。2.如权利要求I所述基于通用产品插头的短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蜂鸣器,该蜂鸣器与主控单元连接,用于检测到异常时报警。3.如权利要求I所述基于通用产品插头的短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η个LED,所述η彡1,与主控单元连接,用于显示检测结果。4.如权利要求I至3任一所述基于通用产品插头的短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2、R3、R4的阻值相同,且阻值在4. 7Κ到200Κ范围内;所述电容的值为大于等于luF。5.如权利要求I至3任一所述基于通用产品插头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为USB,用于通过CDC数据传输模式实现本系统与上位机的通信,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指令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上位机。6.一种如权利要求I所述基于通用产品插头的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卓吴喜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