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回收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69985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回收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循环系统和第二循环系统;工作时,所述第一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从第一室内机吸热,向第一换热器放热;所述第二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从第一换热器吸热,向热回收装置放热。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在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中增设第二循环系统的技术方案,使原第一循环系统中冷凝剂传递到第一换热器中的无用热量,可以被第二循环系统吸收传递到热回收装置供用户使用,从而,避免了冷凝热被浪费,实现了热回收,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热回收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常规的水源多联式空调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室内机和换热器等组件,上述组件构成一个制冷循环,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经换热器并向其中的循环水放热后,通过室内机从室内吸收热量。制冷剂经过热交换器传递的热量进入到循环水中,而循环水又通过冷却塔与大气相通。对于用户来说,循环水属于没用的脏水。可见,制冷剂经过热交换器传递的冷凝热被 白白浪费掉了。如果能将这一部分冷凝热回收利用起来,将有重大的节能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回收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空调机组会浪费冷凝热的问题。一种热回收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循环系统和第二循环系统;所述第一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压缩机,第一油分离器,第一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一室内机,和第一气液分离器,该第一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一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二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压缩机,第二油分离器,第二四通阀,和热回收装置,该热回收装置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二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压缩机连接;工作时,所述第一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从所述第一室内机吸热,向所述第一换热器放热;所述第二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从所述第一换热器吸热,向所述热回收装置放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在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中增设第二循环系统的技术方案,使原第一循环系统中冷凝剂传递到第一换热器中的无用热量,可以被第二循环系统吸收传递到热回收装置供用户使用,从而,避免了冷凝热被浪费,实现了热回收,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热回收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热回收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热回收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回收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循环系统和第二循环系统;所述第一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压缩机,第一油分离器,第一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一室内机,和第一气液分离器,该第一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一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二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压缩机,第二油分离器,第二四通阀,和热回收装置,该热回收装置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二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压缩机连接;工作时,所述第一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从所述第一室内机吸热,向所述第一换热器放热;所述第二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从所述第一换热器吸热,向所述热回收装置放热。工作时制冷剂的流向为第一循环系统中,第一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依次通过第一油分离器,第一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一室内机,和第一气液分离器后,回到第一压缩机中;第二循环系统中,第二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依次通过第二油分离器,第二四通阀, 热回收装置,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后,回到第二压缩机中。与现有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相比,本实施例采用了双制冷剂循环系统,并通过流路控制实现了可控的热回收。当其中一个循环系统工作在制热水或制热模式时,另一个循环系统可以工作在制冷模式,此时室外的第一换热器流路中一部分通热的制冷剂,另一部分通冷的制冷剂,即运行制热或制热水模式的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再一部分流路通循环水,热的制冷剂向循环水放热,冷的制冷剂从循环水中吸热,这样冷凝热以循环水为介质从热的制冷剂转移到冷的制冷剂中。冷的制冷剂吸收热量后再经过第二压缩机压缩变成更高压、更高温的气体输送到需要制热水或制热的第二换热器中,从而实现热回收。综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回收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采用在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中增设第二循环系统的技术方案,使原第一循环系统中冷凝剂传递到第一换热器中的无用热量,可以被第二循环系统吸收传递到热回收装置供用户使用,从而,避免了冷凝热被浪费,实现了热回收,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利用率。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回收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一种优化,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回收装置可以是第二换热器。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热回收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循环系统和第二循环系统;以及一些制冷系统附件。所述第一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压缩机,第一油分离器,第一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一室内机,和第一气液分离器,该第一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一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二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压缩机,第二油分离器,第二四通阀,和第二换热器,该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二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压缩机连接;所述制冷系统附件可以包括连接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一室内机之间的单向阀、热滤器、截止阀等,本文不再一一赘述。工作时,所述第一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从所述第一室内机吸热,向所述第一换热器放热;所述第二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从所述第一换热器吸热,向所述第二换热器放热。工作时制冷剂的流向为第一循环系统中,第一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依次通过第一油分离器,第一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一室内机,和第一气液分离器后,回到第一压缩机中,构成一个循环;第二循环系统中,第二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依次通过第二油分离器,第二四通阀,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后,回到第二压缩机中,构成一个循环。可选的,所述第二换热器可以连接有储水装置。用于给用户提供热水。本实施例中,工作在制冷模式的第一循环系统可以将排出的无用热量,以第一换热器中的循环水为介质,传递给第二循环系统,使第二换热器加热储水装置,给用户提供热水,实现热回收。实施例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回收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另一种优化,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回收装置可以是第二室内机。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热回收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循环系统和第二循环系统;所述第一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压缩机,第一油分离器,第一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一室内机,和第一气液分离器,该第一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一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二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压缩机,第二油分离器,第二四通阀,和第二室内机,该第二室内机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二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压缩机连接;所述制冷系统附件可以包括连接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一室内机之间的单向阀、热滤器、截止阀等,本文不再一一赘述。工作时,所述第一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从所述第一室内机吸热,向所述第一换热器放热;所述第二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从所述第一换热器吸热,向所述第二室内机放热。工作时制冷剂的流向为第一循环系统中,第一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依次通过第一油分离器,第一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一室内机,和第一气液分离器后,回到第一压缩机中,构成一个循环;第二循环系统中,第二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依次通过第二油分离器,第二四通阀,第二室内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后,回到第二压缩机中,构成一个循环。本实施例中,工作在制冷模式的第一循环系统可以将排出的无用热量,以第一换热器中的循环水为介质,传递给工作在制热模式的第二循环系统,用于给第二室内机用户制热,实现热回收。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热回收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回收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循环系统和第二循环系统;所述第一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压缩机,第一油分离器,第一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一室内机,和第一气液分离器,该第一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一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二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压缩机,第二油分离器,第二四通阀,和热回收装置,该热回收装置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二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压缩机连接;工作时,所述第一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从所述第一室内机吸热,向所述第一换热器放热;所述第二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从所述第一换热器吸热,向所述热回收装置放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