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68918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其包括龙骨、墙面龙骨、接插片、直角片、延长连接片、吊码和吊杆。所述龙骨下侧壁的两端分别向左右两边横向延展形成两个侧翼。所述墙面龙骨下侧壁一端向外横向延展形成一个侧翼。所述龙骨包括平行排列的主龙骨,以及与相邻的两条主龙骨,或者一条主龙骨和一条墙面龙骨垂直连接的副龙骨。所述副龙骨通过接插片与主龙骨连接,所述墙面龙骨通过直角片与主龙骨、副龙骨连接。通过延长连接片,两条龙骨可接驳成一条主龙骨。所述主龙骨的顶部与吊码连接,所述吊码的顶部与吊杆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无需将蜂窝板制成带有包边的结构,从而降低了蜂窝板的生产成本。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花装饰板的吊顶系统,特别是以蜂窝板作为天花装饰板的吊顶系统。
技术介绍
蜂窝板是一种具有蜂窝状夹层结构的天花装饰板。将多块蜂窝板吊挂在天花板的下方就能拼接成具有装饰效果的吊顶天花。目前用于吊挂蜂窝板的吊顶系统过于简陋,只是简单地用数条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吊杆直接固定蜂窝板,结果使得蜂窝板的边缘暴露在夕卜。因此,现有的蜂窝板都必须制成带有包边的结构,依靠包边来遮掩蜂窝板的夹层,以避免蜂窝板的夹层暴露于外,影响美观。然而,这种带有包边结构的蜂窝板结构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降低了蜂窝板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该吊顶系统既便于安装,又能够遮蔽蜂窝板的边缘,使蜂窝板不再需要带有包边结构,从而降低蜂窝板的生产成本,提高蜂窝板的市场竞争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龙骨(亦称为“天花板装饰用梁”或者“天花板装饰用顶梁”),其作用是为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的构建提供基本骨架;所述龙骨包括上侧壁、下侧壁和支撑壁,其整体形状是以固定的横截面形状纵向拉伸而成的几何体;从所述龙骨的横截面看,所述支撑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上侧壁、下侧壁相连,所述下侧壁的两端分别向左右两边横向延展形成两个侧翼,其作用是承托蜂窝板;所述支撑壁的左侧设有上下对置的纵向插槽,所述支撑壁的右侧也设有上下对置的纵向插槽,且左、右两侧的纵向插槽对称;所述纵向插槽的作用是与其他配件配合,实现龙骨之间的相互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进一步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从横截面看,相对于所述支撑壁,所述龙骨左、右对称;所述两个侧翼的边缘部分向上凸起,分别形成两个凸缘。所述凸缘的作用是抬起蜂窝板,避免蜂窝板因其底部边缘存在不规则毛刺而无法平整地放在所述两个侧翼上。进一步地,所述下侧壁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再向左右延伸,从而在所述下侧壁的下端形成夹槽,所述夹槽的作用是用于镶嵌装饰条。以上对所述龙骨的形状特征,主要是横截面特征,进行了描述。在实际使用龙骨时,通常是由多条龙骨纵横排列、连接固定,形成本专利技术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的基本骨架——一种网格状的支撑结构。为了表述问题的方便,本专利技术根据所述龙骨在形成网格状支撑结构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将所述龙骨进一步划分为主龙骨和副龙骨。所述龙骨的两个侧翼,对于主龙骨而言,本专利技术谓之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对于副龙骨而言,本专利技术谓之第三侧翼和第四侧翼;所述龙骨的两个凸缘,对于主龙骨而言,本专利技术谓之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对于副龙骨而言,本专利技术谓之第三凸缘和第四凸缘。需要说明的是,主龙骨还包括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龙骨接驳而形成的龙骨;在天花板的面积大,单条主龙骨的长度不够的情况下,需要将两条,甚至两条以上的龙骨接驳形成一条主龙骨。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除了提供龙骨(包括主龙骨和副龙骨)外,还提供了一种墙面龙骨,所述墙面龙骨包括上侧壁、中侧壁、下侧壁、短支撑壁和长支撑壁,其整体形状是以固定的横截面形状纵向拉伸而成的几何体;从所述墙面龙骨的横截面看,所述短支撑壁的顶部与所述中侧壁的一端连接、所述短支撑壁的底部与所述下侧壁的上侧面连接,所述中侧壁的另一端与所述长支撑壁的一个侧面连接,所述长支撑壁的顶部与所述上侧壁的一端连接,所述长支撑壁的底部与所述下侧壁的一端连接,所述下侧壁的另一端向外横向延展形成一个侧翼,其作用是承托蜂窝板;所述侧翼的边缘部分向上凸起,形成一个凸缘其作用也是抬起蜂窝板,避免蜂窝板因其 底部边缘存在不规则毛刺而无法平整地放在所述墙面龙骨的侧翼上;在所述长支撑壁与所述中侧壁之间,还设有上下对置的纵向插槽。所述墙面龙骨与龙骨(包括主龙骨、副龙骨)共有的特征在于,两者的下侧壁均形成了侧翼,而侧翼边缘部分向上凸起,形成凸缘,此外,两者均设有上下对置的纵向插槽,所不同的是,龙骨的横截面呈左右对称的结构,亦即存在左右对称的两个侧翼和两个凸缘,而墙面龙骨不存在对称结构。这是因为墙面龙骨是安装在墙面上的,其长支撑壁紧贴墙面,其下侧壁只能向一端横向延展。另外,为了表述问题的方便,本专利技术将墙面龙骨的侧翼称之为第五侧翼,将第五侧翼边缘部分的凸缘称之为第五凸缘。在上述龙骨和墙面龙骨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其包括龙骨、墙面龙骨、接插片、直角片、延长连接片、吊码和吊杆;所述龙骨包括平行排列的主龙骨,以及位于相邻的两条主龙骨之间,或者位于一条主龙骨与一条墙面龙骨之间,彼此平行排列,且其两端分别与主龙骨或者墙面龙骨连接的副龙骨;所述主龙骨的顶部与吊码连接,所述吊码的顶部与吊杆连接;所述主龙骨上设有横向贯通的第二通孔,接插片的与主龙骨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倒钩,第二倒钩穿过主龙骨的第二通孔,主龙骨的第二通孔的宽度以及接插片的第二倒钩的朝向,使得接插片的第二倒钩穿过第二通孔后,接插片无法再反向退出;通过所述延长连接片,两条主龙骨可接驳成一条主龙骨,所述延长连接片与所述主龙骨的连接方式为铆接;所述副龙骨通过所述接插片与所述主龙骨垂直连接,接插片从副龙骨的端面纵向插入副龙骨的纵向插槽内,接插片的与副龙骨连接的一端的侧面设有第一倒钩,副龙骨的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与接插片的第一倒钩配合的第一通孔,第一倒钩插入第一通孔内,第一倒钩的朝向使得接插片插入副龙骨的纵向插槽后无法再反向退出;所述墙面龙骨位于所述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的四周;所述墙面龙骨与所述主龙骨之间,以及墙面龙骨与所述副龙骨之间,都是通过所述直角片连接,所述直角片与所述墙面龙骨、主龙骨、副龙骨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铆接;需要说明的是,副龙骨主要位于相邻的两条主龙骨之间,但是,在本专利技术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的边缘部分,副龙骨位于主龙骨与墙面龙骨之间。在上述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当位于同一条主龙骨两侧的副龙骨处于同一直线上时,使分别将所述两条副龙骨与所述主龙骨连接的两块接插片穿过所述主龙骨的同一个第二通孔。进一步地,在所述延长连接片的中间设有第三通孔,该第三通孔的形状和尺寸与主龙骨上的第二通孔的形状和尺寸相同。进一步地,所述主龙骨、副龙骨、墙面龙骨、直角片、延长连接片上都预设有二个或者二个以上间距相等的铆钉孔。进一步地,所述吊码的下端设有开口朝下的燕尾槽,所述主龙骨的顶部卡入所述燕尾槽,吊码可沿主龙骨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吊码与吊杆的连接方式为,在吊杆上设有两个螺纹连接的螺母,吊码的顶端夹在所述两个螺母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主龙骨和副龙骨一起围成支撑蜂窝板的框架,蜂窝板的边缘被主龙骨和副龙骨遮蔽,因此采用本吊顶系统安装的蜂窝板不再需要制成带有包边的结构,从而降低了蜂窝板的生产成本,提高了蜂窝板的市场竞争力。此外,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安装。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主龙骨的横截面图;图3是副龙骨的横截面图;图4是墙面龙骨的横截面图;图5至图6是副龙骨与接插片的连接过程示意图;图7至图8是副龙骨与主龙骨的连接过程示意图;图9至图10是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两条副龙骨共同与一条主龙骨的连接过程示意图;图11是用一块直角片连接墙面龙骨和主龙骨的示意图;图12是用两块直角片连接墙面龙骨和主龙骨的示意图;图13至图15是两条主龙骨接驳成一条主龙骨的连接过程示意图;图16至图17是在两条主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龙骨,其特征是:包括上侧壁(101)、下侧壁(103)和支撑壁(102),其整体形状是以固定的横截面形状纵向拉伸而成的几何体;从所述龙骨的横截面看,所述支撑壁(10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上侧壁(101)、下侧壁(103)相连,所述下侧壁(103)的两端分别向左右两边横向延展形成两个侧翼;所述支撑壁(102)的左侧设有上下对置的纵向插槽,所述支撑壁(102)的右侧也设有上下对置的纵向插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区廷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利铭蜂窝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