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机及其溜槽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6237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输机及其溜槽清理装置。其中,溜槽清理装置包括刮泥板,用于与该运输机溜槽内腔中的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刮泥板在所述溜槽内腔中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当刮泥板随传动机构在溜槽内腔中运动时,刮泥板可以将溜槽内腔中的堆积物带走,达到了对溜槽内腔清理的目的,避免了由于泥岩等堆积物造成的卡链问题;由于刮泥板也可以随传动机构在外溜槽中循环运动,所以也可以清理外溜槽;另外,由于该清理装置可以在传动机构运动过程中,自动对外溜槽和溜槽内腔进行清理,不需要掘进机停机进行,所以不影响掘进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输机及其溜槽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掘进机作为一种工程机械,在矿山等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般而言,掘进机截割的煤、岩石等物质通过运输机向外输送。图I中示出了运输机溜槽的剖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运输机包括溜槽侧板I、溜槽底板13、刮板2和传动机构(例如链条、传动带等,图中未示出),溜槽侧板I和溜槽底板13形成溜槽。为了传动机构能在溜槽内循环运动,在溜槽内又设置了挡板14,将溜槽分为外溜槽3和溜槽内腔4,刮板2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在外溜槽3和溜槽内腔4中循环运动。掘进机在截割过程中,为了灭尘,一般开启内喷雾系统和外喷雾系统。在泥岩的地质条件下,泥岩和水溶合后(后面简称泥岩)的黏度非常高,在运输过程中,泥岩随刮板2进·入到运输机的外溜槽3和溜槽内腔4。随着时间的推移,溜槽内腔4堆积的泥岩越来越多。堆积的泥岩极大地增加了刮板2运行过程中的阻力,使运输机容易出现卡链现象,而溜槽内腔4中的泥岩难于清理,目前常用的办法是用水冲洗溜槽内腔4,但该种清理方式效果不理想,并且只能在掘进机停机时进行,大大地降低了掘进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运输机及其溜槽清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溜槽清理方式清理效果不理想及影响掘进效率的问题。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溜槽清理装置,包括刮泥板,用于与该运输机溜槽内腔中的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刮泥板在所述溜槽内腔中运动。进一步地,上述清理装置还包括刮泥条,连接于所述刮泥板的第一壁面,所述刮泥条嵌设于所述溜槽内腔底部的第一凹槽中。进一步地,上述清理装置中,所述刮泥条与所述第一凹槽各壁面之间均具有间隙。进一步地,上述清理装置中,所述刮泥板与所述刮泥条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地,上述清理装置中,所述刮泥板由耐磨材料制成。进一步地,上述清理装置中,所述刮泥板耐磨材料的硬度值大于HRC45。进一步地,上述清理装置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两根链条;所述溜槽清理装置还包括与链条数量相等的连接组件;所述刮泥板通过各所述连接组件与各所述链条对应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清理装置中,每一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和螺钉;所述刮泥板的第二壁面开设有与所述链条数量相等的凹槽,所述链条对应嵌设于所述凹槽中,所述链条夹设在所述凹槽与所述连接块之间,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螺钉与所述凹槽相连接;所述第二壁面与所述第一壁面相对。进一步地,上述清理装置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刮泥板相连接。该清理装置中,当刮泥板随传动机构在溜槽内腔中运动时,可以将溜槽内腔中的堆积物带走,达到了对溜槽内腔清理的目的,避免了由于泥岩等堆积物造成的运输机卡链问题;由于刮泥板也可以随传动机构在外溜槽中循环运动,所以也可以对外溜槽进行清理;另外,由于该清理装置可以在传动机构运动过程中,自动对外溜槽和溜槽内腔进行清理,不需要掘进机停机进行,所以不影响掘进效率。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运输机,该运输机上设置有上述清理装置。由于清理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所以具有该清理装置的运输机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 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相关技术中运输机溜槽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溜槽清理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溜槽清理装置实施例的正视图;图4为安装有本专利技术溜槽清理装置实施例的运输机溜槽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溜槽清理装置实施例与链条的安装形式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溜槽清理装置实施例与链条的又一安装形式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 侧溜槽板2 刮板3 溜槽4 溜槽内腔41第一凹槽5 刮泥板51第二凹槽52第三凹槽6 第一链条7 连接块8 螺钉9 刮泥条10第二链条11底耐磨板12侧耐磨板13溜槽底板14 挡板A 第一区域具体实施例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参见图2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溜槽清理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如图所示,该清理装置至少包括刮泥板5。其中,刮泥板5与该运输机溜槽内腔4中的传动机构相连接,带动刮泥板5在外溜槽3及溜槽内腔4中循环运动,带走溜槽内腔4中的堆积物。本实施例中,当刮泥板5随传动机构在溜槽内腔4中运动时,可以将溜槽内腔4中的堆积物带走,避免了由于泥岩等堆积物造成的运输机卡链问题;由于刮泥板5也会随传动机构在外溜槽3中循环运动,所以该刮泥板5也可以对外溜槽3进行清理;另外,由于该清理装置可以在传动机构运动过程中,自动进行清理,不需要掘进机停机进行,所以不影响 掘进效率。优选地,参见图2、图3,刮泥板5可以为长条形板状结构。结合相关技术可知,溜槽内腔中的第一区域A为易堆积区域,所以具体实施时,刮泥板5的两端可以延伸至该第一区域A。下面结合相关技术中的图I及本专利技术中的图4对第一区域A进行说明。从图I中可以看出,溜槽内腔4两侧的溜槽侧板I上均设置有侧耐磨板12,以提高溜槽侧板I的耐磨性能。溜槽内腔4中的溜槽底板13靠近两个端部均设置有底耐磨板11,以增加溜槽底板13的耐磨性能。两个底耐磨板11和溜槽底板13形成第一凹槽41。刮板2的底面靠近端部抵压在底耐磨板11上,刮板2的端部与其两侧的侧耐磨板12之间留有间隙。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区域A是指刮板2、底耐磨板11及侧耐磨板12之间的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时,刮泥板5与侧耐磨板12之间可以留有小间隙,该间隙只要使刮泥板5能够相对侧耐磨板12运动即可,本专利技术对其具体取值不做限定。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溜槽内腔4中的第一凹槽41也为易堆积区域,为了对其进行清理,还可以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改进,增设刮泥条9。具体而言,刮泥条9连接于刮泥板5的第一壁面(对应于图4中的下壁面),并且,刮泥条9嵌设于第一凹槽41中。刮泥板5随传动机构运动时,刮泥条9可以对第一凹槽41进行清理,避免了由于第一凹槽41中的堆积物造成的卡链问题。具体实施时,刮泥条9可以与第一凹槽41的各壁面(两个底耐磨板11的侧壁以及底耐磨板13的顶壁)之间留有间隙,以使刮泥条9可以在第一凹槽41内运动,该间隙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专利技术对其不做限定。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刮泥条9与刮泥板5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以增加其整体强度。优选地,上述各实施例中,刮泥板5可以由耐磨材料制成,以增强其耐磨性能。具体实施时,耐磨材料的硬度值可以大于HRC45,例如高速钢、高铬铸铁、陶瓷、耐磨铸钢、GCrl5等,本专利技术对其具体材料类型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可以为链条、传动带等,本专利技术对其具体结构不做限定。下面以链条为例,结合图2至图6对本实施例作更为详细的说明。参见图3至图6,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条6和第二链条10,分别通过连接组件与刮泥板5相连接。具体而言,刮泥板5的第二壁面(对应于图4中的上壁面)靠近两个端部分别开设有第二凹槽51和第三凹槽52,第一链条6和第二链条10分别嵌设于第二凹槽51和第三凹槽52中。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7和螺钉8,第一链条6夹设在第二凹槽51与连接块7之间,连接块7通过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输机溜槽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刮泥板(5),用于与所述运输机溜槽内腔(4)中的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刮泥板(5)在所述溜槽内腔(4)中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成刚王力全张春政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