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碱性气体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64584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酸碱性气体处理系统,包括一个复合过滤腔,所述复合过滤腔从内至外依次包括金属网框、泥沙层、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连通所述泥沙层的注液口;所述复合过滤腔一端连接进气管,另一端连接出气管。该系统不仅对酸性或碱性气体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处理系统,特别地,是一种用于在工业原料生产过程中,处理酸性或碱性气体的系统。
技术介绍
在工业原料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酸性或碱性气体,对于该种气体,对环境具有较大的危害,不能直接排入大气中,需要通过专门的处理设备对其进行处理;如,将酸性废气排入装有碱溶液的过滤容器内,酸性废气穿过碱溶液后,酸性被中和,即可直接或者再作附加过滤后排入大气,然而,该种滤液型的处理设备在使用时,由于气体进入滤液后,在浮力作用下会快速排出滤液,气体与滤液的实际接触时间较短,因此过滤效果并不理想,需要获得较高的过滤效果,必须采用大体积的滤液容器,使设备臃肿庞大;为此,目前较多的 一类气体处理设备采用喷雾处理系统,在有害气体流过的空间内进行喷雾,使有害气体可以与雾状处理液充分接触,以提高处理效果,然而,该种设备价格较贵,对于一些小企业或者作坊而言,通常不会采用,而仍然采用原始落后的土方案对废气进行处理,效果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碱性气体处理系统,该系统不仅对酸性或碱性气体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操作方便。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酸碱性气体处理系统包括一个复合过滤腔,所述复合过滤腔从内至外依次包括金属网框、泥沙层、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连通所述泥沙层的注液口 ;所述复合过滤腔一端连接进气管,另一端连接出气管。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管内设有一个酸性或碱性传感器,用于传感出气管内气体中酸性分子或碱性分子的浓度;且所述出气管还旁接一根回流管,该回流管回接至所述复合过滤腔的进气管侧;所述回流管串接循环泵,其循环方向为从所述出气管至复合过滤腔的进气管侧;所述循环泵与所述传感器相关联,所述循环泵在所述传感器传感浓度数据达到预设值时运转。进一步地,上述的循环泵包括一个单向阀,其导通方向与循环泵的循环方向一致,以防止所述进气管内的气体直接通过回流管流向出气管。进一步地,构成所述复合过滤腔的所述金属网框经镀铬处理,从而提高其化学稳定性,可以有效耐酸、耐碱。进一步地,构成所述复合过滤腔的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经镀铬处理。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网框的网眼的等效直径为3mnT5mm,以稳定地固定所述泥沙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酸碱性气体处理系统在工作时,只需通过外壳的注液口向复合过滤腔的泥沙层内注入少量的滤液,即可通过泥沙层的渗透作用,在复合过滤腔内表面形成一层湿润的接触反应面,当酸性或碱性气体缓慢通过该复合过滤腔时,可与所述接触反应面上的滤液充分反应,并经所述出气管流出;由于气体在复合过滤腔内的停留时间较长,且具有较大的接触反应面,因此过滤效果较佳。附图说明图I是本酸碱性气体处理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酸碱性气体处理系统中金属网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复合过滤腔;2、进气管;3、出气管;4、回流管;5、传感器;6、循环泵;11、金属网框;12、泥沙层;13、外壳;110、立体支架;111、金属网。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在图I所示的实施例中,该酸碱性气体处理系统包括一个复合过滤腔I,所述复合过滤腔I从内至外依次包括金属网框11、泥沙层12、外壳13,所述外壳13上设有连通所述泥沙层12的注液口(未图示);所述复合过滤腔I 一端连接进气管2,另一端连接出气管3。所述金属网框11如图2所示,包括一个立体支架110,以及张结于该立体支架110上的金属网111。如图I所不,所述出气管3内设有一个酸性或碱性传感器5,用于处理酸性气体时,米用酸性传感器,处理碱性气体时,贝1J米用碱性传感器,所述传感器5用于传感出气管3内气体中酸性分子或碱性分子的浓度;且所述出气管3还旁接一根回流管4,该回流管4回接至所述复合过滤腔I的进气管2侧;所述回流管4串接循环泵6,其循环方向为从所述出气管3至复合过滤腔I的进气管2侧;所述循环泵6与所述传感器5相关联,所述循环泵6在所述传感器5传感浓度数据达到预设值时运转,且当传感浓度数据低于预设值时,循环泵6关闭;为了防止所述进气管2内的气体直接通过回流管4流向出气管3,循环泵6包括一个单向阀,其导通方向与循环泵6的循环方向一致。上述的酸碱性气体处理系统,构成所述复合过滤腔I的所述金属网框11经镀铬处理,所述外壳13的内表面亦经镀铬处理,从而提高其化学稳定性,可以有效耐酸、耐碱。上述的酸碱性气体处理系统,所述金属网框11的网眼的等效直径为3mnT5mm,以稳定地固定所述泥沙层12。上述的酸碱性气体处理系统在工作时,只需通过外壳13的注液口向复合过滤腔I的泥沙层12内注入少量的滤液(酸液或碱液,如盐酸或氢氧化钙,视处理的气体而定),即可通过泥沙层12的渗透作用,在复合过滤腔I内表面形成一层湿润的接触反应面,当酸性或碱性气体缓慢通过该复合过滤腔I时,可与所述接触反应面上的滤液充分反应,并经所述出气管3流出。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酸碱性气体处理系统,包括一个复合过滤腔(I),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过滤腔(I)从内至外依次包括金属网框(11)、泥沙层(12)、外壳(13),所述外壳(13)上设有连通所述泥沙层(12)的注液口 ;所述复合过滤腔(I) 一端连接进气管(2),另一端连接出气管(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酸碱性气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3)内设有一个酸性或碱性传感器(5),且所述出气管(3)还旁接一根回流管(4),该回流管(4)回接至所述复合过滤腔(I)的进气管(2)侧;所述回流管(4)串接循环泵(6),其循环方向为从所述出气管(3)至复合过滤腔(I)的进气管(2)侧;所述循环泵(6)与所述传感器(5)相关联,所述循环泵(6)在所述传感器(5)传感浓度数据达到预设值时运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碱性气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6)包括一个单向阀,其导通方向与循环泵(6)的循环方向一致,以防止所述出气管(3)内的气体直接通过回流管(4)流向出气管(3)。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酸碱性气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复合过滤腔(I)的所述金属网框(11)经镀铬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酸碱性气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复合过滤腔(I)的所述外壳(13)的内表面经镀铬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I或4所述的酸碱性气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框(11)的网眼的等效直径为3mnT5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酸碱性气体处理系统,包括一个复合过滤腔,所述复合过滤腔从内至外依次包括金属网框、泥沙层、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连通所述泥沙层的注液口;所述复合过滤腔一端连接进气管,另一端连接出气管。该系统不仅对酸性或碱性气体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操作方便。文档编号B01D50/00GK102895859SQ20121028564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3日专利技术者张金根 申请人:吴江市万事达防水建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酸碱性气体处理系统,包括一个复合过滤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过滤腔(1)从内至外依次包括金属网框(11)、泥沙层(12)、外壳(13),所述外壳(13)上设有连通所述泥沙层(12)的注液口;所述复合过滤腔(1)一端连接进气管(2),另一端连接出气管(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根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万事达防水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