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肩关节假体,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人工肩关节置换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针对肩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肱骨头缺血性坏死,肩部恶性肿瘤等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人工肩关节假体的设计经历了 4代。第I代假体为一体化设计,解剖适配性差,现已基本弃用。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假体为第2代及第3代假体,部分使用第4代假体,以往假体设计不能同时满足假体颈干角、扭转角及偏心距的连续可调,因此不能较好地恢复肱骨近端原有的解剖结构。 专利201120075330. 9公开了一种肱骨近端肩关节假体,由肱骨球头、肱骨近端柄头、肱骨髓内针、螺钉组成,骨髓内针上端为连接头,肱骨球头、肱骨近端柄头均通过螺钉固定在连接头上,其缺点在于肱骨近端柄头和肱骨球头的角度不可调节,不能实现肱骨近端的解剖重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能够尽可能恢复肱骨近端原有解剖学特点的人工肩关节假体,实现肱骨头颈干角,扭转角及偏心距连续可调,假体柄及假体头设有不同型号并可相互组配,能够满足大多数患者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人工肩关节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肩关节假体,包括假体柄、连接颈和假体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体柄上端面设有球窝,假体柄的嵴上设有肩袖缝合孔,嵴的顶端设有带内螺纹的把持孔;所述连接颈从上到下是一体成型的连接柱、托盘和膨胀球,所述托盘上的连接柱旁设有凸柱,所述膨胀球球体呈裂口状,膨胀球与球窝配合形成球铰结构,所述连接柱内设有螺纹沉孔,膨胀螺钉从沉孔处拧入至膨胀球球体内,膨胀球球体膨胀后与球窝产生摩擦握裹力,从而将膨胀球与假体柄固定连接;所述假体头为球冠体,包括底面和高抛光的球面,该底面上偏心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周围设有一圈调节孔,所述连接孔与连接柱过盈配合,凸柱插入调节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华清,唐康来,周兵华,胡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