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画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348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画框,它涉及一种随人而动的“双层画”画框。包括电机(1)、感应器(2)、连轴曲杆(3)、第一画框(4)和第二画框(5),电机(1)通过连轴曲杆(3)与第二画框(5)相连,且连轴曲杆(3)与感应器(2)的电源相连,第二画框(5)设置在第一画框(4)前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新型画框的优点是,它能让人们可以欣赏到由上下两层图形所形成的动态画面,时时刻刻处于变化之中;可在简单的画框中欣赏动态,也可以自由更换画面内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画框,更确切的说是一种随人而动的“双层画”画框。
技术介绍
一般画框是为保护和陈列画,并增强其表现力而设计的一个镶嵌装置,画框内装有静态的图片,以供人们欣赏,这种静态画不能给人以动态感受,而且画的内容固定不变,不能从画框中看到多幅图片,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新型画框,它能让人们可以欣赏到由上下两层图形所形成的动态画面,时时刻刻处于变化之中;可在简单的 画框中欣赏动态,也可以自由更换画面内容。一种新型画框,包括电机、感应器、连轴曲杆、第一画框和第二画框,电机通过连轴曲杆与第二画框相连,且连轴曲杆与感应器的电源相连,第二画框设置在第一画框前侧。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画框上设置有打印画。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画框上设置有镂空画。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画框的优点是,当人们来到“双层画”的面前,感应信号激发电流输出,于是“双层画”的上层镂空部分开始左右移动,不断地露出底层画面的内容,让观众可以欣赏到由上下两层图形所形成的动态画面,时时刻刻处于变化之中;双层画框让用户可以在简单的画框中欣赏动态,也可以自由更换画面内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电机;2、感应器;3、连轴曲杆;4、第一画框;5、第二画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画框,它能让人们可以欣赏到由上下两层图形所形成的动态画面,时时刻刻处于变化之中;可在简单的画框中欣赏动态,也可以自由更换画面内容。如图I所示,一种新型画框,包括电机I、感应器2、连轴曲杆3、第一画框4和第二画框5,电机I通过连轴曲杆3与第二画框5相连,且连轴曲杆3与感应器2的电源相连,第二画框5设置在第一画框4前侧。该第一画框4上设置有打印画。该第二画框5上设置有镂空画。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画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I)、感应器(2)、连轴曲杆(3)、第一画框(4)和第二画框(5),电机⑴通过连轴曲杆(3)与第二画框(5)相连,且连轴曲杆(3)与感应器(2)的电源相连,第二画框(5)设置在第一画框(4)前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画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画框(4)上设置有打印画。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画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画框(5)上设置有镂空画。·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画框,它涉及一种随人而动的“双层画”画框。包括电机(1)、感应器(2)、连轴曲杆(3)、第一画框(4)和第二画框(5),电机(1)通过连轴曲杆(3)与第二画框(5)相连,且连轴曲杆(3)与感应器(2)的电源相连,第二画框(5)设置在第一画框(4)前侧。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新型画框的优点是,它能让人们可以欣赏到由上下两层图形所形成的动态画面,时时刻刻处于变化之中;可在简单的画框中欣赏动态,也可以自由更换画面内容。文档编号A47G1/06GK102894741SQ201210438278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专利技术者向帆, 方慧 申请人:南通蒲公英工业设计服务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画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感应器(2)、连轴曲杆(3)、第一画框(4)和第二画框(5),电机(1)通过连轴曲杆(3)与第二画框(5)相连,且连轴曲杆(3)与感应器(2)的电源相连,第二画框(5)设置在第一画框(4)前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帆方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蒲公英工业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