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农业
技术介绍
芋艿简称“芋”,俗称“芋头”,单子叶植物,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叶卵形,叶柄长而肥大,花黄绿色,地下有肉质球茎,富含淀粉,可供食用。中国南方栽培较多。芋艿的营养价值很高,块茎中的淀粉含量达70%,既可以当粮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补品,秋补素食一宝。芋艿还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BI、维生素B2、皂角甙等多种成分。祖国医学认为,芋艿性甘、辛、平,入肠、胃,具有益胃、宽肠、通便散结、补中益肝肾、添精益髓等功效。对辅助治疗大便干结、甲状腺肿大、瘰疬、乳腺炎、虫咬蜂蜇、肠虫癖块、急性关节炎等病症有一定作用。 芋艿是上海地区特色蔬菜之一,本地有中秋节吃芋艿的传统习俗,所以一直深受市民喜爱,奉贤区传统种植的芋艿多为白芽芋艿,以农户宅前屋后零星种植为主,较少有规模化生产,也没有系统的栽培技术,产量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产业化种植的红芽芋艿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选种,选用年龄在4飞个月、块茎膨大率为5(Γ80%、没有伤损、没有病虫害的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红芽芋艿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选种,选用年龄在4~6个月、块茎膨大率为50~80%、没有伤损、没有病虫害的红芽芋艿作芋种;B、催芽,在播种前15~20天,将A步骤中筛选出的芋种置于15~20℃的温度条件及70~80%的相对空气湿度下进行催芽;C、栽种,在日平均气温回升到15℃以上的月份,在田地中开行宽为20~50cm,深为20~30cm的沟,利用单行条植的方法将块茎上部埋入土表下3~6cm;D、施肥,栽种完毕后施底肥,栽种3个月后追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扬升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