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晨煜专利>正文

一种秸秆还田机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2526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3:28
一种秸秆还田机刀片是涉及一种秸秆还田机刀片结构的改进。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消耗小、粉碎性强,并且维修方便的一种秸秆还田机刀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主动轴,其结构要点主动轴上设置有三个刀架,刀架上通过螺栓与动刀的连接头相连,相应于动刀的定刀设置于刀座上;动刀的刀刃设置为弧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秸杆还田机刀片的改进。
技术介绍
还田机刀片是秸杆还田机的主要工作部件。刀片的质量对还田机的工作质量及功率消耗有很大影响。为适应对粉碎各类作物的秸杆的需要,近年来国内研制了多种型式的刀片,大致可归纳为三类I、L 型刀片 刀片形状类似于L形,由于刀片与秸杆相接处部分较为锋利,所以这种刀片较为单薄,因此,刀片磨损快,强度低;在田间作业时,由于刀片加工形状为L型而使其出现打土现象,若碰到石头等硬物也容易被损坏且刀片的维修困难。2、锤爪式刀片这种类型的刀片以其形状酷似爪而得名,其强度大、耐磨损、并且寿命长。该刀具适应性强,对稻麦类的软秸杆和玉米、高梁、棉花等硬秸杆均具有良好的粉碎性能,但由于它旋转时的能量贮存大,常用于大中型秸杆还田机上,小型秸杆还田机由于动力不足而不能够应用这种刀片,故而使得该刀片的使用推广有很大的局限性。3、直刀式刀片这种直刀式刀片由三个直刀片、一个横向刀片与套管组焊而成,该刀片采用剪切方式粉碎秸杆;但是,由于这种刀片是通过焊接的形式组装在一起的,所以当其中刀片损坏后更换成本高且加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动力消耗小、粉碎性强,并且维修方便的一种秸杆还田机刀片。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主动轴,其结构要点主动轴上设置有三个刀架,刀架上通过螺栓与动刀的连接头相连,相应于动刀的定刀设置于刀座上;动刀的刀刃设置为弧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I、动力消耗小,粉碎性强本专利技术的动刀的刀刃设置为弧形,从而增大了动刀端部的线速度,由于线速度的增大,使动刀的动能增大,并能轻易的剪断和粉碎各种秸杆;而且由于惯性与结构的作用,减小了动力的消耗;2、易于修理本专利技术的动刀通过螺栓与刀架相连,当单个动刀损坏时,不用将动刀全部更换,只需更换损坏部分即可,所以说本使用新型易于修理。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向视图;附图中I为刀座、2为定刀、3为刀刃、4为动刀、5为连接头、6为螺栓、7为刀架、8为主动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主动轴8,其结构要点主动轴8上设置有三个刀架7,刀架7上通过螺栓6与动刀4的连接头5相连,相应于动刀4的定刀2设置于刀座I上 ’动刀4的刀刃3设置为弧形。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次动作过程工作时,主动轴8旋转,带动刀架7上的动刀4转动,通过动刀4的刀刃3与定刀2的配合,将秸杆剪碎;维修时,只需将动刀4损坏的部分卸下,进行简单的更换就可以了。权利要求1.一种秸杆还田机刀片,包括主动轴(8),其特征在于主动轴(8)上设置有三个刀架(7),刀架(7)上通过螺栓(6)与动刀(4)的连接头(5)相连,相应于动刀⑷的定刀(2)设置于刀座(I)上;动刀(4)的刀刃(3)设置为弧形。全文摘要一种秸秆还田机刀片是涉及一种秸秆还田机刀片结构的改进。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消耗小、粉碎性强,并且维修方便的一种秸秆还田机刀片。本专利技术包括主动轴,其结构要点主动轴上设置有三个刀架,刀架上通过螺栓与动刀的连接头相连,相应于动刀的定刀设置于刀座上;动刀的刀刃设置为弧形。文档编号A01D82/00GK102893760SQ2011102110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7日专利技术者沈晨煜 申请人:沈晨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还田机刀片,包括主动轴(8),其特征在于主动轴(8)上设置有三个刀架(7),刀架(7)上通过螺栓(6)与动刀(4)的连接头(5)相连,相应于动刀(4)的定刀(2)设置于刀座(1)上;动刀(4)的刀刃(3)设置为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晨煜
申请(专利权)人:沈晨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