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肥分层定距错位同施开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2495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种肥分层定距错位同施开沟器,包括开沟犁、中空犁柱、导肥管、下种管和位于开沟犁两侧的侧板,其中导肥管位于开沟器前部的犁柱内,下种管位于导肥管的后部,其特征在于:增设了长导土板、短导土板、刮土板和加强杆,其中长导土板位于导肥管与下种管之间,且长导土板远离导肥管的一端与开沟犁一侧板的外壁齐平,长导土板的另一端伸出另一侧板;在与长导土板齐平的侧板底部开出土壤回流窗口;短导土板固定安装在回流窗口远离下种管的垂直边上;刮土板焊接在短导土板后方的两侧板之间;加强杆垂直安装在两侧板之间,且位于刮土板的后上方。本开沟器可以实现种肥分层定距错位播种,确保种肥分开的距离,简化播种机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种肥分层定距错位同施开沟器,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由于传统免耕播种机的开沟器为一个玉米开沟器配两个施肥开沟器,使得种、月巴开沟器之间的间距很小,导致免耕播种机作业过程堵塞问题的突出,严重时甚至不能正常作业,为此开发种肥同施的单开沟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种肥分层定距错位开沟器与现有的201110051583. 7相比,不仅能实现种肥分层施播,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种肥的分层的土壤厚度以及种子上层土壤的覆盖厚度,保证不出现烧种和亮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实现种肥分层施播、工作性能优良的种肥分层定距错位同施开沟器。其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开沟犁、犁柱、导肥管、下种管和位于开沟犁两侧的侧板,其中导肥管位于犁柱内,沿行进方向下种管位于导肥管的后部,其特征在于增设了长导土板、短导土板、刮土板和加强杆,其中长导土板位于导肥管与下种管之间,安装在两侧板底部,与前进方向和水平面均呈25 35°夹角,且长导土板远离导肥管的一端与一侧板的外壁齐平,长导土板的另一端伸出另一侧板:T5cm;位于长导土板后方的两侧板底部与长导土板底边齐平,且距开沟犁底部4-7cm,位于导肥管后方和长导土板之间的两侧板底部与长导土板顶边齐平,且比长导土板底边高4 5cm ;在与长导土板齐平的侧板底部开出一高4 7cm、宽3 5cm的回流窗口,回流窗口略后于下种管,长fScrn的短导土板固定安装在回流窗口远离下种管的垂直边上,且与前进方向呈25 35°夹角,短导土板和回流窗口的另一垂直边的下角均为圆角;刮土板焊接在短导土板后方的两侧板之间,刮土板底边距离侧板底边3 5cm,与短导土板呈钝角,与水平面均呈25 35° ;加强杆垂直安装在两侧板之间,且位于刮土板的后上方。所述的种肥分层定距错位同施开沟器,导肥管下端向后弯折9(Γ120°,出肥口朝向后方。其工作原理为开沟犁在地表开出种沟后,导肥管将肥料导入沟底,长导土板将一侧板外侧沟土导向种沟,同时其下部将土壤刮平、压实,形成平整且压实的种床;与侧板紧贴的下种管将种子下落到种床上;短导土板将另一侧板外侧土壤刮下并导入落种后的开沟器内,给种子覆土;刮土板将覆盖土壤刮平压实,完成种子覆土。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I、开沟器内设导肥管和下种管,有种肥分层定距错位播种的特点,一次开沟即可实现种肥分层定距错位同施。2、长导土板位导肥管和下种管之间,一端伸出开沟器侧板,另一端与开沟器另一侧板相齐平,能保证肥料的覆土深度,并对种床起到刮平压实的作用,为种子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利于保证种子的发芽率。3、短导土板将沟土导入开沟器内,刮土板将土层刮平压实,能很好的确保种子的覆土深度。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实施例的A-A剖视图。图中1、开沟犁2、犁柱3、导肥管4、下种管5、侧板6、长导土板7、短导土板8、刮土板9、加强杆10、回流窗口 11、加强筋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Γ2所示的实施例中导肥管3位于犁柱2内,下端向后弯折120°,出肥口朝向后方。沿行进方向下种管4位于导肥管3的后部,长导土板6位于导肥管3与下种管 4之间,安装在两侧板5底部,与前进方向和水平面均呈30°夹角,且长导土板6远离导肥管3的一端与开沟犁的一侧板5外壁齐平,长导土板6的另一端伸出另一侧板4cm ;长导土板6后方的两侧板5底部与长导土板6底边齐平,且距开沟犁底部5cm,位于导肥管3后方和长导土板6之间的两侧板5底部与长导土板6顶边齐平,且比长导土板6底边高3cm ;在与长导土板6齐平的侧板5底部开出一高5cm、宽4cm的回流窗口 10,回流窗口 10略后于下种管4,长4cm的短导土板7固定安装在回流窗口 10远离下种管4的垂直边上,且与前进方向呈30°夹角,短导土板7和回流窗口 10的另一垂直边的下角均为圆角;刮土板8焊接在短导土板7后方的两侧板5之间,刮土板8底边距离侧板5底边3cm,与短导土板7呈130°夹角,与水平面均呈30° ;加强杆9垂直安装在两侧板5之间,且位于刮土板8的后上方。权利要求1.一种种肥分层定距错位同施开沟器,包括开沟犁(I)、中空犁柱(2)、导肥管(3)、下种管(4)和位于开沟犁(I)两侧的侧板(5 ),其中导肥管(3 )位于犁柱(2 )内,下种管(4)位于导肥管(3)的后部,其特征在于增设了长导土板(6)、短导土板(7)、刮土板(8)和加强杆(9),其中长导土板(6)位于导肥管(3)与下种管(4)之间,安装在两侧板(5)底部,与前进方向和水平面均呈25 35°夹角,且长导土板(6)远离导肥管(3)的一端与开沟犁的一侧板(5)外壁齐平,长导土板(6)的另一端伸出另一侧板(5) 3 5cm ;长导土板(6)后方的两侧板(5)底部与长导土板(6)底边齐平,且距开沟犁底部4-7cm,位于导肥管(3)后方和长导土板(6)之间的两侧板(5)底部与长导土板(6)顶边齐平,且比长导土板(6)底边高2 3cm ;在与长导土板(6)齐平的侧板(5)底部开出一高r7cm、宽3 5cm的回流窗口(10),回流窗口(10)略后于下种管(4),长6 8_的短导土板(7)固定安装在回流窗口(10)远离下种管(4)的垂直边上,且与前进方向呈25 35°夹角,短导土板(7)和回流窗口(10)的另一垂直边的下角均为圆角;刮土板(8)焊接在短导土板(7)后方的两侧板(5)之间,刮土板(8)底边距离侧板(5)底边:T5cm,与短导土板(7)呈120-150度夹角,与水平面均呈25 35° ;加强杆(9)垂直安装在两侧板(5)之间,且位于刮土板(8)的后上方。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种肥分层定距错位同施开沟器,其特征在于导肥管(3)下端向后弯折9(Γ120度,出肥口朝向后方。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种肥分层定距错位同施开沟器,包括开沟犁、中空犁柱、导肥管、下种管和位于开沟犁两侧的侧板,其中导肥管位于开沟器前部的犁柱内,下种管位于导肥管的后部,其特征在于增设了长导土板、短导土板、刮土板和加强杆,其中长导土板位于导肥管与下种管之间,且长导土板远离导肥管的一端与开沟犁一侧板的外壁齐平,长导土板的另一端伸出另一侧板;在与长导土板齐平的侧板底部开出土壤回流窗口;短导土板固定安装在回流窗口远离下种管的垂直边上;刮土板焊接在短导土板后方的两侧板之间;加强杆垂直安装在两侧板之间,且位于刮土板的后上方。本开沟器可以实现种肥分层定距错位播种,确保种肥分开的距离,简化播种机的结构。文档编号A01C5/06GK102893728SQ20121045847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专利技术者耿端阳, 王振伟, 杜瑞成, 张道林 申请人:山东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种肥分层定距错位同施开沟器,包括开沟犁(1)、中空犁柱(2)、导肥管(3)、下种管(4)和位于开沟犁(1)两侧的侧板(5),其中导肥管(3)位于犁柱(2)内,下种管(4)位于导肥管(3)的后部,其特征在于:增设了长导土板(6)、短导土板(7)、刮土板(8)和加强杆(9),其中长导土板(6)位于导肥管(3)与下种管(4)之间,安装在两侧板(5)底部,与前进方向和水平面均呈25~35°夹角,且长导土板(6)远离导肥管(3)的一端与开沟犁的一侧板(5)外壁齐平,长导土板(6)的另一端伸出另一侧板(5)3~5cm;长导土板(6)后方的两侧板(5)底部与长导土板(6)底边齐平,且距开沟犁底部4?7cm,位于导肥管(3)后方和长导土板(6)之间的两侧板(5)底部与长导土板(6)顶边齐平,且比长导土板(6)底边高2~3cm;在与长导土板(6)齐平的侧板(5)底部开出一高4~7cm、宽3~5cm的回流窗口(10),回流窗口(10)略后于下种管(4),长6~8cm的短导土板(7)固定安装在回流窗口(10)远离下种管(4)的垂直边上,且与前进方向呈25~35°夹角,短导土板(7)和回流窗口(10)的另一垂直边的下角均为圆角;刮土板(8)焊接在短导土板(7)后方的两侧板(5)之间,刮土板(8)底边距离侧板(5)底边3~5cm,与短导土板(7)呈120?150度夹角,与水平面均呈25~35°;加强杆(9)垂直安装在两侧板(5)之间,且位于刮土板(8)的后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端阳王振伟杜瑞成张道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