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声光控LED球泡灯,包括灯头、散热罩、控制器、LED灯板、灯罩、光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所述灯头与散热罩的上端连接,所述灯罩与散热罩的下端连接,所述LED灯板位于灯罩内;所述控制器位于散热罩内,且与LED灯板电连接,所述光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穿过散热罩与控制器电连接。该LED球泡灯的控制器体积小且设置在灯内,声音传感器和光传感器设置在灯上,其能根据声音和光线的强弱来点亮或熄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声光控LED球泡灯。
技术介绍
随着发光二极管(LED)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LED发光装置作为照明、装饰用灯具,LED球泡灯具有节能、环保等优势,因而会成为灯具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满足楼道、走廊等场所的需求,一些LED球泡灯具有根据声音和光线的强弱来点亮或关闭的功能。但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声光控LED球泡灯,大都是将声光控的控制器制成一个独立的 装置,放在灯的外部,其体积大,同时声音传感器和光传感器也放在灯的外部,LED球泡灯安装、使用不方便,在需要将灯移动到其它地方使用时,需要分别移动灯体、控制器、声音传感器以及光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使用方便的声光控LED球泡灯,该LED球泡灯的控制器体积小且设置在灯内,声音传感器和光传感器设置在灯上,其能根据声音和光线的强弱来点亮或熄灭。本技术所述的声光控LED球泡灯,包括灯头、散热罩、控制器、LED灯板(其由多个LED灯珠焊接构成)、灯罩、光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所述灯头与散热罩的上端连接,所述灯罩与散热罩的下端连接,所述LED灯板位于灯罩内;所述控制器位于散热罩内,且与LED灯板电连接,所述光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穿过散热罩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所述控制器包括音频放大及整形模块、延时控制模块、感光放大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和标准LED驱动电源;其中,音频放大及整形模块的输入端接声音传感器,用于对声音传感器采集到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整形处理,音频放大及整形模块的输出端接延时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用于将经处理后的音频信号送入延时控制模块,延时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接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用于将音频信号送入电源控制模块,并在音频信号消失后,还将其延时一定时间,感光放大模块的输入端接光传感器,用于对光传感器采集到的光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感光放大模块的输出端接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用于将经处理后的光信号送入电源控制模块,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接标准LED驱动电源,用于根据音频信号和光信号控制标准LED驱动电源的输出,标准LED驱动电源接LED灯板,用于根据电源控制模块的控制驱动LED灯板上的LED灯珠发光或不发光。所述音频放大及整形模块由电阻R1、R2、R3,电容Cl和反相器Ul: A、U1 :B、U1: C组成,所述声音传感器采用驻极体麦克风MIC ;电阻Rl的一端接直流电源VCC,另一端接驻极体麦克风MIC的漏极,驻极体麦克风MIC的栅极接地,源极接电容Cl的一端,电容Cl的另一端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反相器Ul:A的输入端接电容Cl与电阻R3的连接点,输出端接反相器Ul:B的输入端,反相器Ul:B的输出端接反相器Ul: C的输入端,电阻R2 —端接反相器Ul: C的输出端,另一端接反相器Ul: A的输入端。所述延时控制模块由施密特触发器U2: A、二极管D1、电容C2和电阻R4组成,施密特触发器U2: A的输入端接反相器Ul: C的输出端,施密特触发器U2: A的输出端接二极管Dl的正极,二极管Dl的负极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并联在电容C2的两端。所述感光放大模块由电阻R5、R6,电容C3和施密特触发器U3:A、U3:B、U3:C组成,所述光传感器采用光敏电阻RG ;电阻R5的一端接直流电源VCC,另一端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光敏电阻RG并联在电阻R5两端,电容C3并联在电阻R6两端,施密特触发器U3:C的输入端接电阻R5与电阻R6的连接点,输出端接施密特触发器U3:B的输入端,施密特触发器U3:B的输出端接施密特触发器U3:A的输入端。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由双输入施密特触发器U5:A,施密特触发器U4:A、U4:B、U4:C和场效应管Ql组成,双输入施密特触发器U5:A的第一输入端接延时控制模块的二极管Dl的负极,双输入施密特触发器U5:A的第二输入端接感光放大模块的施密特触发U3:A的输出端,双输入施密特触发器U5:A的输出端接施密特触发器U4:A的输入端,施密特触发器 U4:A的输出端接施密特触发器U4:B的输入端,施密特触发器U4:B的输出端接施密特触发器U4:C的输入端,施密特触发器U4:C的输出端接场效应管Ql的栅极,场效应管Ql的源极接地,漏极接标准LED驱动电源。本技术将标准LED驱动电源集成在控制器上,将控制器设置在LED球泡灯内,将声音传感器和光传感器设置在LED球泡灯上,形成了一体式的声光控LED球泡灯,该球泡灯安装、使用方便,在需要将灯移动到其它地方使用时,只需移动该球泡灯即可。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图3为本技术中控制器上的音频放大及整形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中控制器上的延时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中控制器上的感光放大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中控制器上的电源控制模块与标准LED驱动电源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图2所示的声光控LED球泡灯,包括灯头I、散热罩2、控制器3、LED灯板4、灯罩5、光传感器6和声音传感器7,LED灯板4由多个LED灯珠焊接构成,散热罩2采用铝合金散热罩,灯罩5采用PC透光磨砂罩;灯头I与散热罩2的上端连接,灯罩5与散热罩2的下端连接,LED灯板4位于灯罩5内;控制器3位于散热罩2内,且与LED灯板4电连接,光传感器6和声音传感器7穿过散热罩2与控制器3电连接。控制器3包括音频放大及整形模块31、延时控制模块32、感光放大模块33、电源控制模块34和标准LED驱动电源35 ;其中,音频放大及整形模块31的输入端接声音传感器7,输出端接延时控制模块32的输入端,延时控制模块32的输出端接电源控制模块34的输入端,感光放大模块33的输入端接光传感器6,输出端接电源控制模块34的输入端,电源控制模块34的输出端接标准LED驱动电源35,标准LED驱动电源35接LED灯板4。如图3所示,音频放大及整形模块31由电阻Rl、R2、R3,电容Cl和反相器Ul :A、Ul:B、U1: C组成,声音传感器7采用驻极体麦克风MIC,反相器Ul: A、U1:B、U1: C采用CD4069六反相器中的其中三个反相器;电阻Rl的一端接直流电源VCC (其从标准LED驱动电源35处获得,与电源开关K 一同开闭),另一端接驻极体麦克风MIC的漏极,驻极体麦克风MIC的栅极接地,源极接电容Cl的一端,电容Cl的另一端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反相器Ul: A的输入端接电容Cl与电阻R3的连接点,输出端接反相器Ul: B的输入端,反相器Ul :B的输出端接反相器Ul: C的输入端,电阻R2 —端接反相器Ul: C的输出端,另一端接反相器Ul: A的输入端。音频放大及整形模块31从驻极体麦克风MIC处获取音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与音频信号相对应的电压信号,经电容Cl耦合后,通过反相器Ul :A、U1 :B、U1 :C整形、放大,并从反相器Ul: C的输出端输出。如图3、图4所示,延时控制模块32由施密特触发器U2: A、二极管Dl、电容C2和电阻R4组成,施密特触发器U2: A采用CD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声光控LED球泡灯,包括灯头(1)、散热罩(2)、控制器(3)、LED灯板(4)、灯罩(5)、光传感器(6)和声音传感器(7),所述灯头(1)与散热罩的上端连接,所述灯罩(5)与散热罩的下端连接,所述LED灯板(4)位于灯罩内;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3)位于散热罩内,且与LED灯板(4)电连接,所述光传感器(6)和声音传感器(7)穿过散热罩与控制器(3)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长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星光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