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146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源,包含一个恒流电源;在恒流电源的输出回路上并联至少2条限流保护支路,所述限流保护支路包括至少1个负载以及限流保护器;每一路所述限流保护器的设计限流值,均大于其所在的限流保护支路的设计工作电流值;当所述限流保护支路中的任意一路的电流等于或小于该路的设计工作电流时,该路中的所述限流保护器工作于饱和导通状态;当所述限流保护支路中的任意一条的电流大于该路的设计工作电流并达到该路中的所述限流保护器的设计限流值时,该路中的所述限流保护器工作于限流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控制负载中的短路故障,并且在负载未发生短路故障时,限流保护器工作于低功耗状态,有利于节能环保。(*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
技术介绍
目前需要恒定电流驱动的负载,通常是以多个负载串联的方式进行工作,又由于可靠性及工作电压的原因,串联的负载个数不能过多,所以在某些大功率的应用场合一般采用串并联组合的方式。图I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源,如图所示包括恒流电源,以及与恒流电源连接且相互并联的多串负载支路,所述的负载为需要恒流驱动的负载,具体地,该负载为LED,工作时恒流电源的输出电流将被这些灯条自然分配。但是在这种串并联组合的LED灯工作时,如果其中的一路负载有LED发生短路(短路是LED最常见的失效形式之一),则由于该支路 各LED的Vf之和小于其它各路,将会导致该支路电流大幅度增加,该电流常常超出LED的最大工作电流,极易引起LED过热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公开了一种电源,包含一个恒流电源;在所述恒流电源的输出回路上并联至少2条限流保护支路,所述限流保护支路包括至少I个负载以及I个限流保护器;所述负载为需要恒定电流驱动的负载;每一路所述限流保护器的设计限流值,均大于其所在的限流保护支路的设计工作电流值;当所述限流保护支路中的任意一路的电流等于或小于该路的设计工作电流时,该路中的所述限流保护器工作于饱和导通状态,其输出阻抗趋近于零或者电路所能达到的最小输出阻抗;当所述限流保护支路中的任意一条的电流大于该路的设计工作电流并达到该路中的所述限流保护器的设计限流值时,该路中的所述限流保护器工作于限流状态,其输出阻抗趋近于无穷大或者电路所能达到的最大输出阻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路限流保护支路的设计工作电流值相等。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路限流保护支路的设计工作电流值不相等。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流保护器的限流值,比其所在的所述限流保护支路的设计工作电流值大1%以上,以确保线性恒流不会过早地工作,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功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流保护器的限流值,小于或等于其所在的所述限流保护支路的设计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以避免线性恒流电路的限流值过大,从而起不到保护的作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流保护器的设计限流值,按如下规则确定当任意一限流保护支路中的电流达到该路中的所述限流保护器的设计限流值时,与该限流保护支路并联的其它任意一路或多路限流保护支路中的电流不小于其各自的设计最小工作电流值。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细化,所述的限流保护器包括线性恒流电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细化,所述的线性恒流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N型MOS管、检流电阻;其中所述N型MOS管的漏极与负载相连,N型MOS管的源极经过检流电阻与地相连,N型MOS管的栅极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基准电压相连,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于所述N型MOS管的源极与检流电阻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细化,所述的线性恒流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P型MOS管、检流电阻;其中所述P型MOS管的源极与负载相连,P型MOS管的漏极经过检流电阻与地相连,P型MOS管的栅极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基准电压相连,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于所述P型MOS管的漏极与检流电阻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细化,所述的线性恒流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NPN型三极管、检流电阻、限流电阻;其中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负载相连,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经过检流电阻与地相连,NPN型三极管的基极通过限流电阻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基准电压相连,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于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检流电阻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细化,所述的线性恒流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PNP型三极管、检流电阻、限流电阻;其中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与负载相连,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经过检流电阻与地相连,PNP型三极管的基极通过限流电阻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基准电压相连,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于所述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检流电阻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细化,所述的线性恒流电路包括三端稳压二极管、NPN型三极管、检流电阻、限流电阻;其中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负载相连,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经过检流电阻与地相连,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经过限流电阻与一电源电压相连,所述三端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于限流电阻和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之间,三端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三端稳压二极管的基准端连接于检流电阻和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细化,所述的线性恒流电路为恒流二极管,其中所述恒流二极管的阴极与负载相连,恒流二极管的阳极接灯具电源正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细化,所述的线性恒流电路为恒流二极管,其中所述恒流二极管的阳极与负载相连,恒流二极管的阴极接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细化,所述恒流电源为开关恒流电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细化,所述恒流电源为线性恒流电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细化,所述恒流电源为AC-DC形式,即输入为交流,输出为直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细化,所述恒流电源为DC-DC形式,即输入输出均为直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细化,所述恒流电源具有电气隔离功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细化,所述恒流电源不具有电气隔离功能。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电源,包含一个恒流电源;在所述恒流电源的输出回路上并联至少2条限流保护支路,所述限流保护支路包括至少I个负载以及I个限流保护器;所述负载为需要恒定电流驱动的负载;每一路所述限流保护器的设计限流值,均大于其所在的限流保护支路的设计工作电流值;当所述限流保护支路中的任意一路的电流等于或小于该路的设计工作电流时,该路中的所述限流保护器工作于饱和导通状态,其输出阻抗趋近于零或者电路所能达到的最小输出阻抗;当所述限流保护支路中的任意一条的电流大于该路的设计工作电流并达到该路中的所述限流保护器的设计限流值时,该路中的所述限流保护器工作于限流状态,其输出阻抗趋近于无穷大或者电路所能达到的最大输出阻抗。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控制负载中的短路故障,并且在负载未发生短路故障时,线性恒流电路工作于低功耗状态,有利于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的一种电源的电路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电源的电路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另一种电源的电路结构图; 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另一种电源的电路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另一种电源的电路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另一种电源的电路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另一种电源的电路结构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另一种电源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电源电路结构图;如图2所示的一种电源,其包含一个恒流电源;在所述恒流电源的输出回路上并联至少2条限流保护支路Il-In,所述限流保护支路包括至少I个负载LlO-Lnn以及I个限流保护器IO-In ;所述负载为需要恒定电流驱动的负载;每一路所述限流保护器的设计限流值,均大于其所在的限流保护支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恒流电源;在所述恒流电源的输出回路上并联至少2条限流保护支路,所述限流保护支路包括至少1个负载以及1个限流保护器;所述负载为需要恒定电流驱动的负载;每一路所述限流保护器的设计限流值,均大于其所在的限流保护支路的设计工作电流值;当所述限流保护支路中的任意一路的电流等于或小于该路的设计工作电流时,该路中的所述限流保护器工作于饱和导通状态,其输出阻抗趋近于零或者电路所能达到的最小输出阻抗;当所述限流保护支路中的任意一条的电流大于该路的设计工作电流并达到该路中的所述限流保护器的设计限流值时,该路中的所述限流保护器工作于限流状态,其输出阻抗趋近于无穷大或者电路所能达到的最大输出阻抗。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志谢勇先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顶点先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