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美式变电站的低压配电柜,立柱为C型立柱,其横截面为一个四边形中的三边构成;正面横梁为G型梁,其横截面为一个四边形,其中的一边形成一个缺口;C型立柱与G型梁通过螺纹压板及螺栓组件连接;侧面横梁通过连接件及自攻螺丝,在C型立柱与G型梁的连接处,与C型立柱与G型梁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动工具安装,可自由拆装,任意拼接,安装和拆卸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安装和拆卸的效率;产品质量可靠,结构稳定性好;安装孔的模数化设计、安装精度高;可独立成套后再安装入变电站内;内铰链设计,承重性能好;内部零部件可与其他产品互通,通用性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开关设备的
,涉及美式变电站内低压配电柜的技术,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美式变电站的低压配电柜。
技术介绍
如图I和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美式变电站内低压配电柜理想焊接图。在现有技术中,美式变电站低压部分的结构均采用角钢焊接,其具体方式为将角钢I按图示进行自行下料焊接,门3的安装采用轴套式的焊接,将门3与门档板2分别焊上旋转轴4配件。由于旋转轴4外形为圆柱形,不容易在平面上定位,安装位置一旦焊错,返工程序复杂,焊接的牢固与门3的重量息息相关,配电柜未到现场,门3就掉 了,仪表也坏了,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按生产图纸要求把内部安装梁5焊入框架内以便安装元器件,但焊后若要更改位置就非常麻烦;另外,低压柜一开始就要焊接入美式变电站里,变电站空间狭小,光线差,施工困难。如图I为按图2的图纸焊后的效果,可以看出配电柜不仅变形、安装梁5焊歪、门3已经关不上了,醒电柜放入美式变电站内也不平整、不服帖,影响总体的安装。由此可以看出,焊接和切割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外观、工艺、稳定性;角钢的不规则、误差大,给焊接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常出现整体结构变形,安装梁焊歪、元器件无法安装的情况,导致后续安装施工无法进行,产品质量存在问题。若日后对变电站进行升级改造,拆卸、安装的难度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美式变电站的低压配电柜,其目的是提高产品安装精度和安装工作的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美式变电站的低压配电柜,所述的低压配电柜的框架包括立柱、正面横梁、侧面横梁,还包括配电柜柜体内的安装梁、配电柜柜体侧面的安装梁的支撑梁、安装在配电柜柜体正面的门和门档板;所述的立柱为C型立柱,其横截面为一个四边形中的三边构成;所述的正面横梁为G型梁,其横截面为一个四边形,其中的一边形成一个缺口 ;所述的C型立柱与G型梁通过螺纹压板及螺栓组件连接;所述的侧面横梁通过连接件及自攻螺丝,在所述的C型立柱与G型梁的连接处,与所述的C型立柱与G型梁连接。所述的门采用自攻螺丝通过内铰链组件安装在门档板上。所述的美式变电站的低压配电柜安装在美式变电站里,用螺栓将美式变电站的低压配电柜与美式变电站基座进行连接。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动工具安装,可自由拆装,任意拼接,安装和拆卸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安装和拆卸的效率;产品质量可靠,结构稳定性好;安装孔的模数化设计、安装精度高;可独立成套后再安装入变电站内;内铰链设计,承重性能好;内部零部件可与其他产品互通,通用性好。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I为本说明书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美式变电站内的低压配电柜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结构在组装完成后的立体图; 图5为本技术的应用示意图。图I、图2中的标记为I、角钢,2、门档板,3、门,4、旋转轴,5、安装件;图3、图4和图5中的标记为I、G型梁,2、C型立柱,3、侧面横梁,4、门档板,5、门,6、螺纹压板,7、内铰链组件,8、螺栓组件(M8),9、安装梁的支撑梁,10、安装梁,11、自攻螺丝(M6),12、连接件,13、低压配电柜框架,14、美式变电站的低压配电柜,15、美式变电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图3、图4所示的本技术的结构,为一种美式变电站的低压配电柜,所述的低压配电柜的框架包括立柱、正面横梁、侧面横梁3,还包括配电柜柜体内的安装梁10、配电柜柜体侧面的安装梁的支撑梁9、安装在配电柜柜体正面的门5和门档板4。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提高产品安装精度和安装工作的效率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美式变电站的低压配电柜,所述的立柱为C型立柱2,其横截面为一个四边形中的三边构成;所述的正面横梁为G型梁1,其横截面为一个四边形,其中的一边形成一个缺口 ;所述的C型立柱2与G型梁I通过螺纹压板6及螺栓组件8连接;所述的侧面横梁3通过连接件12及自攻螺丝11,在所述的C型立柱2与G型梁I的连接处,与所述的C型立柱2与G型梁I连接。C型立柱2和G型梁I的结构设计,既保证了产品的一定强度,又方便其加工成形。C型立柱2、G型梁I、侧面横梁3、安装梁的支撑梁9上均为模数化的孔距,便于安装与计算。其低压配电柜框架13的框架的安装方法是先将C型立柱2通过螺纹压板6与G型梁I用M8的螺栓组件8进行连接,注意对准好螺纹压板6上的定位孔,限制C型立柱2与G型梁I间纵、横向位移,这样就提高了安装精度。安装好外围框架,再将侧面横梁3与连接好的外围框架用连接件12(带定位角板、三角支架等统称为连接件)、M6的自攻螺丝11进行连接,这样使得整个柜体紧凑地固定在一起了。下一步准备安装内部的安装梁10 在安装内部安装梁10之前,校核一下柜体的对角线,一定要保证柜体的稳定性后再安装内部的安装梁10.安装梁10的安装需要与安装梁的支撑梁9配合,将安装梁的支撑梁9按尺寸安装 入边侧的C型立柱2上后,将安装梁10相应安装上,这些安装均通过气动工具驱动M6的自攻螺丝11攻入C型立柱内2,通过梁与梁、梁与连接件12之间面与面的接触安装,大大提高了柜体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而且便于拆卸内部安装梁10,改造更换方便。完成上述步骤后,进行门5的安装所述的门5采用自攻螺丝11通过内铰链组件7安装在门档板4上。可根据具体的系统方案进行门板上的开孔排布,并按照图3所示的装配关系进行新型美变低压柜的安装。将门档板4安装入低压配电柜框架13,这时可以将门5用M6的自攻螺丝11通过内铰链组件7安装到门档板4上,内铰链组件7的位置是固定的,上下位移不会超过1mm,所以整个门5可以很牢靠的固定在低压配电柜框架13上。柜内的梁与安装梁及侧横梁的使用,可以扩展到其他低压配电领域,相互通用,工厂化程度高。M6自攻螺丝与型材孔配合的使用,使得气动工具取代了原先用扳手、螺丝刀进行紧固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省了各项生产成本。本技术可自由拆装,任意拼接,安装便捷,自动化安装程度高,产品质量可靠,稳定性高,模数化型材设计,安装精度高;独立成套配置,然后再安装入变电站内;内铰链设计,承重性能好。内部零部件可与其他产品互通,工厂化程度高。气动工具安装,拆卸方便。如图5所示的新型美式变电站内的低压配电柜组装完成后的实图,从中可以看出,门未发生下垂、变形、关不上的现象,新型的低压配电柜框架13对角及安装梁10相对位置未发生明显改变,纵、横向未见明显偏离,安装精度大大提高的同时,结构稳定性比以往更牢靠。如图5所示,所述的美式变电站的低压配电柜14安装在美式变电站15里,用螺栓将美式变电站的低压配电柜14与美式变电站15基座进行连接。将成套的新型的美式变电站的低压配电柜14投入到美式变电站15里去,连接后,就可以投入到配电现场安装使用。这时整个配电柜的结构完成了,如图5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美式变电站的低压配电柜,所述的低压配电柜的框架包括立柱、正面横梁、侧面横梁(3),还包括配电柜柜体内的安装梁(10)、配电柜柜体侧面的安装梁的支撑梁(9)、安装在配电柜柜体正面的门(5)和门档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为C型立柱(2),其横截面为一个四边形中的三边构成;所述的正面横梁为G型梁(1),其横截面为一个四边形,其中的一边形成一个缺口;所述的C型立柱(2)与G型梁(1)通过螺纹压板(6)及螺栓组件(8)连接;所述的侧面横梁(3)通过连接件(12)及自攻螺丝(11),在所述的C型立柱(2)与G型梁(1)的连接处,与所述的C型立柱(2)与G型梁(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祥,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明远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