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130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配电箱,包括有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上的箱门,该箱体和箱门均采用薄钢板弯制焊接而成,该箱体中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以及第三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中安装有电度表,该第二容置空间中安装主断路器,该第三容置空间中安装有支路断路器,该主断路器和支路断路器的操作手柄均露出箱体之金属盖板外;藉此,使得箱体功能单元的划分与排列合理化,可灵活根据所需的单元线路方案进行任意组合,既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快速检修,又可实现设备的快速组装和调试,可操作性更强,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安全实用、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可按需要配装成不同电气性能的控制系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各发、配、变电所中。现有的配电箱各式各样,然而,该些配电箱的箱体功能单元的划分与排列不尽合理,不仅检修困难,而且缺乏足够的安全保障和安全措施,既不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快速·检修,也无法实现设备的快速组装和调试,缺乏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箱,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配电箱的箱体功能单元划分与排列不尽合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箱,包括有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上的箱门,该箱体和箱门均采用薄钢板弯制焊接而成,该箱体中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以及第三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中安装有电度表,该第二容置空间中安装主断路器,该第三容置空间中安装有支路断路器,该主断路器和支路断路器的操作手柄均露出箱体之金属盖板外。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箱门封盖住该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及第三容置空间,该箱门上设置有用于将箱门锁紧于箱体上的安全锁。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从左到右横向并排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容置空间内设置有两排前述支路断路器,该两排支路断路器上下排布。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度表、主断路器和支路断路器均通过模块导轨安装于对应的容置空间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箱体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连通对应容置空间的进出线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设置有中性导体,该中性导体位于主断路器的左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容置空间内设置有保护导体,该保护导体位于支路断路器的下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于箱体中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以及第三容置空间,并配合将电度表、主断路器和支路断路器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容置空间中,如此使得箱体功能单元的划分与排列合理化,可灵活根据所需的单元线路方案进行任意组合,既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快速检修,又可实现设备的快速组装和调试,可操作性更强,并且本技术结构新颖、安全实用、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可按需要配装成不同电气性能的控制系统。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布局简图。 附图标识说明。10、箱体101、第一容置空间102、第二容置空间103、第三容置空间20、箱门21、安全锁30、电度表40、主断路器50、支路断路器60、中性导体70、保护导体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I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箱体10以及设置于箱体10上的箱门20。该箱体10和箱门20均采用薄钢板弯制焊接而成,该箱体10中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101、第二容置空间102以及第三容置空间103,该第一容置空间101中安装有电度表30,该第二容置空间102中安装主断路器40,该第三容置空间103中安装有支路断路器50,该主断路器40和支路断路器50的操作手柄均露出箱体10之金属盖板外。该箱门20封盖住该第一容置空间101、第二容置空间102及第三容置空间103,该箱门20上设置有用于将箱门20锁紧于箱体10上的安全锁21,以此使得只有打开箱门20方可操作箱体10内的元件;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度表30、主断路器40和支路断路器50均通过模块导轨(图中未示)安装于对应的容置空间中,可实现快速安装,并且安装稳固。以及,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容置空间101、第二容置空间102和第三容置空间103从左到右横向并排设置;该第三容置空间103内设置有两排前述支路断路器50,该两排支路断路器50上下排布;另外,该箱体10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连通对应容置空间的进出线孔(图中未示)。此外,该第二容置空间102内设置有中性导体(N) 60,该中性导体60位于主断路器40的左侧;该第三容置空间103内设置有保护导体(PE) 70,该保护导体70位于支路断路器50的下侧。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于箱体中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以及第三容置空间,并配合将电度表、主断路器和支路断路器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容置空间中,如此使得箱体功能单元的划分与排列合理化,可灵活根据所需的单元线路方案进行任意组合,既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快速检修,又可实现设备的快速组装和调试,可操作性更强,并且本技术结构新颖、安全实用、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可按需要配装成不同电气性能的控制系统。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上的箱门,该箱体和箱门均采用薄钢板弯制焊接而成,该箱体中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以及第三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中安装有电度表,该第二容置空间中安装主断路器,该第三容置空间中安装有支路断路器,该主断路器和支路断路器的操作手柄均露出箱体之金属盖板外。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封盖住该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及第三容置空间,该箱门上设置有用于将箱门锁紧于箱体上的安全锁。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从左到右横向并排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内设置有两排前述支路断路器,该两排支路断路器上下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度表、主断路器和支路断路器均通过模块导轨安装于对应的容置空间中。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连通对应容置空间的进出线孔。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设置有中性导体,该中性导体位于主断路器的左侧。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内设置有保护导体,该保护导体位于支路断路器的下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配电箱,包括有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上的箱门,该箱体和箱门均采用薄钢板弯制焊接而成,该箱体中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以及第三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中安装有电度表,该第二容置空间中安装主断路器,该第三容置空间中安装有支路断路器,该主断路器和支路断路器的操作手柄均露出箱体之金属盖板外;藉此,使得箱体功能单元的划分与排列合理化,可灵活根据所需的单元线路方案进行任意组合,既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快速检修,又可实现设备的快速组装和调试,可操作性更强,并且本技术结构新颖、安全实用、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可按需要配装成不同电气性能的控制系统。文档编号H02B1/46GK2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上的箱门,该箱体和箱门均采用薄钢板弯制焊接而成,该箱体中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以及第三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中安装有电度表,该第二容置空间中安装主断路器,该第三容置空间中安装有支路断路器,该主断路器和支路断路器的操作手柄均露出箱体之金属盖板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锦雄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扬名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