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滤膜除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0061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滤膜除杂装置,包括依次连接构成循环回路的污水收集罐、离心泵和微滤膜元件;所述微滤膜元件为管式微滤膜。该装置为全流程过滤分离装置,以微滤膜元件代替传统的压滤机,较好的改善了过滤效果;采用管式微滤膜作为微滤膜元件,安装和扩容简单、操作方便、耐冲击负荷高,依次连接构成循环回路的污水收集罐、离心泵和微滤膜元件可以使整个装置连续运行,运行成本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串联多个微滤膜元件,使得循环量加大,这样微滤膜在错流过滤的同时,在膜管内形成端流,避免胶体颗粒和悬浮物在膜表面沉淀附着,降低微滤膜堵塞的风险,使微滤膜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大大降低清洗频率,节约了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滤膜除杂装置
技术介绍
水体污染最明显的部分就是水中各种固体物质。细小的悬浮颗粒因自然密度、水力条件、电荷等因素影响,其自然沉淀的速度十分缓慢甚至无法沉降,从而造成水体浑浊、透光度差。目前国内一般采用沉淀法或过滤法处理水体中悬浮颗粒。沉淀法根据悬浮物与水的密度差异、沉降速度不同而进行分离。有些悬浮颗粒因自然密度、水力条件、电荷等因素 影响而无法沉降,可以通过添加混凝剂来改善悬浮颗粒的沉降性能。混凝剂分为无机混凝 剂和有机混凝剂,无机混凝剂的主要成分为金属盐,有机混凝剂的主要成分为高分子聚合物;在使用混凝剂的时候,其投加量很难精确控制,投加量不足影响处理效果,投加过量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过滤法分为多介质过滤法和精密过滤法;多介质过滤法通常采用鹅卵石、石英砂、颗粒碳等不同粒径的介质形成堆积层,污水通过堆积层时,悬浮颗粒被过滤介质空隙截留而被除去,多介质过滤只能截留粒径相对较大的悬浮物;精密过滤法采用强度较高、化学性质稳定的有机材料编织成孔径均匀的滤芯或滤袋截留污水中的悬浮杂质,过滤效果比较理想,但滤芯和滤袋需要频繁清洗、更换,操作繁琐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微滤膜除杂装置;该装置是一个全流程过滤分离(Thruflux Filtration Sepration, TFS)装置,以微滤膜元件代替传统的压滤机,改善了过滤效果,整个装置形成循环回路,可以连续运行。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微滤膜除杂装置,包括依次连接构成循环回路的污水收集罐、离心泵和微滤膜元件;所述微滤膜元件为管式微滤膜;微滤膜除杂装置的主要功能是将污水进行错流过滤处理,除去污水中的悬浮杂质、固体悬浮物(SS)及色度;所述管式微滤膜优选为聚偏二氟乙烯管式微滤膜;管式微滤膜的膜孔径优选为O. I O. 2微米;所述管式微滤膜优选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多个,串联多个管式微滤膜可以使得循环量加大,从而加大污水的处理量;优选的,所述的微滤膜除杂装置还包括压滤机,压滤机与所述污水收集罐的污水出口连接;优选的,所述微滤膜除杂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污水收集罐中的污泥泵入压滤机的污泥泵,所述污水收集罐的污水出口通过污泥泵与压滤机连接;优选的,所述微滤膜除杂装置还包括进水压力表,所述离心泵通过进水压力表与微滤膜元件连接;优选的,所述微滤膜除杂装置还包括浓水回流压力表,所述污水收集罐通过浓水回流压力表与微滤膜元件连接;优选的,所述微滤膜除杂装置还包括微滤膜元件的进水阀,微滤膜元件的进水阀设置在所述离心泵和进水压力表之间;优选的,所述微滤膜除杂装置还包括微滤膜元件的浓水回流阀,所述浓水回流压力表通过微滤膜元件的浓水回流阀与污水收集罐连接;优选的,所述微滤膜除杂装置还包括微滤膜元件的产水阀,微滤膜元件的产水阀设置在所述微滤膜元件的产水出口处;所述浓水回流压力表是指用来控制浓水的压力表;所述浓水回流阀是指用来控制浓水的回流阀; 所述浓水是指经过滤处理后余下的浓液;所述微滤膜除杂装置是一个全流程过滤分离装置;所述错流过滤是指被过滤污水流向与出水(过滤后的水)流向成直角。本技术微滤膜除杂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浑浊污水收集到污水收集罐中储存,以达到水质均匀的目的;当污水收集罐处于高液位(高液位是指浑浊污水的液面高度为污水收集罐的罐体高度的4/5。)时,打开微滤膜元件的进水阀、产水阀和浓水回流阀,启动离心泵将浑浊污水抽进串联的微滤膜元件中进行错流过滤,微滤膜元件运行时,应注意进水压力>3kg,浓液回流压力〈1kg ;经微滤膜元件中过滤处理后,悬浮杂质完全被截留,得到淡水和浓水,淡水为达标排放水,浓水则将截留下来的悬浮杂质冲回污水收集罐内;随着微滤膜除杂装置不断的循环过滤,污水收集罐内的悬浮杂质越来越多,需通过污泥泵将污水收集罐内的泥水混合液抽到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压滤机滤液回到污水收集罐中进行再处理,压滤后的泥饼另处置;所述淡水是指经过滤处理得到的水;所述浓水是指经过滤处理后余下的浓液。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I)本技术为全流程过滤分离装置,以微滤膜元件代替传统的板框压滤机,较好的改善了过滤效果;采用管式微滤膜作为微滤膜元件,安装和扩容简单、操作方便、耐冲击负荷高,依次连接构成循环回路的污水收集罐、离心泵和微滤膜元件可以使整个装置连续运行,运行成本低,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2)本技术提供的装置操作简单方便,劳动强度较小,通过串联多个微滤膜元件,使得循环量加大,这样微滤膜在错流过滤的同时,在膜管内形成端流,避免胶体颗粒和悬浮物在膜表面沉淀附着,降低微滤膜堵塞的风险,使微滤膜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大大降低清洗频率,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污水收集罐;2离心泵;3污泥泵;4-一微滤膜元件的进水阀;5-—进水压力表;6-—微滤膜元件;7-—微滤膜元件的产水阀;8浓水回流压力表;9微滤膜元件的浓水回流阀;10压滤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I所示,一种微滤膜除杂装置,包括依次连接构成循环回路的污水收集罐I、离心泵2和微滤膜元件6 ;微滤膜元件6由4个膜孔径为O. I微米的聚偏二氟乙烯管式微滤膜串联组成;污水收集罐I的污水出口通过污泥泵3与压滤机10连接;离心泵2通过进水压力表5与微滤膜元件6连接;··污水收集罐I通过浓水回流压力表8与微滤膜元件6连接;离心泵2通过微滤膜元件的进水阀4与进水压力表5连接;浓水回流压力表8通过微滤膜元件的浓水回流阀9与污水收集罐I连接;在微滤膜元件6的产水出口处设置微滤膜元件的产水阀7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均采用硬聚氯乙烯(U-PVC)管进行连接;将浑浊污水收集到污水收集罐I中储存,以达到水质均匀的目的;当污水收集罐I处于高液位时,打开微滤膜元件6的进水阀4、产水阀7和浓水回流阀9,启动离心泵2将浑浊污水抽进串联的微滤膜元件中进行错流过滤,微滤膜元件运行时,应注意进膜压力>3kg,浓液回流压力〈1kg ;经微滤膜元件中过滤处理后,悬浮杂质完全被截留,得到淡水和浓水,淡水为达标排放水,浓水则将截留下来的悬浮杂质冲回污水收集罐I内;随着微滤膜除杂装置不断的循环过滤,污水收集罐I内的悬浮杂质越来越多,需通过污泥泵3定时将污水收集罐内的泥水混合液抽到压滤机10进行固液分离,压滤机滤液流回到污水收集罐I中进行再处理,压滤后的泥饼外运处置。采用上述装置分别对电镀废水、清洗废水、制药废水、电子制造废水和线路板清洗水进行处理,采用国标检测方法(GB11901-89 )检测处理前和处理后的SS的浓度,结果如下表所示表I微滤膜除杂装置处理废水的结果权利要求1.一种微滤膜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构成循环回路的污水收集罐、离心泵和微滤膜元件;所述微滤膜元件为管式微滤膜。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滤膜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微滤膜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滤膜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微滤膜为膜孔径O. I O. 2微米的管式微滤膜。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滤膜除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滤膜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构成循环回路的污水收集罐、离心泵和微滤膜元件;所述微滤膜元件为管式微滤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楚佳叶昌宏张峰林敏张临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中绿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