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热效应演示器是涉及一种电流热效应演示器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演示直观、演示时间短的电流热效应演示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烧瓶,烧瓶的开口处设置有橡胶塞,其结构要点橡胶塞上设置有两根接线柱和一根气管;所述接线柱的一端同烧瓶内的电阻丝相连;所述的接线柱的另一端同电源相连;所述的气管通过软管同一U形管相连。(*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物理部,仪器分部,教育;密码术;显示;广告;印鉴大类,教育或演示用具;用于教学或与盲人、聋人或哑人通信的用具;模型;天象仪;地球仪;地图;图表小类,科学、医学或数学用的模型,例如用于演示的具有真实尺寸的装置大组;电学或磁学的演示器小组
;国际专利分类号为G09B23/18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流热效应演示器结构的改进。技术背景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电流热效应演示器的技术对本技术做出了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2011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刘子庆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1993957U,中国专利号(ZL)为201120014397. I号的技术,名称是《电流热效应演示器》的技术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电流热效应演示器的技术方面,是一项很有价值的专利技术创造。但是,它具有演示不直观,演示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演示直观、演示时间短的电流热效应演示器。为达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烧瓶,烧瓶的开口处设置有橡胶塞,其结构要点橡胶塞上设置有两根接线柱和一根气管;所述接线柱的一端同烧瓶内的电阻丝相连;所述的接线柱的另一端同电源相连;所述的气管通过软管同一 U形管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电源同开关串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I、结构简单本技术的烧瓶的开口处设置有橡胶塞,橡胶塞上设置有两根接线柱和一根气管;所述接线柱的一端同烧瓶内的电阻丝相连;所述的接线柱的另一端同电源相连;所述的气管通过软管同一 U形管相连。其构件少,所以说本技术结构简单。2、使用方便 本技术使用时,可在U形管内装入有颜色的水,然后通过软管将U形管和气管连接一体,再将接线柱同电源相连,电阻丝通电发热,使烧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推动U形管内的水移动,操作方法简单,使用方便。3、演示直观使用两套本技术,两个烧瓶内分别放置电阻不同的两种电阻丝;两种电阻丝同时通电,具有电阻较大电阻丝的烧瓶会更热,所以,其U形管的液体移动的比另一烧瓶内的水移动的快速,演示直观。4、节省时间本技术的电阻丝稍微加热后,液体即开始移动,立刻就能看到演示效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5、省电本技术的电源同开关串连,从而在不用演示时,可将开关断开,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为烧瓶、2为电阻丝、3为U形管、4为软管、5为开关、6为电源、7为接线 柱、8为橡I父塞、9为气管。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烧瓶1,烧瓶I的开口处设置有橡胶塞8,其结构要点橡胶塞8上设置有两根接线柱7和一根气管9 ;所述接线柱7的一端同烧瓶I内的电阻丝2相连;所述的接线柱7的另一端同电源6相连;所述的气管9通过软管4同一 U形管3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电源6同开关5串连。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电流热效应演示器,包括烧瓶(1),烧瓶(I)的开口处设置有橡胶塞(8),其特征在于橡胶塞(8)上设置有两根接线柱(7)和一根气管(9);所述接线柱(7)的一端同烧瓶(I)内的电阻丝⑵相连;所述的接线柱(7)的另一端同电源(6)相连;所述的气管(9)通过软管⑷同一 U形管(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流热效应演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6)同开关(5)串连。专利摘要电流热效应演示器是涉及一种电流热效应演示器结构的改进。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演示直观、演示时间短的电流热效应演示器。本技术包括烧瓶,烧瓶的开口处设置有橡胶塞,其结构要点橡胶塞上设置有两根接线柱和一根气管;所述接线柱的一端同烧瓶内的电阻丝相连;所述的接线柱的另一端同电源相连;所述的气管通过软管同一U形管相连。文档编号G09B23/18GK202694642SQ20122020511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9日专利技术者赵馨蕾 申请人:赵馨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流热效应演示器,包括烧瓶(1),烧瓶(1)的开口处设置有橡胶塞(8),其特征在于:橡胶塞(8)上设置有两根接线柱(7)和一根气管(9);所述接线柱(7)的一端同烧瓶(1)内的电阻丝(2)相连;所述的接线柱(7)的另一端同电源(6)相连;所述的气管(9)通过软管(4)同一U形管(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馨蕾,
申请(专利权)人:赵馨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