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式小钢锭立浇机,属铸锭机械类,其主要构成为:在左、右两个机架5和10上支撑着一个带涡轮减速机的呈六棱体的回转体2,在回转体上的棱面上设有四个并列的铸锭模1,当浇铸时,将二十四个锭模分装在六棱形回转体的棱面上,当上面的一排处于直立状态时浇注钢水,装有锭模的回转体,通过涡轮机带动旋转使上排被浇注完毕的铸锭旋转到下部脱模成锭。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确保钢材质量,提高钢材收得率,由于结构简单,所以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钢厂铸锭机械类。尤其涉及的是用于小钢锭浇铸机械。目前,铸锭有连铸和模铸两种方法,连铸法是炼钢生产的发展方向,但设备投资多达几千万元,操作复杂,对钢水要求苛刻,目前只适用于大型钢厂,而多数钢厂,特别是中小型钢厂仍然沿用传统的模铸法,模铸法有上注和下注两种形式,采用上注法铸小锭,需对锭模逐个浇注,效率低,浇注时间拖得长,影响出钢速度和钢的产量,而且还需要大量的锭模占用很大的场地,脱模的工作量也很大,由于钢锭在锭模中停留的时间长,对锭模造成严重的烫伤。采用下铸小锭,钢水是通过中注管、流钢砖上的汤道,锭模底部通道,同时对若干个甚至几十个锭模进行浇注,产量较高,能大大缩短浇注时间,但要耗费大量的流钢砖,而中注管和汤道又要耗掉大约5%的钢水,仍然需要大量的锭模,占用很大的场地,脱模还是很麻烦的,安装浇注系统也要很多人工。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回转式小钢锭立浇机,该机从结构上吸收了模铸法在钢水浇注和脱模中使用的上注和下注两种形式的优点,克服了在钢水浇注过程中产生气泡、偏析、缩孔和疏松等缺点,提高了钢锭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一条呈六棱柱形的金属转体的每个棱面上设有四个铸锭模,铸锭模呈矩形筒状体,并从底部通过连接柱与回转体棱面连接,回转体的两端头设有与铸锭模连接柱相接的法兰盘和半轴,其中一个端头的半轴与设在其端部位置并设在以金属机架为基础的金属支架上相套接,另一端部位置设有以金属机架为基础的带手轮的蜗轮减速机,蜗轮减速机的突出的轴柱与设在回转体端头的法兰盘契接,在浇铸时将二十四个锭模分四个一组分装在六棱形回转体的各个面上,当上面的一排处于直立状态时浇注钢水,装有锭模的回转体,通过蜗轮减速机带动旋转使上排被浇注完毕的铸锭旋转到下产部脱模成锭。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1、可使铸锭过程中产生的气孔,有害无素偏折,非金属夹杂,缩孔和疏松等缺陷,集中到钢锭顶部,在轧制后随切头除去,以致密纯净的组织确保钢材质量。2、浇注后30-40秒(按钢锭完全凝固时间的经验出计算,60×60毫米钢锭的凝固时间为60秒)将锭模转过60°、120°、180°,使锭壳内尚未凝固的钢水倾斜流动,弥合顶部缩孔,钢水流动后出现的轴向细长孔,由于没有氧化,在轧制时可以焊合。这样可以减少切头损失,提高钢材收得率5%左右。3、使钢锭在回转过程中依靠自身重力和锥度自行脱模,简化了脱模工作。4、为避免浇注时钢水对模壁有冲刷,延长锭模的使用寿命,防止粘模现象的发生,在模壁上涂以脱水焦油,利用焦油及其燃烧时形成的气体,隔离模壁和钢水,以保护模壁,为脱模创造有利条件。以下结合附图把本技术的结构加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在图1中,1是铸锭模,2是呈六棱柱形的回转体,铸锭模1呈正四面柱体,正四面柱体的铸锭模1芯为有底矩形空心,其注口开端沿回转体轴心向外,在呈六棱柱形的回转体2的每个棱面上通过螺栓分别固定有四个铸锭模1,在六个棱面上共装24个铸锭模1,在回转体2的两个端头分别设有法兰盘9和半轴6,法兰盘9和半轴6通过螺栓固定在回转体2的端头。3是蜗轮减速机,4是蜗轮减速机手轮,5是支撑蜗轮减速机的左机架,蜗轮减速机的突出轴杆契接在法兰盘9中心,7是金属支架,在金属支架7下面是右机架10,它们通过螺栓相连,半轴6的轴端穿接在支架7上部轴瓦轴套8中。权利要求1.回转式小钢锭立浇机,是由铸锭模(1),回转体(2),蜗轮减速机(3),法兰盘(9),半轴(6)和两个左、右金属机架(5)、(10)构成的,其特征在于有24个正四面柱体且芯为有底呈矩形的空心铸锭模(1)分成每四个一组装设在呈六棱体的回转体(2)的棱面上,并且分别通过螺栓沿轴心方向开口向上固定与回转体的棱面上,在回转体的两个端头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法兰盘(9)、半轴(6),法兰盘(9)设在回转体的左端并通过蜗轮减速机(3)的突出轴杆相契接,蜗轮减速机(3)带有手轮(4),其支撑的是靠通过螺栓固定在架体上的左机架(5),半轴(6)设在回转体的右端,它的轴端穿接在金属支架(7)的上部轴套(8)中,右机架(10)支撑支架(7),它们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成一体。专利摘要一种回转式小钢锭立浇机,属铸锭机械类,其主要构成为在左、右两个机架5和10上支撑着一个带涡轮减速机的呈六棱体的回转体2,在回转体上的棱面上设有四个并列的铸锭模1,当浇铸时,将二十四个锭模分装在六棱形回转体的棱面上,当上面的一排处于直立状态时浇注钢水,装有锭模的回转体,通过涡轮机带动旋转使上排被浇注完毕的铸锭旋转到下部脱模成锭。应用本技术可确保钢材质量,提高钢材收得率,由于结构简单,所以操作方便。文档编号B22D5/00GK2192419SQ9422857公开日1995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16日专利技术者万文新 申请人:万文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回转式小钢锭立浇机,是由铸锭模(1),回转体(2),蜗轮减速机(3),法兰盘(9),半轴(6)和两个左、右金属机架(5)、(10)构成的,其特征在于:有24个正四面柱体且芯为有底呈矩形的空心铸锭模(1)分成每四个一组装设在呈六棱体的回转体(2)的棱面上,并且分别通过螺栓沿轴心方向开口向上固定与回转体的棱面上,在回转体的两个端头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法兰盘(9)、半轴(6),法兰盘(9)设在回转体的左端并通过蜗轮减速机(3)的突出轴杆相契接,蜗轮减速机(3)带有手轮(4),其支撑的是靠通过螺栓固定在架体上的左机架(5),半轴(6)设在回转体的右端,它的轴端穿接在金属支架(7)的上部轴套(8)中,右机架(10)支撑支架(7),它们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文新,
申请(专利权)人:万文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