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8159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具备:第一限制部(14、3f、KS),该第一限制部构成为根据是否抵接来选择禁止和容许操作旋钮(5、5A、5A1、5B)在旋转轴(3、3A、3AA、3B)的轴线(C)方向上的移动;以及第二限制部(3c、13、AN、AN2),该第二限制部在旋转轴(3、3A、3AA、3B)的前端部分利用摩擦力限制操作旋钮(5、5A、5A1、5B)在旋转轴(3、3A、3AA、3B)的轴线(C)方向上的移动,从而使操作旋钮(5、5A、5A1、5B)保持在上述旋转轴(3、3A、3AA、3B)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技术,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5-30480号公报)公开了将操作旋钮嵌合安装在例如音量调控器或编码器等旋转操作部件的旋转操作轴(旋转轴)上的结构。就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结构而言,在对操作旋钮施加从旋转轴脱离的方向的无意识的力的场合,存在操作旋钮容易从旋转轴脱离的可能性。因此,根据状况有操作旋钮丢失等的危险,从而期望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申请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操作旋钮不会容易地从旋转轴脱离的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和具备该结构的电子设备。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具有以下结构。I) 一种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其保持操作旋钮安装在旋转轴的状态,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限制部14、14A、14B、3f、KS、TS,该第一限制部构成为根据是否抵接来选择禁止和容许上述操作旋钮5、5A、5A1、5B在上述旋转轴3、3A、3AA、3B的轴线C方向上的移动;以及第二限制部3c、13、AN、AN2,该第二限制部在上述旋转轴3、3A、3AA、3B的前端部分利用摩擦力来限制上述操作旋钮5、5A、5A1、5B在上述旋转轴3、3A、3AA、3B的轴线C方向上的移动,从而使上述操作旋钮5、5A、5A1、5B保持在上述旋转轴3、3A、3AA、3B上。2)根据I)所记载的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限制部14、3f、KS, TS构成为只在上述第二限制部3c、10、AN的限制被解除的状态下能够选择上述容许。3)根据I)或2)所记载的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限制部3c、13、AN限制上述操作旋钮5、5A、5A1相对于上述旋转轴3、3A、3AA的转动方向的相对移动,上述第一限制部14、3f、KS、TS通过伴随用户转动上述操作旋钮5、5A、5A1的操作,容许上述操作旋钮5、5A、5A1在上述旋转轴3、3A、3AA的轴线方向上的移动。4)根据I)或2)所记载的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被上述第一限制部14、3f、KS、TS容许时的上述操作旋钮5、5A、5AI和上述旋转轴3、3A、3AA的轴线方向相对位置,与在被上述第二限制部3c、13、AN限制时的上述操作旋钮5、5A、5A1和上述旋转轴3、3A、3AA的轴线方向相对位置不同。5)根据I)或2)所记载的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轴3、3A、3AA在前端具有被压入部3c,并在外周一体地或分体地设有第一限制面3h、3Afs,该第一限制面与上述旋转轴3、3A、3AA的轴线C正交或随着离开上述轴线C而朝向上述旋转轴3、3A、3AA的前端侧倾斜,上述操作旋钮5、5A、5A1具有容纳上述旋转轴3、3A、3AA的上述被压入部3c的容纳空间13,并形成有第二限制面14a,并且通过上述被压入部3c被压入上述容纳空间13而成为安装在上述旋转轴3、3A、3AA的前端上的状态,在将上述操作旋钮5、5A、5A1安装在上述旋转轴3、3A、3AA的状态下,上述第二限制面14a、14Au位于比上述第一限制面3h、3Afs更远离上述被压入部3c的位置,在从上述轴线C的方向观察时,上述第二限制面设在至少一部分与上述第一限制面3h、3Afs重合的位置,上述第二限制面14a、14Au通过在上述轴线方向上移动而与上述第一限制面3h、3Afs抵接,通过上述第二限制面和上述第一限制面抵接,禁止在上述第一限制部14、3丨、1 、13的在上述旋转轴3、34、344的轴线方向上的移动。6)根据5)所记载的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旋转轴3的外周形成有预定牙数的外螺纹3f。上述第一限制面3h是上述外螺纹的螺纹牙的齿侧面3h,在上述操作旋钮5上形成有能与上述旋转轴3的上述外螺纹3f螺纹结合的卡爪部14,上述第二限制面14a形成在上述卡爪部14上。7)根据6)所记载的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旋转轴3的轴线方向上,上述操作旋钮5的上述容纳空间13和上述第二限制面14a之间的最短距离LI设定为比上述旋转轴3的上述被压入部3c和上述外螺纹3f之间的最长距离L2大。 8)根据I)或2)所记载的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限制部KS在上述操作旋钮5A、5A1绕上述旋转轴3A、3AA的轴线的预定的角度范围内通过抵接来限制上述操作旋钮5A、5A1在上述旋转轴3A、3AA的轴线方向上的移动,并在上述预定的角度范围以外容许上述操作旋钮5A、5A1在上述旋转轴3A、3AA的轴线方向上的移动,在上述操作旋钮5A、5A1安装在上述旋转轴3A、3AA上时,上述操作旋钮5A、5A1在利用上述第一限制部KS容许在上述旋转轴3A、3AA的轴线方向上的移动后,利用上述第二限制部AN保持在上述旋转轴3A、3AA上。9)根据8)所记载的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限制部AN在上述旋转轴3、3AA的轴线方向上的多个位置通过抵接来进行限制。10)根据I)或2)所记载的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轴3A、3AA在上述前端部分具有被压入部3c,并且一体地或分体地设有凸部3Af,该凸部从外周向径向外侧以凸缘状突出,且具有在周向上一部分欠缺的欠缺部3Afl,在上述操作旋钮5A、5A1上具有容纳上述旋转轴3A、3AA的上述被压入部3c的容纳空间13,并且形成有能与上述旋转轴3A、3AA的上述凸部3Af抵接的抵接部14A,通过上述凸部3Af和上述抵接部14A、14B抵接,禁止上述操作旋钮5A、5A1在上述第一限制部AN的在上述旋转轴3A、3AA的轴线方向上的移动。11)根据10)所记载的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从上述旋转轴3A、3AA的前端到上述凸部3Af的上述旋转轴3A、3AA的根部侧的面的距离L2A是上述容纳空间13和上述抵接部14A、14B之间的距离之中最短的距离LlA以下。12)根据10)所记载的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凸部3Af在上述旋转轴3A、3AA的轴线方向上形成多个,上述多个凸部之中至少两个凸部KS1、KS2的上述欠缺部3Afl、3Af2在周向的相对位置不同。13)根据12)所记载的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多个凸部之中至少两个凸部KS1、KS3之间形成有周向限制部KS4、KS5,该周向限制部向上述旋转轴3A、3AA的轴线方向延伸且限制上述抵接部14A的周向的移动,上述抵接部14A通过具有向上述旋转轴3A、3AA的径向外侧的挠性的臂部IlB形成于上述操作旋钮5A1上。14)根据12)或13)所记载的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凸部之中的一个凸部KS3形成于在上述轴线方向上与至少另一个凸部KSl的上述欠缺部3Afl对应的位置。15)根据10)所记载的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凸部KSl中朝向上述旋转轴3A的前端侧的面3Afu形成为随着朝向上述欠缺部3ΑΠ而接近上述旋转轴3A的根部侧。16)根据I)所记载的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限制部KS在上述操作旋钮5B绕上述旋转轴3B的轴线的预定的角度位置,通过抵接来限制上述操作旋钮5B在上述旋转轴3B的轴线方向上的移动及绕轴线的转动,通过由上述第一限制部KS和上述第二限制部AN2同时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操作旋钮的安装结构,其保持操作旋钮安装在旋转轴的状态,其特征在于,具备:根据是否抵接来选择禁止和容许上述操作旋钮在上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上的移动的第一限制部;以及在上述旋转轴的前端部分利用摩擦力来限制上述操作旋钮在上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上的移动而使上述操作旋钮保持在上述旋转轴上的第二限制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内淳二中山博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建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