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智能防山火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56999 阅读:6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21:48
一种输电线路智能防山火在线监测系统,杆塔上设有红外热成像摄像机、雨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红外热成像+可见光一体化摄像机、雨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与预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相连,预处理单元再与中央数据处理单元相连,中央数据处理单元与专家分析计算机无线连接,数据采集终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通过红外热成像+可见光一体化摄像机、雨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将采集信息输出给预处理单元,预处理单元将信号又输出给中央数据处理单元,中央数据处理单元的信号再输给专家分析计算机,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高压供电电力在线监测
,适用于输电线路防山火监测,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智能防山火在线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输电线路因山火引起的跳闸停电事故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别是对于跨区电网,山火等外破事故引发的故障跳闸将对主网安全稳定、电力可靠供应和输送电量造成严重后果,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目前,现有技术是采用通过在导线弧垂位置安装烟感探测器监测输电线路通过周围一定范围是否有烟雾,并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度是否达到一定程度,通过风速传感器 监测现场风速结合现场降雨量情况。当同时监测到输电线路周围有大量烟雾,且温度不断呈上升趋势,经过分析判断将报警信号传输给后台专家分析系统,系统自动启动摄像机进行观测,并向管理人员手机发送短信。另外一种技术采用图片对比的方式,对前后观测的现象图片进行直观的对比。通过烟感探测及温度监测技术监测防山火测缺点在于不能准确实时监测现场温度,不能发现隐火。因此,现有技术不能为高压输电线路火灾突发事件提供最有效现场资料,不利于相关部门在最短时间内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不能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智能防山火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对高压运行中的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突发事件、有效的实时监测现场图像、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量以及输电线路杆塔一定范围内的山火温度及热成像信息,对异常情况以最快、最佳的方式进行报警和提供有用信息;一旦某处发生火情,即可对发生火情处进行重点监控,并迅速确定起火的具体地点,获得周围的山势、防火带等具体的地理环境状况,提示管理人员应对报警点予以重视或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电线路智能防山火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有杆塔,杆塔上设有红外热成像+可见光一体化摄像机、雨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红外热成像+可见光一体化摄像机、雨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与预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相连,预处理单元再与中央数据处理单元相连,中央数据处理单元与专家分析计算机无线连接。所述的红外热成像+可见光一体化摄像机、雨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预处理单元和中央数据处理单元均与蓄电池相连,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I相连。所述的中央数据处理单元与专家分析计算机之间通过无线通信基站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指标为I)使用范围A)35kV IOOOkV的交流输电线路防山火在线监测;B) ±660kV ±800kV的直流输电线路防山火在线监测。2)数据采集装置·Λ)抗干扰防电磁、防尘、防水、防雷击;Β)低功耗整机功耗25W ;C)安装方便特殊设计,可带电安装;D)免维护。3)通讯网络及专家分析装置A)人性化;B)模块化;C)扩展性强;D)功能强大;E)网络化;F)多种报警方式。4)技术参数A)拍摄图片的分辨率最大720X624 ;B)电源DC12V或AC220V电源供电;c)水平转动可实现O. I 50rad/s连续变速调节,俯仰转动可实现O. I 25rad/s连续变速调节;D)实现全方位无盲点监控,重复定位精度高,可达±0.2° ;E)最低照度0. 5 LUX OLux (加红外,夜间有效可视距离不小于80米);F)红外热成像摄像机镜头3. 6mm一88mm ,用户在后台可实现对红外热成像摄像机方位、焦距、光圈、景深、云台预置位的远程设置和控制;系统配置的云台有64个预置位,水平可旋转360度,垂直可旋转90度;·G)照片格式JPEG ;H)装置低功耗25W ;1)温度测量范围_50°C—+75°C,灵敏度0. 5°C;J)湿度测量范围1% —100%,灵敏度±1% ;K)操作系统WindowsXP、WindowsNT、Windows2000等;L)通讯方式CDMA、GPRS、3G任选其一 ;M)整机使用寿命十年以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通过红外探测探测技术,对特殊区域实现无人值守不间断检测,数据采集终端低功耗的实现。数据采集终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通过红外热成像+可见光一体化摄像机、雨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将采集信息输出给预处理单元,预处理单元将信号又输出给中央数据处理单元,中央数据处理单元的信号再输给专家分析计算机。通过在杆塔上安装红外热成像+可见光一体化摄像机、传感器监测现场图像、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量以及输电线路杆塔一定范围内的山火温度及热成像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实时地传送到专家分析系统中,专家分析系统可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统计与分析,并将所有数据显示给用户。当出现异常情况时,会以多种方式发出预报警信息,提示管理人员应对报警点予以重视或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广泛用于高压输电线路上。本技术采用的红外热成像监测技术能准确实时监测现场温度及火情,还可透过烟雾观测隐火。为避免因线路走廊火灾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和输电线路火灾隐患,专门针对输电线路所在地区的特点,本技术能够为高压输电线路火灾突发事件提供最有效现场资料,相关部门可在最短时间内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同时也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红外热成像+可见光一体化摄像机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央数据处理单元的电源转换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中央数据处理单元的数据处理和主控制电路图。图6为本技术中央数据处理单元的时钟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2,一种输电线路智能防山火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由数据采集终端、无线通信基站和专家分析计算机三部分组成,其中杆塔11上设有红外热成像+可见光一体化摄像机3、雨量传感器4、温湿度传感器5、风速传感器6和风向传感器7,红外热成像+可见光一体化摄像机3、雨量传感器4、温湿度传感器5、风速传感器6和风向传感器7与预处理单 元8的输入端相连,预处理单元8再与中央数据处理单元9相连,中央数据处理单元9与专家分析计算机10无线连接。所述的红外热成像+可见光一体化摄像机3、雨量传感器4、温湿度传感器5、风速传感器6、风向传感器7、预处理单元8和中央数据处理单元9均与蓄电池2相连,蓄电池2与太阳能电池板I相连。所述的中央数据处理单元9与专家分析计算机10之间通过无线通信基站相连。所述的数据采集终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I给蓄电池2充电,通过红外热成像+可见光一体化摄像机3、雨量传感器4、温湿度传感器5、风速传感器6、风向传感器7将采集信息输出给预处理单元8,预处理单元8将信号又输出给中央数据处理单元9进行处理,中央数据处理单元9将结果打包、存储并传输给计算机10。在杆塔11上安装红外热成像+可见光一体化摄像机3、雨量传感器4、温湿度传感器5、风速传感器6、风向传感器7 ;所有这些传感器信号都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预处理单元8再连接到中央数据处理单元9。参见图3,图3为红外热成像+可见光一体化摄像机3的结构示意图,其连接关系如下将热成像+可见光一体化摄像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电线路智能防山火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有杆塔(11),其特征在于,杆塔(11)上设有红外热成像+可见光一体化摄像机(3)、雨量传感器(4)、温湿度传感器(5)、风速传感器(6)和风向传感器(7),红外热成像摄像机(3)、雨量传感器(4)、温湿度传感器(5)、风速传感器(6)和风向传感器(7)与预处理单元(8)的输入端相连,预处理单元(8)再与中央数据处理单元(9)相连,中央数据处理单元(9)与专家分析计算机(10)无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仁图太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同步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