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萧炎泉专利>正文

无尘室加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56241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21:09
一种无尘室加湿系统,利用一外气空气箱引进外部空气,再由一第一过滤装置对该外部空气进行过滤,接着由一降温装置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一降温动作,紧接着由一除湿装置对降温后的空气内多余的水气进行一除湿动作,接续由一风扇装置将除湿后的空气分散在一无尘室内,由于该无尘室内会混合该除湿后的空气、制程排气和二氧化碳,再接续由一第二过滤装置将该混合的除湿后空气、制程排气和二氧化碳进行过滤后,产生一清净空气并送至该无尘室内,且在该无尘室内划分有多个区域,且由一加湿装置对该等区域进行一加湿动作,由此达到调节湿度及节省能源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无尘室加湿系统,尤指一种调节湿度及节省能源的加湿系统。技术背景 现行科技厂的无尘室为了调节室内的温湿度,必须使用空调系统来进行调节,让室内的温湿度达到恒温,以免室内的温湿度差异过大,进而影响到制程设备的生产。而目前空调系统会使用外气空调箱,为了维持无尘室内的空气品质,需使用外气空调箱制造新鲜空气的无尘室内部,外气空调箱将外部空气引进后,进行过滤、除湿、升温、加湿、再微调温度,并反复此流程进行运作,而此流程为二十四小时反复运作,故在能源上相当耗能,而能源的耗能会导致电费相当可观,这对科技厂来说是一大负担。由图I中,可看出现有无尘室加湿系统,由一外气空调箱11将外部空气引进后,先经一第一过滤装置12将外部空气过滤,再经一预热装置13将空气加热,紧接着经由一降温装置14将加热后的空气所产生的蒸气进行降温动作,降温后的蒸气透过一除湿装置15将无尘室20内多余的湿气予以除湿,而除湿后所产生的气体,会透过一加湿装置16进行喷洒水幕喷雾,再经一风扇装置17将水幕喷雾予以分散后,会再经一回温装置18进行回温到常温,且由于无尘室20内会有大量制程排气及在无尘室20内人员呼吸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需经过一第二过滤装置19进行过滤后,再将过滤后的气体送入无尘室20中,使无尘室20内的湿度能够控制,及对污染物质浓度进行稀释,让无尘室藉由外气作一微调动作,但如此的流程需二十四小时不断的运转,才可使无尘室内的温湿度达到恒温,但现有无尘室加湿系统在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运转相当的耗能,对科技厂在节能上既不环保又耗电。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为业界所急需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尘室加湿系统,由一外气空气箱引进一外部空气,再由一第一过滤装置对该外部空气进行过滤,接着由一降温装置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一降温动作,紧接着由一除湿装置对降温后的空气内多余的水气进行一除湿动作,接续由一风扇装置将除湿后的空气分散在一无尘室内,由于该无尘室内会混合该除湿后的空气、制程排气和二氧化碳,再接续由一第二过滤装置将该混合的除湿后空气、制程排气和二氧化碳进行过滤后,产生一清净空气并送至该无尘室内,且在该无尘室内划分有多个区域,且在该等区域分设有一感应单元,透过该感应单元感应该等区域内的其中一区是否湿度不足,以产生一湿度不足信号,令一加湿装置对湿度不足的区域进行一加湿动作,从而达到调节湿度及节省能源的目的。为达成上述技术目的的技术手段在于一种无尘室加湿系统,应用于一无尘室,包括一设置在一无尘室外部的外气空调箱,以引进一外部空气;一对该外部空气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装置;一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一降温动作的降温装置;一对降温后的空气内多余的水气进行一除湿动作的除湿装置;一将该除湿后的空气予以分散在该无尘室内的风扇装置;一将该无尘室内的除湿后的空气、制程排气及二氧化碳进行过滤的第二过滤装置,产生一清净空气并送至该无尘室内;多个划分在该无尘室内的区域;一对该等区域进行一加湿动作的加湿装置。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无尘室加湿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无尘室加湿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本技术所提供的无尘室加湿系统,由一外气空调箱31、一第一过滤装置32、一降温装置33、一除湿装置34、一风扇装置35、一第二过滤装置36、一无尘室 37、多个区域38及一加湿装置39所构成。该外气空气箱31用于引进一外部空气。该第一过滤装置32用于对该外部空气进行过滤。该降温装置33用于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一降温动作。该除湿装置34用于对降温后的空气内多余的水气进行一除湿动作。该风扇装置35用于使该除湿后的空气分散在该无尘室37内。该第二过滤装置36将该无尘室37内的除湿后的空气、制程排气及二氧化碳进行过滤,产生一清净空气并送至该无尘室37内。该等区域38划分在该无尘室37内,且在该等区域38内分别设有一感应单元381,其用于分别感应该等区域38内的湿度是否足够,以产生一湿度不足信号。该加湿装置39在接收到该湿度不足信号后,则对该等区域38的其中一区域进行一加湿动作。该制程排气,是置放在该无尘室37内的制程设备在运转时所排放的。本技术无尘室加湿系统在运作时,会在该无尘室37外部设置该外气空调箱31,并由该外气空调箱31引进该外部空气,再由该第一过滤装置32对该外部空气进行过滤,接着由该降温装置33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该降温动作,紧接着由该除湿装置34对降温后的空气内多余的水气进行该除湿动作,以将降温后的空气的含水量降到40% 50%,而除湿后的空气会由该风扇装置35分散在该无尘室37内,由于该无尘室37内除了有除湿后的空气外,尚有制程设备所排放的制程排气和在该无尘室37内人员呼吸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而该除湿后的空气会和制程排气、二氧化碳混合,因此需透过该第二过滤装置36进行过滤后,再将过滤后的清静空气再次排送至该无尘室37内。再者,该无尘室37内划分有该等区域38,且该等区域38分别装设有该感应单元381,其用以分别感应该等区域38内的湿度是否足够,当该感应单元381感应该等区域38的其中一区域的湿度不足时,会产生该湿度不足信号,并令该加湿装置39在接收到该湿度不足信号后,对该等区域38的其中一区域进行该加湿动作,使该无尘室37内的每一区域湿度都能保持足够,且让本技术无尘室加湿系统在运作时环保又省电。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无尘室加湿系统,由该外气空气箱31引进该外部空气,再由该第一过滤装置32对该外部空气进行过滤,接着由该降温装置33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该降温动作,紧接着由该除湿装置34对降温后的空气内多余的水气进行该除湿动作,接续由该风扇装置35将除湿后的空气分散在该无尘室37内,由于该无尘室37内会混合该除湿后的空气、制程排气和二氧化碳,再接续由该第二过滤装置36将该混合的除湿后空气、制程排气和二氧化碳进行过滤后,产生该清净空气并送至该无尘室37内,且在该无尘室37内划分有该等区域38,在该等区域38内分别设有该感应单元381,其用以分别感应该等区域38内的湿度是否足够,以产生该湿度不足信号,令该加湿装置39对湿度不足的区域进行该加湿动作,从而达到调节湿度及节省能源的目的。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 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然而,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权利要求1.一种无尘室加湿系统,应用于一无尘室,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气空调箱,设置在该无尘室外部,以引进一外部空气; 一第一过滤装置,对该外部空气进行过滤; 一降温装置,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一降温动作; 一除湿装置,对降温后的空气内多余的水气进行一除湿动作; 一风扇装置,使该除湿后的空气分散在该无尘室内; 一第二过滤装置,对该无尘室内的除湿后的空气、制程排气及二氧化碳进行过滤,产生一清净空气并送至该无尘室内; 多个区域,划分在该无尘室内;以及 一加湿装置,对该等区域进行一加湿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尘室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等区域内分别设有一感应单元,分别用于感应该等区域内的湿度是否足够,以产生一湿度不足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尘室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尘室加湿系统,应用于一无尘室,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气空调箱,设置在该无尘室外部,以引进一外部空气;一第一过滤装置,对该外部空气进行过滤;一降温装置,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一降温动作;一除湿装置,对降温后的空气内多余的水气进行一除湿动作;一风扇装置,使该除湿后的空气分散在该无尘室内;一第二过滤装置,对该无尘室内的除湿后的空气、制程排气及二氧化碳进行过滤,产生一清净空气并送至该无尘室内;多个区域,划分在该无尘室内;以及一加湿装置,对该等区域进行一加湿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炎泉陈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萧炎泉陈大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