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秀玉专利>正文

光源切换式灯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560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光源切换式灯具结构,此灯具结构包括一第一灯座、至少一第二灯座、一电源供应器及一切换单元,第一灯座装设有至少一灯体;第二灯座装设有一发光二极管模组;电源供应器固定在第一灯座,电源供应器具有一电路板,电路板分别电性连接灯体及发光二极管模组;切换单元和电路板电性连接并用以切换灯体及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开启或关闭。以此,在有全亮亦有低亮度需求的同一场合中,以灯体为主灯以满足全亮需求,或切换至发光二极管模为辅灯以满足低亮度需求,进而提高灯具的使用便利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灯具结构,尤指一种光源切换式灯具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全球节能减排的提倡,节能照明灯具已成为趋势,故基于低耗能、省电等特点,节能灯如突光灯(fluorescent)及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应用于照明用途已愈来愈普遍,已逐渐取代传统灯泡如白炽灯而广泛应用各种照明灯具或发光装 置中。然而,由于就价格比上总发光流明(lumen)而言,荧光灯仍比LED灯低价,因此目前于民用上,亦占多数。但目前荧光灯的制造方式仍不适合调光,主要是荧光灯的调光亮度无法足够低,且荧光灯调光之后会降低其使用寿命。因此,在有全亮亦有低亮度需求的同一场合中,以荧光灯为主灯以满足全亮需求,或切换至LED为辅灯以满足低亮度需求,将是一理想的方式。另外,市面上的以LED为主灯,且直接对该LED主灯进行调光,于调至低量度时,有多余功耗的问题。因此,在有全亮亦有低亮度需求的同一场合中,若选用LED为主灯,亦应以该LED主灯满足全亮需求,或切换至另一 LED为辅灯以满足低亮度需求,以降低多余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切换式灯具结构,其是利用在有全亮亦有低亮度需求的同一场合中,以荧光灯为主灯以满足全亮需求,或切换至发光二极管模为辅灯以满足低亮度需求,进而提高灯具的使用便利性。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光源切换式灯具结构,包括一第一灯座,装设有至少一灯体;至少一第二灯座,装设有一发光二极管模组;一电源供应器,固定在该第一灯座,该电源供应器具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分别电性连接该灯体及该发光二极管模组;以及一切换单元,和电路板电性连接并用以切换该灯体及该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开启或关闭。进一步地,该发光二极管模组包含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及和该电路板电性连接的一辅助电路板,该发光二极管固定在该辅助电路板,该壳体于该开口周缘形成有一环块,该辅助电路板对应该环块定位。进一步地,还包括一黏着剂,该黏着剂被夹置在该辅助电路板及该环块之间。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固定环,该固定环固定于该壳体,该固定环设有一穿口,该辅助电路板被夹置在该固定环及该环块之间,该发光二极管通过该穿口裸露于该壳体。进一步地,该发光二极管模组包含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及和该电路板电性连接的一辅助电路板,该发光二极管固定在该辅助电路板,该壳体于该开口周缘形成有一卡掣部,该辅助电路板与该卡掣部相互卡合。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复数锁固元件,该发光二极管模组包含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及和该电路板电性连接的一辅助电路板,该发光二极管固定在该辅助电路板,该壳体设有复数孔洞,该辅助电路板设有复数锁孔,各该锁固元件穿设固定于各该孔洞及各该锁孔。进一步地,该发光二极管模组包含和该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具有一出光体,该出光体周缘具有一突出部,该壳体于该开口周缘形成有一环块,该关出部对应该环块定位。进一步地,还包括一黏着剂,该黏着剂被夹置在该突出部及该环块之间。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固定环,该固定环固定于该壳体,该固定环设有一穿口,该突出部被夹置在该固定环及该环块之间,该出光体通过该穿口裸露于该壳体。进一步地,该发光二极管模组包含和该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具有一出光体,该出光体周缘具有一突出部,该壳体于该开口周缘形成有一卡掣部,该突出部与该卡掣部相互卡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导光透镜,该导光透镜装设在该壳体并罩盖该发光二极管模组。进一步地,该灯体为气体放电灯。进一步地,该灯体为发光二极管。本技术还具有以下功效在有全亮亦有低亮度需求的同一场合中,使用者可自行选择性地切换灯体及发光二极管模组,达到以灯体为主灯以满足全亮需求,或切换至发光二极管模组为辅灯以满足低亮度需求,进而提高本技术灯具结构的使用便利性。另外,第二基座可固置在第一基座的安置板11 ;或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呈分离式配置,使设有灯体的第一灯座及设有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基座,两者可视情况调整相对位置,以增加本技术的灯具结构的组装范围。再者,本技术光源切换式灯具结构更包括一导光透镜,导光透镜装设在壳体并罩盖发光二极管模组。以此,以增加发光二极管出光的面积,进而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效果;此外,导光透镜可为凸透镜、凹透镜或平透镜,使本技术的灯具可方便地选择所需要的发光二极管出光的角度及出光的扩散效果,以实际满足多项应用需求。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灯具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灯具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发光二极管模组与壳体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发光二极管模组与壳体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发光二极管模组与壳体第三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发光二极管模组与壳体第四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第一灯座10…第一基座1L···安置板12…灯体2…第二灯座20…第二基座21…壳体211…开口212…环块213…卡掣部214…孔洞22…发光二极管模组221…发光二极管2211…出光体2212…突出部222…辅助电路板2221…锁孔3…电源供应器31…电路板41…切换单元5…黏着剂6…固定环61…穿口7…锁固元件8…导光透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请参考图I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光源切换式灯具结构,此灯具结构主要包括一第一灯座I、至少一第二灯座2、一电源供应器3及一切换单元41。第一灯座I具有一第一基座10,第一基座10具有一安置板11,安置板11装设有至少一灯体12 ;其中,灯体12可为气体放电灯(Gas-discharge lamps)或发光二极管,又气体放电灯的最佳实施例为荧光灯(Fluorescent)。第二灯座2具有一第二基座20,第二灯座2装设有一发光二极管模组22,每一发光二极管模组22为至少一发光二极管221,如图I所示,第二基座20可固置在第一基座10的安置板11 ;或如图2所示,第一基座10和第二基座20呈分离式配置,例如第一基座10和第二基座20各自固定在壁面上;此第二基座20为一壳体21,壳体21具有一开口 211,发光二极管模组22固定在壳体21并通过开口 211和电路板31电性连接。电源供应器3固定在第一灯座I的安置板11上,电源供应器3具有一电路板31,电路板31分别电性连接灯体12及发光二极管模组22,且电路板31上装设有一电源模组311 (用以提供灯体12及发光二极管模组22所需的电源)及气体放电灯启动所需的一启动器312 (也可为电子启动装置),若灯体12为发光二极管可不需要此启动器312。一切换单元41和电路板电性连接并用以切换灯体12及发光二极管模组22的开启或关闭。本技术的光源切换式灯具结构,其利用第一灯座I装设有灯体12 ;第二灯座2装设有发光二极管模组22 ;电源供应器3固定在第一灯座1,电源供应器3具有电路板31,电路板31分别电性连接灯体12及发光二极管模组22 ;切换单元41和电路板电性连接并用以切换灯体12及发光二极管模组22的开启或关闭。以此,在有全亮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源切换式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灯座,装设有至少一灯体;至少一第二灯座,装设有一发光二极管模组;一电源供应器,固定在该第一灯座,该电源供应器具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分别电性连接该灯体及该发光二极管模组;以及一切换单元,和该电路板电性连接并用以切换该灯体及该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开启或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许秀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