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开刃机,其包括机架、用于磨削锯片的砂轮、用于驱动砂轮的砂轮进给控制装置、砂轮平移装置,砂轮进给控制装置的主体为一电机,砂轮设于砂轮进给控制装置的输出轴上,砂轮进给控制装置可以移动地设于砂轮平移装置上。由砂轮平移装置驱动,砂轮进给控制装置21可以在机架上发生相对移动。还包括: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第一锯片转台和第二锯片转台、转台座、第一待加工工位、第一成品工位、第二待加工工位、第二成品工位、转台座平移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取得结构简化的优点,并且操作简单便捷、效率提高、性能稳定,加工锯片质量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锯片的开刃机,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开刃机。
技术介绍
用于加工磨削金刚石锯片的开刃机粉尘污染较大,因此今年来业界提出改进方案,相继提出多种类型的开刃机,以期能够提高效率、减少人工。但是目前的开刃机大多结构复杂,例如包括分度机构、离合器,成本较高,并且性能不稳定,加工质量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开刃机,以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结构复 杂、性能不稳定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开刃机,其包括机架、用于磨削锯片的砂轮、用于驱动砂轮的砂轮进给控制装置、砂轮平移装置,所述砂轮设于所述砂轮进给控制装置的输出轴上,所述砂轮进给控制装置可以移动地设于所述砂轮平移装置上,其中,还包括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均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取放锯片;第一锯片转台和第二锯片转台,用于容置及驱动锯片旋转;转台座,可移动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锯片转台和第二锯片转台固定于所述转台座上;第一待加工工位,临近所述第一机械手和所述第一锯片转台设置,用于放置待加工的锯片;第一成品工位,临近所述第一机械手和所述第一锯片转台设置,用于放置加工完成的锯片;第二待加工工位,临近所述第二机械手和所述第二锯片转台设置,用于放置待加工的锯片;第二成品工位,临近所述第二机械手和所述第二锯片转台设置,用于放置加工完成的锯片;转台座平移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上,并和所述转台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台座移动以使所述砂轮交替地磨削所述第一锯片转台和所述第二锯片转台的锯片;控制装置,连接并控制所述砂轮进给控制装置、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一锯片转台、第二锯片转台、转台座平移驱动装置的运行时序,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分别从所述第一待加工工位、第二待加工工位取下待加工的锯片,分别放置在所述第一锯片转台、第二锯片转台上并分别从所述第一锯片转台、第二锯片转台取下加工完成的锯片放置在相应的所述第一成品工位、第二成品工位;并且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转台座平移驱动装置切换所述第一锯片转台和第二锯片转台的位置以使所述砂轮磨削尚未加工的锯片并移走加工完成的锯片。根据上述全自动开刃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为PLC。根据上述全自动开刃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转台座平移驱动装置为汽缸或油缸。根据上述全自动开刃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锯片转台和第二锯片转台均包括转台电机和减速装置。由上分析可知,本技术仅包括锯片转台、机械手、砂轮等必须装置,并无分度机构、离合器等易发生故障的装置,借此,本技术可以取得结构简化的优点,并且操作简单便捷、效率提高、性能稳定,加工锯片质量可靠。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侧视(省略机械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图3示意性的示出了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如其所示,本优选实施例包括机架I、用于磨削锯片的砂轮2、用于驱动砂轮2的砂轮进给控制装置21、砂轮平移装置22,砂轮进给控制装置21的主体为一电机,砂轮2设于砂轮进给控制装置21的输出轴上,砂轮进给控制装置21可以移动地设于砂轮平移装置22上。由砂轮平移装置22驱动,砂轮进给控制装置21可以在机架I上发生相对移动。进一步地,本优选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机械手5和第二机械手6、第一锯片转台3和第二锯片转台4、转台座7、第一待加工工位81、第一成品工位82、第二待加工工位91、第二成品工位92、转台座平移驱动装置71和控制装置(未示出)。第一机械手5和第二机械手6分别由第一机械手换位装置51和第二机械手换位装置61驱动,第一机械手换位装置51和第二机械手换位装置61设于机架I上,用于取放锯片。第一锯片转台3和第二锯片转台4分别包括第一转台电机31和第二转台电机41和相应的减速装置(未标记),用于容置及驱动锯片旋转。转台座7可移动的设于机架I上,第一锯片转台3和第二锯片转台4固定于转台座7上。第一待加工工位81临近第一机械手5和第一锯片转台3设置,用于放置待加工的锯片。第一成品工位82临近第一机械手5和第一锯片转台3设置,用于放置加工完成的锯片。第二待加工工位91临近第二机械手6和第二锯片转台4设置,用于放置待加工的锯片。第二成品工位92临近第二机械手6和第二锯片转台4设置,用于放置加工完成的锯片。转台座平移驱动装置71设于机架I上,并和转台座7连接,用于驱动转台座7移动以使砂轮I交替地磨削第一锯片转台3和第二锯片转台4的锯片。控制装置连接并控制上述各个驱动机构,例如第一机械手5和第二机械手6的第一机械手换位装置51和第二机械手换位装置61、第一锯片转台3和第二锯片转台4的第一转台电机31和第二转台电机41、转台座平移驱动装置71,控制装置控制各执行机构的大致过程为控制第一机械手5、第二机械手6分别从第一待加工工位81、第二待加工工位91取下待加工的锯片,分别放置在第一转台电机31和第二转台电机41上,待第一转台电机31和第二转台电机41上的锯片加工完成后,再分别从第一转台电机31和第二转台电机41取下加工完成的锯片放置在相应的第一成品工位82、第二成品工位92。在此过程中,控制装置还控制转台座平移驱动装置71切换第一锯片转台3和第二锯片转台4的位置以使砂轮I磨削尚未加工的锯片并移走加工完成的锯片。例如第一锯片转台3上的锯片在磨削过程中,第二锯片转台4位于第二待加工工位91、第二成品工位92之间,第二机械手6将待加工的锯片从第二待加工工位91抓取至第二锯片转台4上,第一锯片转台3上锯片加工完毕,转台座平移驱动装置71移动转台座7,将第一锯片转台3移动至第一待加工工位81、第一成品工位82之间;第一机械手5将加工完毕的锯片抓取至第一成品工位82,并从第一待加工工位81抓取待加工的锯片放置在第一锯片转台3上,在第一锯片转台3移动至第一待加工工位81、第一成品工位82之间的同时,第二锯片转台4已经移动至砂轮I处,砂轮I开始磨削第二锯片转台4上的锯片,如此周而复始。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控制装置为PLC。转台座平移驱动装置71为汽缸或油缸。当然本技术不局限于此。综上,本技术省略了多种传动机构,例如离合器、分度机构等,大大简化了结·构,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同时,操作的便利性、可靠性大大提高,成本也得以降低。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技术包含ο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开刃机,包括机架、用于磨削锯片的砂轮、用于驱动砂轮的砂轮进给控制装置、砂轮平移装置,所述砂轮设于所述砂轮进给控制装置的输出轴上,所述砂轮进给控制装置可以移动地设于所述砂轮平移装置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均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取放锯片; 第一锯片转台和第二锯片转台,用于容置及驱动锯片旋转; 转台座,可移动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锯片转台和第二锯片转台固定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开刃机,包括机架、用于磨削锯片的砂轮、用于驱动砂轮的砂轮进给控制装置、砂轮平移装置,所述砂轮设于所述砂轮进给控制装置的输出轴上,所述砂轮进给控制装置可以移动地设于所述砂轮平移装置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均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取放锯片;第一锯片转台和第二锯片转台,用于容置及驱动锯片旋转;转台座,可移动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锯片转台和第二锯片转台固定于所述转台座上;第一待加工工位,临近所述第一机械手和所述第一锯片转台设置,用于放置待加工的锯片;第一成品工位,临近所述第一机械手和所述第一锯片转台设置,用于放置加工完成的锯片;第二待加工工位,临近所述第二机械手和所述第二锯片转台设置,用于放置待加工的锯片;第二成品工位,临近所述第二机械手和所述第二锯片转台设置,用于放置加工完成的锯片;转台座平移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上,并和所述转台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台座移动以使所述砂轮交替地磨削所述第一锯片转台和所述第二锯片转台的锯片;控制装置,连接并控制所述砂轮进给控制装置、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一锯片转台、第二锯片转台、转台座平移驱动装置的运行时序,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分别从所述第一待加工工位、第二待加工工位取下待加工的锯片,分别放置在所述第一锯片转台、第二锯片转台上并分别从所述第一锯片转台、第二锯片转台取下加工完成的锯片放置在相应的所述第一成品工位、第二成品工位;并且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转台座平移驱动装置切换所述第一锯片转台和第二锯片转台的位置以使所述砂轮磨削尚未加工的锯片并移走加工完成的锯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玉武,
申请(专利权)人:景玉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