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针加药正压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7109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无针加药正压接头装置,包括中空的上座、密封件和底座。采用螺旋弹簧状的密封件,其端面的弧形孔,此孔在不加药时可以有效密封闭合,在加药时通过加药装置的挤压形成通路进行加药;其椭圆形端面,其能与上座口部的圆孔有效密封;其螺旋弹簧状体,弹性好且增加加药时的手感舒适度,且退出加药装置时,在弹力作用下形成正压,将留置针内的液体药推入血管,达到封管的效果,从而有效避免血液回流,形成血栓,堵塞导管;底座是有6:100锁定接头便于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生产组装方便,可实现在输液中产生正压、防止血液回流和避免扎伤医护人员或他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产品涉及医疗器械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在输液中产生正压、防止血液回流和避免扎伤医护人员或他人的无针加药正压接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不仅大大减少了患者长期治疗中需反复静脉穿刺所造成的痛苦,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但在临床应用中,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如留置管被回血堵塞、肝素钠封管过程繁琐以及与置管有关的感染等等。另外,对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者也不能用肝素钠封管,以致反复多次冲管、封管、挤压等,既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又增加了患者耗材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也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生率及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的概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专利技术了无针密闭输液系统进行静脉输液,该系统有着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无需针头连接,避免针刺伤的风险的优点,提供简捷接入,既增加了安全性也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因此无针密闭输液系统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但在现有的无针密闭输液系统中,当输液完后毕拔下接头时,由于负压的作用会使血液回流到留置针中,不流动的血液容易凝固形成血栓,造成留置导管的堵塞,使下次输液无法进行。所以在现有的无针密闭输液系统中增加正压功能就能有效防止出现留置导管堵塞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针加药正压接头装置,避免扎伤医护人员或他人,且可有效地防止血液回流到留置针内,避免形成血栓,堵塞导管。本技术的目的实现如下它包括上座部分、密封件部分和底座部分。其特征是上座部分口部设有锁定螺纹便于与不带针接头连接;上座外侧面设有六条止滑棱,增加手感舒适度。密封件端面的设计为椭圆形,其能与上座口部的圆孔有效密封;密封件的椭圆端面中间设有一长弧形孔,此孔在不加药时可以有效密封闭合,在加药时通过加药装置的挤压形成通路进行加药;密封件设计有螺旋弹簧状,弹性好且增加加药时的手感舒适度,且退出加药装置时,在弹力作用下形成正压,将留置针内的液体药推入血管,达到封管的效果,从而有效避免血液回流,形成血栓,堵塞导管。底座上设计有6 :100锁定接头便于有效与留置针密封连接。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不需使用带针头的加药装置,避免刺伤医务人员或他人,减少交叉感染和污染;在退出加药装置时,形成正压,从而有效避免血液回流,形成血栓,堵塞导管。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子对本技术产品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新型结构的无针加药正压接头结构装配图;图2为本新型结构的无针加药正压接头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新型结构的密封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新型结构的密封件端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剖视图I所示,一种无针加药正压接头,它包括密封件1,上座2,底座3。其特征是上座部分口部设有设有锁定接头4,锁定接头4外壁设有锁定螺纹便于与不带针接头连接;上座外壁设有的止滑棱5,止滑棱5有六条,增加手感舒适度。密封件设有椭圆形端 面10,其能与上座口部的圆孔有效密封;密封件的椭圆形端面10中间设有弧形孔9,此孔在不加药时可以有效密封闭合,在加药时通过加药装置的挤压形成通路进行加药;密封件管壁为螺旋弹簧状体11,弹性好且增加加药时的手感舒适度,且退出加药装置时,在弹力作用下形成正压,底座上设计有6 100锁定接头6便于有效与留置针密封连接,密封件I为中空结构,内部为空腔7,增加弹性力度;上座2与密封件I之间也有空腔结构8,便于装配。如剖视图2所示,剖视图2中,上座2设有锁定接头4,便于与不带针接头连接;剖视图2所示上座外壁设有的止滑棱5,增加手感舒适度;底座上设计有6 :100锁定接头6便于有效与留置针密封连接;剖视图2中,密封件I为中空结构,内部为空腔7,管壁为螺旋弹簧状体,增加弹性力度;上座2与密封件I之间也有空腔结构8,便于装配。如图3、4所示,密封件的椭圆形端面10中间设有弧形孔9,此孔在不加药时可以有效密封闭合,在加药时通过加药装置的挤压形成通路进行加药;图3中为密封件椭圆形端面10,其能与上座口部的圆孔有效密封;如图3所示,密封件管壁为螺旋弹簧状体11,弹性好且增加加药时的手感舒适度,且退出加药装置时,在弹力作用下形成正压,将留置针内的液体药推入血管,达到封管的效果,从而有效避免血液回流,形成血栓,堵塞导管。权利要求1.一种无针加药正压接头装置,它包括上座部分、密封件部分和底座部分,其特征是上座口部设有锁定螺纹便于与不带针接头连接;上座外侧面设有六条止滑棱,密封件端面的设计为椭圆形,与上座口部的圆孔有效密封;密封件的椭圆端面中间设有一长弧形孔,此孔在不加药时可以有效密封闭合,在加药时通过加药装置的挤压形成通路进行加药;密封件设计有螺旋弹簧状,退出加药装置时,在弹力作用下形成正压,将留置针内的液体药推入血管,达到封管的效果,底座上设计有锁定接头与留置针密封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无针加药正压接头装置,其特征是底座上锁定接头为6:100锁定接头。3.如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无针加药正压接头装置,其特征是密封件为中空结构,内部为空腔,管壁为螺旋弹簧状体,上座与密封件之间也有空腔结构便于装配。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无针加药正压接头装置,包括中空的上座、密封件和底座。采用螺旋弹簧状的密封件,其端面的弧形孔,此孔在不加药时可以有效密封闭合,在加药时通过加药装置的挤压形成通路进行加药;其椭圆形端面,其能与上座口部的圆孔有效密封;其螺旋弹簧状体,弹性好且增加加药时的手感舒适度,且退出加药装置时,在弹力作用下形成正压,将留置针内的液体药推入血管,达到封管的效果,从而有效避免血液回流,形成血栓,堵塞导管;底座是有6100锁定接头便于密封连接。本技术产品生产组装方便,可实现在输液中产生正压、防止血液回流和避免扎伤医护人员或他人。文档编号A61M5/14GK202682450SQ20122028759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张志芬, 胡鹏飞, 彭海鹏, 彭海波 申请人: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针加药正压接头装置,它包括:上座部分、密封件部分和底座部分,其特征是上座口部设有锁定螺纹便于与不带针接头连接;上座外侧面设有六条止滑棱,密封件端面的设计为椭圆形,与上座口部的圆孔有效密封;密封件的椭圆端面中间设有一长弧形孔,此孔在不加药时可以有效密封闭合,在加药时通过加药装置的挤压形成通路进行加药;密封件设计有螺旋弹簧状,退出加药装置时,在弹力作用下形成正压,将留置针内的液体药推入血管,达到封管的效果,底座上设计有锁定接头与留置针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芬胡鹏飞彭海鹏彭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