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江海专利>正文

一种人工指间关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6758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人工假体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人工指间关节,包括近端指骨部和远端指骨部,所述远端指骨部的顶端开有空腔,所述近端指骨部的顶端嵌合在所述空腔中,并能在所述空腔中灵活转动,所述近端指骨部的顶端开有第一螺孔,所述人工指间关节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螺孔向配合的第一螺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近端指骨部的顶端开有第一螺孔,并通过拧上第一螺钉使得近端指骨部可以更稳定的嵌合到所述空腔中,解决了现有的人工指间关节活动连接部位容易脱落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人工假体
,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指间关节
技术介绍
人工关节是人们为挽救已失去功能的关节而设计的一种人工器官,它在人工器官中属于疗效最好的一种。一般来说,其使用年限可达20年以上。随着科技进步,人工关节手术已经是一种十分成功和有把握的手术它可以即刻消除关节疼痛、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功能,使长期受关节病痛折磨的人们再次获得新生,特别是对于人工指间关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人工指间关节包括近端指骨部和远端指骨部,两者活动链接。在使用时可将近端指骨部的根部固定于近端指骨髓腔内,然后将远端指骨部的根部固定于远端指骨髓 腔内,确认牢固后再将两者的顶端嵌合为一个关节整体。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发现现有的人工指间关节在长时间使用后,近端指骨部和远端指骨部的活动连接部位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指间关节,旨在解决现有的人工指间关节的近端指骨部和远端指骨部的活动连接部位容易脱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人工指间关节,包括近端指骨部和远端指骨部,所述远端指骨部的顶端开有空腔,所述近端指骨部的顶端嵌合在所述空腔中,并能在所述空腔中灵活转动,所述近端指骨部的顶端开有第一螺孔,所述人工指间关节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螺孔向配合的第一螺钉。优选的,从所述空腔底部到远端指骨部的根部还开有第二螺孔,所述人工指间关节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螺孔相配合的第二螺钉。优选的,所述近端指骨部和/或远端指骨部根部的外围涂覆有羟基磷灰石涂料层。优选的,所述近端指骨部顶端两侧对称设有转动圆台,所述空腔与转动圆台的嵌合处设有与之配合的圆台滑槽。优选的,所述近端指骨部和/或远端指骨部根部的外围至少设有一圈突起部。优选的,所述突起部为截面为长方形的圆环。优选的,所述突起部为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圆环。优选的,所述远端指骨部的中部还设有卡槽。优选的,所述远端指骨部顶端的两侧根部还设有限制其转动角度的限位突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近端指骨部的顶端开有第一螺孔,将近端指骨部的顶端嵌合到远端指骨部顶端的空腔后,再在第一螺孔拧上与之配合的第一螺钉,近端指骨部的顶端会进一步膨大,近端指骨部可以更稳定的嵌合到所述空腔中,这样人工指间关节的使用寿命会更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近端指骨部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I中A-A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螺钉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远端指骨部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B-B面剖视图; 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螺钉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图I示出了近端指骨部的正视结构,图2示出了近端指骨部A-A面的剖视结构,图4示出了为了远端指骨部的正视结构,图5示出了远端指骨部B-B面剖视结构,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本实施例所述的人工指间关节包括近端指骨部(参照图I和图2)和远端指骨部(参照图4和图5),所述近端指骨部的顶端嵌合在所述空腔21中,并能在所述空腔21中灵活转动,所述近端指骨部的顶端开有第一螺孔11,所述人工指间关节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螺孔11向配合的第一螺钉。在使用时,将近端指骨部的根部植入并固定于近端指骨髓腔内,然后将远端指骨部的根部植入并固定于远端指骨髓腔内,由于在本实施例中,近端指骨部和远端指骨部均由交联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制成,有一定的弹性,轻轻掰开空腔21的开口处,将近端指骨部的顶端嵌合在所述空腔21中,再从所述近端指骨部顶端的第一螺孔11处拧入第一螺钉(如图3所示),所述拧紧的第一螺钉等效于膨胀螺丝,拧入螺钉后的近端指骨部顶端发生轻微膨胀,使得近端指骨部的顶端更加饱和地嵌入到远端指骨部的空腔21中,与现有技术相比,近端指骨部的顶端嵌合地更加牢固,近端指骨部和远端指骨部不容易脱落,使用时间更长。为了使得远端指骨部的根部更牢固地植入到骨髓腔中,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5,从所述空腔21底部到远端指骨部的根部还开有第二螺孔22 (如图6所示),当远端指骨部的根部植入到远端指骨髓腔后,在所述第二螺孔22中拧入第二螺钉22,所述远端指骨部的根部发生轻微膨胀,这样远端指骨部的根部更牢固地植入到远端指骨髓腔里,不易发生松动脱落。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近端指骨部I和/或远端指骨部2根部的外围涂覆有羟基磷灰石涂料层,在本实施例中,两者的根部外围都涂覆有羟基磷灰石涂料层,使其在植入骨髓腔后能够与骨端产生骨性愈合,从而增加固定强度,防止人工关节滑脱。下面介绍一种近端指骨部的顶端嵌合在所述空腔21中的一种嵌合方式,但显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参照图I和图5,近端指骨部顶端两侧对称设有转动圆台12,所述空腔21与转动圆台12的嵌合处设有与之配合的圆台滑槽23,本实施例通过转动圆台12嵌入到圆台滑槽中,使得远端指骨部能够以转动圆台12为轴进行转动。此外,由于远端指骨部与远近端指骨部采用的是交联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交联高分子量聚乙烯抛光体在常温下相互间极难磨损,这有利于长时间的使用此类人工关节而毋须频繁进行更换。为了进一步将远端指骨部的根部和近端指骨部的根部更牢固地植入到相应的骨髓腔中,所述近端指骨部和/或远端指骨部根部的外围至少设有一圈突起部,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突起部可以是截面为长方形的圆环,或是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圆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I所示,近端指骨部的根部的外围设有四圈突起部13,所述突起部13为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圆环,所述突起部5与近端指骨部的根部从外观上形成了 4个相同的圆台对轴叠加的情况,这样使得近端指骨部根部比较容易插入近端指骨随腔内,但是由于突起部的卡位作用,近端指骨部不易被取出;如图4所示,远端指骨部的根部的外围设有三圈突起部26,所述突起部26是截面为长方形的圆环,同样,当远端指骨部的根部植入到远端指骨随腔后,由于突起部26的卡位作用,远端指骨部不易被取出。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远端指骨部的中部还设有卡槽24。所述卡槽24同样使得远端指骨部植入到远端指骨随腔后,不宜被出去。进一步的,通常人手近侧指间关节伸直可达180度,屈曲可达110度,为了使得本技术提供的人工指间关节液能做到这种转动范围,在所述远端指骨部顶端的两侧根部还设有限制其转动角度的限位突起25,当达到转动极限时,所述限位突起25能够抵住近端指骨部使得远端指骨部无法继续转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近端指骨部的顶端开有第一螺孔,将近端指骨部的顶端嵌合到远端指骨部顶端的空腔后,再在第一螺孔拧上与之配合的第一螺钉,近端指骨部的顶端会进一步膨大,近端指骨部可以更稳定的嵌合到所述空腔中,这样人工指间关节的使用寿命会更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人工指间关节,包括近端指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指间关节,包括近端指骨部和远端指骨部,所述远端指骨部的顶端开有空腔(21),所述近端指骨部的顶端嵌合在所述空腔(21)中,并能在所述空腔(21)中灵活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指骨部的顶端开有第一螺孔(11),所述人工指间关节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螺孔(11)向配合的第一螺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江海翁雨雄
申请(专利权)人:陈江海翁雨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