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整大小的伞具,包含一主杆、一滑动环、多个伞骨单元、一容置单元,及一伞布。所述伞骨单元由主杆辐射向外延伸,每一伞骨单元包括一枢接于该主杆的支撑臂、一设于该支撑臂且能够沿该支撑臂长度方向滑动的延伸臂,及一两端分别连接于该滑动环与延伸臂的定位臂。每一伞骨单元的定位臂随该滑动环连动时,会推动该支撑臂向外展开,并根据定位臂位置的不同,该延伸臂延伸出该支撑臂的长度也不同,借此形成不同展开大小的伞骨单元,所以该伞布能够随所述伞骨单元被撑开而形成不同大小的遮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整大小的伞具。
技术介绍
传统伞具主要是包括有一笔直的主杆、一能够滑动地设于该主杆上的滑套、多个设于主杆上端与该滑套的伞骨,以及一设于所述伞骨外的伞布。在使用时,借着将滑套循主杆向上推移的同时而推动所述伞骨,使所述伞骨呈辐射状向外展开并将伞布撑开,以达到遮阳或挡雨的作用。然而,传统伞具的伞布撑开后的遮蔽区是固定大小,大的伞具使用大伞布形成较大的遮蔽区,遮阳或挡雨的效果较佳,但相对地所述伞骨在设计上需要较粗壮而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使该伞具较为笨重、携带性差;相反地,小的伞具使用较小的伞布,虽然在重量 上较为轻巧、容易携带,但伞布展开后遮蔽区较小,遮阳或挡雨的效果上则较差,虽然说有折叠伞的出现,将每一伞骨以多支连杆组成,在收合时能够减少占有的体积,但普遍来说,折叠伞展开后的遮蔽区仍是偏小,不适合两人以上共撑一把伞的情况使用,因此,在使用传统伞具时,使用者往往会在遮阳、挡雨效果与携带性上做取舍而难以兼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依使用需求而变更大小的可调整大小的伞具。本技术可调整大小的伞具,包含一个主杆、一个滑动环、多个伞骨单元、一个容置单元,及一个伞布。该主杆包括一个握持段、一个连设于该握持段的连接段,及一个连设于该连接段的安装段。该滑动环能够定位地穿套于该主杆。所述伞骨单元由主杆的连接段辐射向外延伸,每一个伞骨单元包括一个枢接于该连接段的支撑臂、一个设于该支撑臂且能够沿该支撑臂长度方向滑动的延伸臂,及一个两端分别连接于该滑动环与延伸臂的定位臂。该容置单元包括一个罩设于该安装段且具有一个容置空间的容置罩、一个滑动地穿设于该主杆的安装段且在该容置空间内的板体、一个两端分别接合于该容置罩与该板体并使该板体远离该连接段的弹性元件。该伞布盖设于所述伞骨单元上,且包括一个固设于该容置单元的板体且收纳于该容置空间内的中心部,及一个围绕该中心部且固设于所述延伸臂的端缘上的周边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于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较佳地,前述的可调整大小的伞具,其中所述支撑臂与主杆的连接段设置成所述伞骨单元展开后,其间的角度保持固定。较佳地,前述的可调整大小的伞具,其中该主杆的握持段具有多个彼此两两套接叠合的结合部,及一固定于最远离该连接段的结合部的把手。较佳地,前述的可调整大小的伞具,其中该容置单元的弹性元件是拉伸弹簧。较佳地,前述的可调整大小的伞具,其中该容置单元的弹性元件是压缩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每一个伞骨单元的定位臂随该滑动环连动时,会推动该支撑臂向外展开,并根据定位臂位置的不同,该延伸 臂延伸出该支撑臂的长度也不同,借此形成不同展开大小的伞骨单元,更配合该伞布包括收纳于该容置空间内的中心部,所以该伞布能够随所述伞骨单元而被撑开形成不同大小的遮蔽。附图说明图I是一剖视图,说明本技术可调整大小的伞具的一较佳实施例;图2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容置单元的态样;图3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伞骨单元的展开态样;图4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该伞骨单元的另一展开态样;图5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该伞骨单元的另一展开态样;图6是一俯视图,比较该较佳实施例的伞骨单元展开的大小;图7是一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收合的态样;图8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容置单元的另一种实施态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为本技术可调整大小的伞具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主杆2、一滑动环3、多个伞骨单元4、一容置单元5,及一伞布6。该主杆2包括一握持段21、一连设于该握持段21的连接段22,及一连设于该连接段22的安装段23。该主杆2的握持段21具有多个彼此两两套接叠合的结合部211,及一固定于最远离该连接段22的结合部211的把手212。该滑动环3穿套于该主杆2的连接段22,并能够利用主杆2的数个定位件(图未示)将滑动环3定位。所述伞骨单元4由主杆2的连接段22辐射向外延伸,每一伞骨单元4包括一枢接于该连接段22的支撑臂41、一设于该支撑臂41且能够沿该支撑臂41长度方向滑动的延伸臂42,及一两端分别连接于该滑动环3与延伸臂42的定位臂43。在所述伞骨单元4展开时,所述支撑臂41与主杆2的连接段22间的角度保持固定。参阅图2,该容置单元5包括一罩设于该安装段23且具有一容置空间511的容置罩51、一滑动地穿设于该主杆2的安装段23且在该容置空间511内的板体52、一两端分别接合于该容置罩51与该板体52并使该板体52远离该连接段22的弹性元件53。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元件53是一压缩弹簧。参阅图I与图2,该伞布6盖设于所述伞骨单元4,且包括一固设于该容置单元5的板体52且收纳于该容置空间511内的中心部61,及一围绕该中心部61且固设于所述延伸臂42的端缘上的周边部62。在本实施例中,该伞布6是由具弹性的布料所制成。参阅图I与图3,将该滑动环3沿该主杆2朝该安装段23的方向滑动,该滑动环3滑动的过程会连动所述伞骨单元4的定位臂43,并使得所述支撑臂41向上向外呈辐射状展开,让该伞布6撑开而能用于遮阳或蔽雨,定义此时该伞布6形成一最小遮蔽区A(见图6)。参阅图3、4,由于每一支撑臂41与主杆2的连接段22间的角度保持固定,因此若继续将该滑动环3沿该主杆2朝该安装段23的方向滑动,每一定位臂43则是连动该延伸臂42沿该支撑臂41的长度方向滑动,使延伸臂42突伸出该支撑臂41的长度变长,此时该延伸臂42会拉动该伞布6的周边部62向外移动,而该伞布6的周边部62受拉动后则将部分的中心部61抽离该容置单元5的容置空间511,使伞布6能够随该延伸臂42的延伸而更加展开,定义此时该伞布6形成一中段遮蔽区B(见图6)。在该中心部61被抽离该容置空间511的同时,该中心部61也会拉动该板体52向该连接段22的方向移动,并挤压该弹性元件53,使该弹性元件53蓄积一弹性作用 力。参阅图5,若继续将该滑动环3沿该主杆2朝该安装段23的方向滑动,使该延伸臂42几乎完全突伸出该支撑臂41,该伞布6的中心部61也持续被拉动而由该容置单元5中被抽出,并让该板体52继续压缩该弹性元件53,此时伞布6能提供较大的遮蔽面积,定义该伞布6形成一最大遮蔽区C(见图6)。参阅图5、4,而当要将该伞布6由最大遮蔽区C缩小至中段遮蔽区B或最小遮蔽区A(见图6)时,将该滑动环3朝远离该安装段23的方向滑动,带动该延伸臂42向该支撑臂41的长度方向缩入,而该伞布6的周边部62也跟着缩回,此时该伞布6的中心部61拉动该弹性元件53的力量就消失,该弹性元件53释放弹性作用力而将该板体52向远离该连接段22的方向推移,该板体52则将该伞布6的中心部61拉入该容置单元5的容置空间511,使该中心部61被收纳于该容置空间511。参阅图1、6,因此使用者能根据需求,通过改变该滑动环3的位置,变换所述伞骨单元4的延伸臂42延伸出所述支撑臂41的长度,使伞布6形成不同大小的最小遮蔽区A、中段遮蔽区B、最大遮蔽区C等。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主杆2设有3个定位件(图未示),供最大遮蔽区C与最小遮蔽区A间形成有一个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整大小的伞具,包含一个主杆、一个能够定位地穿套于该主杆的滑动环、多个由主杆辐射向外延伸的伞骨单元,及一个盖设于所述伞骨单元上的伞布,该主杆包括一个握持段、一个连设于该握持段的连接段,及一个连设于该连接段的安装段,其特征在于:该可调整大小的伞具还包含一个容置单元,而每一个伞骨单元包括一个枢接于该连接段的支撑臂、一个设于该支撑臂且能够沿该支撑臂长度方向滑动的延伸臂,及一个两端分别连接于该滑动环与延伸臂的定位臂,该容置单元包括一个罩设于该安装段且具有一个容置空间的容置罩、一个滑动地穿设于该主杆的安装段且在该容置空间内的板体、一个两端分别接合于该容置罩与该板体并使该板体远离该连接段的弹性元件,该伞布包括一个固设于该容置单元的板体且收纳于该容置空间内的中心部,及一个围绕该中心部且固设于所述延伸臂的端缘上的周边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哲豪,
申请(专利权)人:陈哲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