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园艺用洒水壶。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本园艺用洒水壶,包括壶体和设置在壶体上的出水管,在出水管的上端设有花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体上设有提手,该提手的下端固定在壶体一侧下部,提手的上端越过壶体顶部后固定在壶体另一侧的上部,所述的出水管设置在壶体固定提手上端的一侧,所述的出水管倾斜设置且出水管的下端与壶体的下部连通。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园艺用洒水壶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在洒水或提取过程中更为方便、省力,不易勒伤手掌,壶底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壶
,尤其是涉及一种园艺用洒水壶。
技术介绍
在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洒水壶作为对植被洒水灌溉的工具。洒水壶结构主要包括壶身和固定其中的出水管,以及提手,在出水管的出水口上还设有花洒头。目前的洒水壶在洒水时比较费力,需要在手腕与手臂上使用较多的力量,才能实现多角度的浇洒。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洒水壶,包括壶体、出水管、花洒头、上提手和下提手,花洒头与出水管为一整体,出水管与壶体为一整体,壶 体与上提手、下提手为一整体。本技术整个为一次成型,壶体、出水管、花洒头、上提手和下提手皆为一个整体。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但还是存在着在使用过程中不够省力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在洒水或提取过程中方便、省力的园艺用洒水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园艺用洒水壶,包括壶体和设置在壶体上的出水管,在出水管的上端设有花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体上设有提手,该提手的下端固定在壶体一侧下部,提手的上端越过壶体顶部后固定在壶体另一侧的上部,所述的出水管设置在壶体固定提手上端的一侧,所述的出水管倾斜设置且出水管的下端与壶体的下部连通。在上述的园艺用洒水壶中,在壶体顶部设有出水管的一侧设有挡水片。由于设置了挡水片,能防止洒水壶在使用过程中因角度的变化水超过壶敞口使水漏出。在上述的园艺用洒水壶中,所述的挡水片至少覆盖壶体顶部敞口的一半。在上述的园艺用洒水壶中,所述的提手由片材弯折成弧形,在提手的两侧边分别具有防伤凸条。由于设置了防伤凸条,能使手在提取壶体过程中更为舒适,有效的防止因洒水壶装有水后过重,从而导致提手勒伤手掌。在上述的园艺用洒水壶中,所述的壶体的底部边缘设有使壶底悬空的挡边。由于设置了挡边,能壶底悬空不易与地面直接接触,延长了壶底的使用寿命。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园艺用洒水壶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在洒水或提取过程中更为方便、省力,不易勒伤手掌,壶底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壶体I、出水管2、花洒头3、提手4、防伤凸条41、挡水片5、挡边1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2所示,本园艺用洒水壶,包括壶体I和设置在壶体I上的出水管2,在出水管2的上端设有花洒头3,壶体I上设有提手4,该提手4的下端固定在壶体I 一侧下部,提手4的上端越过壶体I顶部后固定在壶体I另一侧的上部,出水管2设置在壶体I固定提手4上端的一侧,出水管2倾斜设置且出水管2的下端与壶体I的下部连通,提手4由片材弯折成弧形,在提手4的两侧边分别具有防伤凸条41。壶体I顶部敞口,在壶体I顶部设有出水管2的一侧设有挡水片5,挡水片5至少覆盖壶体I顶部敞口的一半,壶体I的底部边缘设有使壶底悬空的挡边1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壶体I、出水管2、花洒头3、提手4、防伤凸条41、挡水片5、挡边1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园艺用洒水壶,包括壶体(I)和设置在壶体(I)上的出水管(2),在出水管(2)的上端设有花洒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体(I)上设有提手(4),该提手(4)的下端固定在壶体(I) 一侧下部,提手(4)的上端越过壶体(I)顶部后固定在壶体(I)另一侧的上部,所述的出水管(2)设置在壶体(I)固定提手(4)上端的一侧,所述的出水管(2)倾斜设置且出水管(2)的下端与壶体(I)的下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园艺用洒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体(I)顶部敞口,在壶体(I)顶部设有出水管(2 )的一侧设有挡水片(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园艺用洒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水片(5)至少覆盖壶体(I)顶部敞口的一半。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园艺用洒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手(4)由片材弯折成弧形,在提手(4)的两侧边分别具有防伤凸条(4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园艺用洒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体(I)的底部边缘设有使壶底悬空的挡边(11)。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水壶
,尤其是涉及一种园艺用洒水壶。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本园艺用洒水壶,包括壶体和设置在壶体上的出水管,在出水管的上端设有花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体上设有提手,该提手的下端固定在壶体一侧下部,提手的上端越过壶体顶部后固定在壶体另一侧的上部,所述的出水管设置在壶体固定提手上端的一侧,所述的出水管倾斜设置且出水管的下端与壶体的下部连通。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园艺用洒水壶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在洒水或提取过程中更为方便、省力,不易勒伤手掌,壶底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文档编号A01G25/14GK202680142SQ2012203383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张妮 申请人:中国计量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园艺用洒水壶,包括壶体(1)和设置在壶体(1)上的出水管(2),在出水管(2)的上端设有花洒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体(1)上设有提手(4),该提手(4)的下端固定在壶体(1)一侧下部,提手(4)的上端越过壶体(1)顶部后固定在壶体(1)另一侧的上部,所述的出水管(2)设置在壶体(1)固定提手(4)上端的一侧,所述的出水管(2)倾斜设置且出水管(2)的下端与壶体(1)的下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