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长岭专利>正文

新型剜蒜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4636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剜蒜器,包括剜刀、把手和连杆,在所述连杆靠近剜刀处设置有支杆,该支杆的上端连接在连杆的底部,其下部设置有压板,所述把手为立柱式,该立柱设置在与连杆的平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杠杆原理,在普通剜蒜器的连杆上设一支点,施以较小的力即可将蒜剜出来,另外为增大受力面积,减少压强,在支点下端设置压板,使用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用品。
技术介绍
普通的剜蒜器(如图I所示)既费力,尤其碰到下雨天,土壤粘湿,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剜蒜器。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剜蒜器,包括剜刀、把手和连杆,在所述连杆靠近剜刀处设置有支杆,该支杆的上端连接在连杆的底部,其下部设置有压板。所述把手为立柱式,该立柱设置在与连杆的平板上。有益效果本技术根据杠杆原理,在普通剜蒜器的连杆上设一支点,施以较小的力即可将蒜剜出来,另外为增大受力面积,减少压强,在支点下端设置压板,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的剜蒜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剜刀、2把手、3连杆、4支杆、5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具体描述。本技术根据杠杆原理,在杆的位置加一支点,施以较小的力即可将蒜剜出来。另外为增大受力面积,减少压强,在支点下端设置压板。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剜蒜器,包括剜刀I、把手2和连杆3,在所述连杆3靠近剜刀I处设置有支杆4,该支杆4的上端连接在连杆3的底部,其下部设置有压板5。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把手2为立柱式,该立柱设置在与连杆3的平板上。这种把手形式可以一只手握住立柱,用胳膊压在平板上即可把蒜剜出来,这样另一只手可以从事其他的事情。本技术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技术范围内或等同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技术包围。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剜蒜器,包括剜刀(I)、把手(2)和连杆(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杆(3)靠近剜刀(I)处设置有支杆(4 ),该支杆(4 )的上端连接在连杆(3 )的底部,其下部设置有压板(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剜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为立柱式,该立柱设置在与连杆(3)的平板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剜蒜器,包括剜刀、把手和连杆,在所述连杆靠近剜刀处设置有支杆,该支杆的上端连接在连杆的底部,其下部设置有压板,所述把手为立柱式,该立柱设置在与连杆的平板上。本技术根据杠杆原理,在普通剜蒜器的连杆上设一支点,施以较小的力即可将蒜剜出来,另外为增大受力面积,减少压强,在支点下端设置压板,使用更加方便。文档编号A01D11/02GK202679977SQ20122041268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0日专利技术者于长岭 申请人:于长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剜蒜器,包括剜刀(1)、把手(2)和连杆(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杆(3)靠近剜刀(1)处设置有支杆(4),该支杆(4)的上端连接在连杆(3)的底部,其下部设置有压板(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长岭
申请(专利权)人:于长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