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传礼专利>正文

金属阀球的离心铸造法及有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441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树脂壳模、金属外模,或两个半圆筒形全金属模,以及离心结构所组成的金属阀球的离心铸造法及有关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利用离心机产生离心力,作用于注入旋转的球形模具的钢水,使钢水沿着模具内径周围均匀分布,且自然形成中空管径,待冷却凝固脱模后成为与内模腔体形状相同的各种中空铸件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使铸件密度分布均匀细密,增加强度及耐腐耐磨,没有气孔的产生,更方便以后的加工工序。中空管径自然形成,坯件精度大大超过传统铸造方法。(*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精密铸造工艺,特别是一种串联(或糖葫芦)式的金属阀门球的浇铸方法。球型阀门是当今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得最为广泛的阀门,而现有的金属球形中空、短型中空或类似铸件的浇铸方法,是用手工制作砂模或陶模进行浇铸成型来完成的。上述方法有如下的不足一是用手工制作的砂模或陶模,很难做到标准圆球形和较高精度的中空同心圆,而且砂心的安装工序困难度很大,要求很高,往往是整个铸造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二是由于一般的浇铸,不易将杂质和细小空气排除,直接影响阀门球的使用质量。金属阀球的结晶体不够紧凑,抗酸、碱和氧化能力就差,也直接影响产品寿命。三是砂模或陶模进行铸造加工,其模具只能使用一次,消耗人力物力和时间,效果较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向公众提供一种能够大量快速地生产出串联式球型中空、短型中空或类似铸件的、质量上乘的精密铸件产品的金属阀球的离心铸造法及有关装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离心机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于注入旋转的金属外模的壳模的钢水,使钢水沿着模具内径周围均匀分布,且自然形成中空管径,待冷却凝固脱模后成为与壳模形状相同的各种中空铸件产品。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措施是金属阀球的离心铸造法及有关装置中的水平离心铸造装置主要包括有由若干个相互嵌装连接组成的串联式铸造用树脂壳模,两头嵌装端半式离心铸造树脂壳模;金属外模中,是圆筒形并设置有透气孔,内径有套装铸件树脂壳模的容纳空间,金属外模的外径有凹陷的轨槽环;离心机的结构类似于球磨机,电动机带动的是主动轮,主动轮经金属外模再带动其它轴承座上转动的是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与金属外模上的轨槽环或凸棱环相互嵌合,使金属外模做水平持续性旋转来产生离心力;将树脂壳模套装在圆筒形金属外模内,两头嵌装端半式离心铸造树脂壳模,盖板上有凸缘嵌装在端半式离心铸造树脂壳模凹缘内,用斜销锤入箝紧在金属外模的两端面,将金属外模装上离心机,离心机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放在金属外模的凹陷轨槽环内,使金属外模旋转。金属阀球的离心铸造法及有关装置的铸造法是由若干个相互嵌装连接组成的串联式铸造用树脂壳模,两头嵌装端半式离心铸造树脂壳模,凡是可能与铸件接触的部位均涂有醇类涂模剂,盖板上有凸缘嵌装在端半式离心铸造树脂壳模凹缘内,用斜销锤入箝紧在金属外模的两端面,将有树脂壳模的金属外模装上离心机,使离心机主动轮和从动轮与金属外模上的轨槽环相互嵌合,从浇斗口经盖板的钢水浇铸管口导入多个球槽所形成的中空管径,灌入与铸件相等重量的溶解钢水,持续不断地转动,待冷却至暗红色后即可脱模;利用离心原理以离心机转动作用于金属外模产生水平旋转,因离心力作用于钢水沿着模具内径周围均匀分布,铸件内部且自然形成绝对同心圆的中空内径。金属阀球的离心铸造法及有关装置中制造树脂壳模匀烧构件主要包括有外隔板,位置在匀烧构件腹部,以环状间断型嵌座来确保衬模及里模保持定位,并将衬模及里模焊接在外隔板的嵌座上;框板,位置在底部及两侧用于支撑整个匀烧构件;给料顶板,位置在匀烧构件顶部,上有进模砂孔;衬模,装在匀烧构件内部,呈豌状,有1~1.5度的拔模斜度,上方的块状平面上设有贯通到套孔的承接进模砂孔;里模,卡装于衬模的套孔中,豌状沿口具有嵌槽环,底部有端环并透设有环孔以利于匀烧构件;端半式隔板,是制造端半式离心铸造树脂壳模的匀烧构件,在面板一端设锥凸,中心有贯穿孔,由螺杆、垫块、螺帽、压杆予以组装定位;将匀烧构件的外隔板、框板及给料顶板组成箱形,里模的嵌槽及衬模的套孔组装在外隔板嵌座,并使衬模的块状平面上承接进模砂孔接合于顶板的进模砂孔,将两组相同匀烧构件相对组合成串联式离心铸造树脂壳模匀浇构件;若将一组匀烧构件搭配端半式隔板,由螺杆穿过里模端环的环孔,以螺帽、压杆、垫块与端半式隔板固定,自动壳模匀烧机合模时端半式隔板将因压杆之大小头而自动对准中心与里模契合,即形成端半式离心铸造树脂壳模匀烧构件。金属阀球的离心铸造法及有关装置中的金属外模上的轨槽环(或凸棱环)的数量,根据金属外模的长度或铰链安装组数确定。金属阀球的离心铸造法及有关装置中的串联式铸件树脂壳模,采用两个端半式离心铸造树脂壳模直接相互嵌合,即可成为单个铸件树脂壳模。金属阀球的离心铸造法及有关装置中的铸件造树脂壳模和金属外模,可以两模合并直接作成两片半圆筒形全金属模,相互嵌合成串联式离心铸造模,效果与上述铸件树脂壳模无异。将全金属模上模座凹沟和下模座凸边配合组成圆筒形,用轴栓穿设好的铰链套在全金属模轨槽内,旋紧螺栓予以固定,确保全金属模的为密合状态,根据全金属模的长度(即铸件球的多少)决定铰链的数量。全金属模的浇铸工艺与上述串联式离心铸造树脂壳模的浇铸方法是完全一样的,其浇铸流程如下;将组合后的全金属模用铰链扣紧,装在离心机托轮上,与全金属模轨槽配合,将涂模剂喷嘴与涂模机管头接通,加热全金属模并启动离心机旋转,开启涂模机阀门喷嘴能作前进或后退的动作,使全金属模的所有内部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涂模剂后,退出涂模机阀门喷嘴,将浇铸口导入全金属模缩口内径中,灌入与铸件相等重量的溶解钢水,持续不断地转动,利用离心原理以离心机转动作用于金属外模产生水平旋转,因离心力作用于钢水沿着模具内径周围均匀分布,铸件内部且自然形成绝对同心圆的中空内径,待冷却后即可脱模完成。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简要说明图一为本专利技术串联式离心铸造树脂壳模匀烧构件立体系统图。图二为本专利技术串联式离心铸造树脂壳模匀烧构件三视剖面图。图三为本专利技术端半式离心铸造树脂壳模匀烧构件端视剖面图。图四为本专利技术串联式离心铸造树脂壳模立体示意图。图五为本专利技术端半式离心铸造树脂壳模立体示意图。图六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装配连接使用剖面(一)图。图七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装配连接使用剖面(二)图。图八为本专利技术金属套模与离心机立体示意图。图九为本专利技术全金属模最佳实施例使用剖面图。图十为本专利技术全金属模构件装置立体系统图。附图编号名称10匀烧构件;11外隔板;12框板;13给料顶板;111嵌座;131进模砂孔;14衬模;141平面状块;142套孔;143承接进模砂孔;15里模;151嵌槽;152端环;1521环孔;16端半式隔板161锥孔;162锥凸;163贯穿孔;164螺杆;165垫块;166螺帽;167压杆;20树脂砂;201球形槽;202中空管径21串联式离心铸造树脂壳模;22端半式离心铸造树脂壳模;221凹缘23盖板;231钢水浇铸管口;232凸缘;30金属外模;31斜销;32轨槽;40钢水;41浇铸口;42铸件;50离心机;51电动机;511主动轮;512皮带;513从动轮;52轴承座521轮轴;522传动轮 523托轮。6010全金属模;6011上模座;6012下模座;6013全金属模轨槽;6111半球槽;6112缩口;6113凹沟;6121凸边;6021铰链公环扣;6022铰链母环扣;6023轴栓;6024插销;6025螺栓;6026垫圈;6027螺帽;6211榫耳;6212销轴孔;6213螺孔;6221轴架;6231插销孔;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具体详细地予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串联式离心铸造树脂壳模匀烧构件立体系统图,主要由外隔板11、框板12和给料顶板13、衬模14以及里模15等结构件组成。其中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树脂壳模、金属外模,或两个半圆筒形全金属模,以及离心装置所形成的金属阀球的离心铸造法及有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离心机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于注入旋转的球形模具的钢水,使钢水沿着模具内径周围均匀分布,且自然形成中空管径,待冷却凝固脱模后成为与内模腔体形状相同的各种中空铸件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传礼锺俐悦
申请(专利权)人:蒋传礼锺俐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