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3939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2:34
一种具有带有至少一个集成的煤气燃烧器(14)的上部工作台(12)的煤气炉(10),所述煤气燃烧器(14)包括碗状基体(16)、置于基体(16)上的燃烧器顶部(18)和置于燃烧器顶部(18)的上部盖(20),其中多个火焰喷口(34)被配置向待加热的容器排放煤气空气混合物并且其中其横截面向火焰喷口(34)逐步增加地扩展的环形混合区(30)被界定在燃烧器顶部(18)和上部盖(20)之间,其特征在于燃烧器顶部(18)配有文丘里管(28),文丘里管(28)给混合区(30)供应煤气空气混合物并被设计成从上部工作台(12)上方吸取初级空气(25),火焰喷口(34)在上部盖(20)内以通孔构成,以及上部盖(20)的界定混合区(30)的上部面的底部面关于水平面朝着火焰喷口至少部分向上倾斜以界定混合区(30)逐步增加地扩展的横截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煤气炉描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带有至少一个集成的煤气燃烧器的上部工作台(upper workplate)的煤气炉(gas stove),所述煤气燃烧器包括碗状基体、置于基体上的燃烧器顶部和置于燃烧器顶部的上部盖,其中多个火焰喷口被设置以向待加热的容器释放煤气空气混合物,以及其中环形混合区被界定在燃烧器顶部和上部盖之间,环形混合区的横截面朝向火焰喷口逐步增加地扩展。上述种类的煤气炉例如EP-A-I 898 153为人熟知。这种煤气炉包括一个或多个煤气燃烧器,每个都由碗状基体、置于基体上的燃烧器顶部,以及置于燃烧器顶部上的上部盖形成。燃烧器顶部在其圆周上配有多个火焰喷口以径向并且实质上平行于待加热的容器底部释放煤气空气混合物。上部盖关闭燃烧器的顶部并且连同燃烧器顶部界定火焰喷口。环形混合区被配置在燃烧器顶部和上部盖之间。混合区的横截面向着火焰喷口逐步增加地扩展。混合区被上部盖的平的水平底部面和形成于燃烧器顶部的顶部面处的环形槽界定,其中环形槽的深度向着火焰喷口径向逐步增加。所述煤气燃烧器构造的主要缺点之一是大量热由通过这些径向排放煤气空气混合物的火焰喷口产生的火焰释放到环境。相应地,煤气燃烧器效率低。而且,释放到环境的热可能对装置的使用期或煤气燃烧器所固定的工作台的颜色或诸如此类产生不良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一种配备有上述种类的煤气燃烧器的高效的煤气炉。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上述种类的煤气燃烧器,其火焰对装置的使用期或外观没有不良影响。此外,要确保充足的空气吸入(air entrainment)。为实现该目标,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种类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燃烧器顶部设有文丘里管(Venturi pipe),文丘里管给混合区供应煤气空气混合物并被设计成从上部工作台上方吸取初级空气(primary air),火焰喷口在上部盖内以通孔构成,并且上部盖的界定混合区的上部面的底部面关于水平面朝着火焰喷口至少部分向上倾斜以界定混合区逐步增加地扩展的横截面。由于火焰喷口形成为设置在上部盖中的通孔的事实,煤气空气混合物或更精确地说是火焰在向上方向上直接朝着待加热容器离开火焰喷口。相应地,仅非常少的热被释放到环境中使得可预期装置的使用期或外观没有减损。而且,由于很少的热损耗,燃烧器的效率是高的。此外,火焰喷口朝着即将来临的煤气空气混合物的流定向,借此混合区内的紊流至少部分被阻止。然而,申请人意识到,上部盖内的火焰喷口的配置导致在火焰喷口和待加热的容器之间的距离缩短和因此相对于火焰喷口一侧地被布置在燃烧器顶部的圆周处的设计,火焰长度减少。结果,被火焰吸入的次级空气(secondary air)量实际减少,导致燃烧效果降低。对抗次级空气不足的最明显的解决方式应该是增加燃烧器和待加热容器间的距离。然而,这可能至少部分危及之前提及的改善了的热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以增加初级空气量对抗次级空气不足,恢复了燃烧效果。以混合区的特别设计的方式获得初级空气的增量,其中上部盖的界定混合区的上部面的底部面关于水平面朝着火焰喷口至少部分向上倾斜以界定混合区逐步增加地扩展的横截面。这种设计获得极好的初级空气吸入,因为火焰喷口内不必要的紊流的产生进一步由于以下事实而消除混合区设计适合于即将来临的煤气空气混合物的流向。而且,初级空气被从上部工作台上方吸取。因此可得到无尽的初级空气的储存。优选是,燃烧器顶部的界定混合区的底部面的上部面关于水平面以最大10度的角延伸。以此方式,混合区关于即将来临的煤气空气混合物的流向的优化调整可以实现。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上部盖的底部面形成有其深度向着火焰喷口在径向上增加的环形槽。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火焰喷口关于垂直面倾斜至少15度的角,优选是大约45度的角。这也有助于减少火焰喷口内紊流以及因此有助于良好的初级空气吸入。·优选是,火焰喷口从设置在上部盖底部面处的环形槽的表面以直角延伸。由于现在正交表面被用于定位钻孔工具,相应地为获得通孔的钻孔工艺被简化了。这提高了钻孔操作的质量和减少了操作时间和切屑。有利的是,火焰喷口的倾斜角本质上与在火焰喷口正前的煤气空气混合物的流向匹配,也就是,紧接在煤气空气混合物进入火焰喷口之前。这也有助于阻止混合区内的紊流。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文丘里管被设计以排他地从上部工作台上方吸取初级空气。由此设计获得非常好的效果。通过对专利技术的煤气炉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如下描述并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的特性和优点将变得明显。在附图中图I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煤气炉的煤气燃烧器的燃烧器顶部和上部盖的横截面视图;图2为图I所示的装置的示意图,其图示了燃烧器运转期间的煤气、初级空气和次级空气的流动分布;图3为图2中细节III的放大视图;图4为对比的煤气燃烧器的燃烧器顶部和上部盖的横截面视图;图5为图4所示装置的示意图,其图示了操作期间的煤气、初级空气和次级空气的流动分布;以及图6为图5中细节VI的放大视图。图I至3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煤气炉10的构件。煤气炉10具有带有集成煤气燃烧器14的上部工作台12。煤气燃烧器14包括没有被更详细示出的碗状基体16、置于基体16上的燃烧器顶部18,以及置于燃烧器顶部18的上部盖20。煤气燃烧器14的基体16被容纳在煤气炉10的上部工作台12内,并且在其下部部分包括连接到煤气供应管道的注入器22。注入器22突出到室24中,室24被界定在基体16和燃烧器顶部18之间且被配置多个入口 26,来自上部工作台12上方的环境空气通过该多个入口作为初级空气25被输入室24。燃烧器顶部18,其被置于碗状基体16顶上,包括文丘里管28,文丘里管28突出到室24中并且被垂直地置于注入器22上方。文丘里管28通向环形混合区30,其在燃烧器顶部18和上部盖20之间构成且其横截面或圆周部分从文丘里管28径向向外扩展。上部盖20在其底部面形成有环形槽32,环形槽的主要表面33关于水平面H向上倾斜使得槽32的深度径向向外逐步增加以生成混合区30的逐步增加外扩的横截面。反之,燃烧器顶部18的上表面关于水平面H以最大角10度扩展。在环形槽32的外圆周区内,上部盖20被配置多个火焰喷口 34,其关于垂直面V以至少30度的角倾斜,优选是大约45度。火焰喷口 34呈环状分布,然而每个火焰喷口 34被配置为从混合区30通向上部盖20的上部面的通孔。环形槽32的从火焰喷口 34延伸的表面36相对于火焰喷口 34成直角布置。由于正交表面被用于定位钻孔工具,用于产生通孔的钻孔工艺相应地被简化了。这提高了钻孔操作的质量和减少了操作时间以及切屑。在煤气燃烧器14运转期间,煤气通过煤气供应管道被供给注入器22。注入器22经由室24和文丘里管28注入煤气到混合区30。在室24内,环境空气从上部工作台12上方通过入口 26排他地被吸取作初级空气25,并接着流过文丘里管28进入混合区30,其中煤气空气混合物在混合区30被混合。由于混合区30的横截面逐步增加地扩张,煤气空气 混合物的压强增大以及其速率减少直到煤气空气混合物到达火焰喷口 34。煤气空气混合物通过火焰喷口 34离开煤气燃烧器14。火焰38在火焰喷口 34上方生成并且指向待加热容器,吸入次级空气39。由于火焰喷口 34指向待加热容器的事实,大部分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拉西塞德里克·卡塔洛涅尼科·比亚焦利
申请(专利权)人:伊莱克斯家用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