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3206 阅读:9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用于从人体分离分子或细胞的官能化表面的生物探测器。为了改善上述类型的生物探测器,使得生物探测器的官能化表面或其上富集的分子或细胞经受较低的摩擦作用并且改善生物探测器的生物相容性,将所述生物探测器设计成从人体取出流体,并且使其容纳至生物探测器的内部空间中,其中所述官能化表面朝向生物探测器的内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生物探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用于从人体分离分子或细胞的官能化表面的生物探测器。
技术介绍
这种生物探测器例如从WO2006/131400A1是已知的。将这种生物探测器导入人体中用于靶分子和靶细胞的分离和富集并且在短时间后再次从人体取出。将生物探测器导入身体中或取出它时,容易摩擦掉官能化表面或其上富集的物质。应当尽可能多地确保生物探测器的官能化表面是生物相容的且不引起免疫反应。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上文提及类型的生物探测器,从而生物探测器的官能化表面或其上富集的分子或细胞暴露于较低的摩擦作用,并且改善生物探测器的生物相容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用于从人体分离分子或细胞的官能化表面的生物探测器,所述生物探测器被设计为从人体取出流体并且将其吸收至生物探测器的内部空间中,其中所述官能化表面朝向生物探测器。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探测器,可以取出某些量的体液并将其吸收至生物探测器中并进行分析,如果需要的话。官能化表面和其上富集的靶分子或靶细胞被保护在生物探测器内部免遭磨损。另外,与官能化表面接触的体液没有不恰当地再循环返回身体中并且不再是身体内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生物探测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3.16 DE 102010011560.61.具有用于从人体分离分子或细胞的官能化表面(21、31、41、51)的生物探测器(1),其中所述生物探测器(1)被设计为将流体吸收至生物探测器(1)的内部空间(20、30、40、50)中,其中所述生物探测器(1)具有管道部(3),并且其中所述官能化表面位于管道部(3)的内壁(3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探测器(1)被设计为从人体取出流体,其中所述生物探测器(1)具有流体取出部(2),所述流体取出部(2)包括开口(10),流体通过所述开口(10)进入所述生物探测器(1)的内部空间(20、30、40、50),其中所述生物探测器(1)具有被设计为注射器形式的包括可变体积的储存装置(4),其中所述储存装置(4)的内部空间(40)与所述管道部(3)的内部空间(30)连通,其中所述管道部(3)包括至少一个截面变化并且所述官能化表面位于所述截面变化处,并且其中所述储存装置(4)的内部空间(40)可通过增加储存空间而被从所述人体取出的流体填充,并且其中所述官能化表面位于储存装置(4)的内壁(4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探测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取出部(2)满足以下要求中的至少一个:a.流体取出部(2)的内部空间/内部(20)与开口(10)连通;b.开口(10)在流体取出部(2)的一个末端形成;c.流体取出部(2)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形成;d.流体取出部(2)由塑料、金属或玻璃制成;e.流体取出部(2)被设计为插管的形式;f.流体取出部(2)包括0.25至3.5mm的外径;g.开口(10)包括0.2至3.0mm的直径;h.所述官能化表面位于流体取出部(2)的内壁(2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探测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部(3)满足以下要求中的至少一个:a.所述管道部(3)的内部空间(30)与开口(10)和/或流体取出部(2)的内部(20)连通;b.管道部(3)可拆卸地与流体取出部(2)连接;c.管道部(3)被设计为柔性软管的形式;d.管道部(3)具有比流体取出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埃克哈德·韦伯罗伯特·尼斯特罗伊
申请(专利权)人:吉卢比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