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设备的部件结构,具体是一种空气断路器触头结构。
技术介绍
空气断路器在闭合、开断电流时,因须克服较大的电动斥力和触头压力等,并须达到一定的分合闸速度,使得合闸功、分闸功随着电流的加大而增加,导致对触头等材料的性能要求大大提高,提高了材料成本,进而影响大电流开断设备的整体开发、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满足触头接触性能的同时,能够减小合闸驱动力、降低材料性能要求、提高分闸速度的空气断路器触头结构。 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断路器触头结构包括有固定的静触头和可活动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上段前侧设置有与静触头上的静触点配合的动触点;所述动触头的中部设置有中部弹簧,中部弹簧对动触头的中部施加向后的弹簧力;所述动触头下部设置有下部弹簧,下部弹簧对动触头的下部施加向后的弹簧力;所述动触头的下部还开有一个前后方向的腰形孔,并通过该腰形孔与一个固定的轴销配合,使动触头下部能够在腰形孔的限位下前、后移动;所述动触头后侧设置有能够对动触头中部施加向前作用力的推杆,推杆由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动触头的中部设置有一个中部支点轴,中部弹簧通过中部支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路器触头结构,包括有固定的静触头(2)和可活动的动触头(1);所述动触头(1)上段前侧设置有与静触头(2)上的静触点(21)配合的动触点(11);其特征是:动触头(1)的中部设置有中部弹簧(4),中部弹簧对动触头(1)的中部施加向后的弹簧力;动触头(1)下部设置有下部弹簧(6),下部弹簧(6)对动触头的下部施加向左后的弹簧力;动触头(1)的下部还开有一个前后方向的腰形孔(12),并通过该腰形孔与一个固定的轴销(7)配合,使动触头下部能够在腰形孔(12)的限位下前、后移动;动触头(1)后侧设置有能够对动触头中部施加向前作用力的推杆(8),推杆由动力装置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军,朱忠建,李卫卫,邱中军,张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大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