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设备及其将RFID信息转换为条码信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41620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NFC设备及其将RFID信息转换为条码信息的方法,所述NFC设备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的NFC模块、通信模块和数据转换模块;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数据和信息先以RFID标签形式进行发布;应用NFC设备的NFC模块扫描RFID标签,读取其中的数据或者信息;在成功读取RFID标签中的数据或者信息后,NFC设备的数据转换模块根据此数据或者信息生成相应的条码图形。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利用NFC技术来实现条码标签和RFID标签的优点的融合,克服了目前RFID标签和条码标签各自在单独应用时所具有的缺点,有利于RFID标签形式的信息的传播和推广,降低了推广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信息转换方法,尤其涉及一种NFC设备及其将RFID信息转换为条码信息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现在正广泛使用的条码(包括一维码和二维码)是一种不错的标签方式和交互方式,但是条码需要暴露,容易造成磨损;条码的识读也比较费时,特别是二维码,对清晰度和摄像头(扫描头)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条码发生磨损,那么会严重影响识读时间和识读成功率,造成交易效率低下。随着NFC手机的日益普及,RFID的应用将会越来越生活化。新起的RFID技术作为标签方式具有很好的优点,比如=RFID —般采用13. 56M或者2. 4G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传 输,具有较好的穿透性,可以不直接暴露在外面,标签不易被磨损,更持久耐用;同时,RFID的识读效率更高,一般在几百毫秒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读取;但是由于RFID形态是一种能够产生磁感应信号的有源的或无源的标签形态,不是一种可视的或者可以简单复制交互的形式,所以在传输、存储的时候只能以数据串的形式来处理,但数据串过于抽象,不易被人识别、记忆或者分享,给基于RFID形式的信息推广和传播带来不便。因而,条码和RFID两种标签方式各有优缺点,如何能结合利用这两种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近场通信NFC设备,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的NFC模块和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主控制器连接的数据转换模块;所述NFC模块,用于读取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中存储的数据或者信息;所述主控制器,用于与其他各单元分别控制连接,在NFC模块扫描到RFID标签并成功读取到数据或信息时向数据转换模块发送转换指令;所述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转换指令时,根据NFC模块读取的数据或者信息生成相应的条码图形;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条码图形通过无线或者有线方式传输至对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镇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盈烨创新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